浅析数字技术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021-01-30朱晓美
朱晓美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4)
数字技术是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基础上产生的,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及其积累的数据成为价值的主体和核心。以往任何一种活动或产品在使用过后,其价值就会大幅下降,但在数字社会,任何行为都可以记为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重组会产生更大的利用价值。数据成为当下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有效利用数据能将不确定变为确定,使各种社会活动朝着预期的规划发展。
文学属于社会上层建筑,文学发展置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必然要受到社会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与影响。著名文论家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他指出,文学是一种活动,是由作者、作品、读者和世界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其中,世界可以理解为社会,是指文学创作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实际,是文学创作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社会也是文学生产和传播的制约因素。对于当代文学来说,其生产机制包括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两个过程,在整个生产机制过程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就是艾布拉姆斯所提出的作家、作品、读者和社会等四个要素。本文将从这四个要素出发分析数字技术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品多元化
(一)内容的变化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文学生产的过程,是作家在积累丰富素材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利用娴熟的写作技巧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使文学创作即文学生产过程发生了改变。
一是作家积累素材和灵感来源的渠道多样化。作家可以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快速便捷地搜集和积累创作素材,借鉴、丰富和提高写作技巧,因此作品创作周期会明显缩短,当代文学领域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二是作品丰富程度大幅提高。数字信息技术使作家更容易捕捉社会热点和痛点,并内在地要求自己的作品与大众精神需求和现实需求相匹配,这使当代文学作品的题材、风格、流派更加广泛,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题材的变化
就题材来说,近年来个体层面的房价问题、教育问题、留守人员问题以及个人在社会快速发展转型中的挣扎与成长过程等,社会层面的扶贫问题、环境问题、国家安全问题、民族自豪感等都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科幻小说、穿越小说、现代诗等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例如,当代作家桐华创作的长篇穿越小说《步步惊心》起初在晋江原创网连载,随后正式出版发行。不同于一般的穿越小说,该小说将别具一格的历史讲述和穿越背景结合得较好,2011年翻拍成电视剧后也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在数字时代,优秀作品的甄别方式不再仅仅局限于图书的出版发行量,数据和流量已成为衡量一部作品是否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新标准。当然流量为王也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部分作者只热衷于作品带来的经济利益,只注重作品是否投大众喜好,不注重作品本身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大热题材盲目扎堆创作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大众审美疲劳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作家业余化
传统文学历来是少数专业作家涉足的领域,他们有多年积累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坚实的写作功底、独特的人文价值追求和对文学创作单纯热烈的信仰。他们甚至不求名利,只求以文抒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作家与社会技术、经济时代背景产生了联系,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和灵感创作过程,也是一种经济活动。作为参与经济活动的作家来说,获得收益是其进行文学创作的一大动机。在利益的驱动下,文学创作者的队伍日益壮大,少数精英作家一枝独秀的时代已然结束。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更多人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可能性。利用数字技术的大数据、网络技术等,作者能更轻易捕捉大众喜好、跟踪社会热点,结合自己的写作特点进行文学创作,并与专业作家一同影响和改变着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
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增强,出现了诸多有利于科幻题材文学作品创作的条件,同时以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创作队伍逐渐更新,一些从科幻迷中分离出的精英化读者也成长为作家。刘慈欣是我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其早期作品《流浪地球》一经发行便获得了中国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银河奖的特等奖。虽然当时《流浪地球》发行量并不大,但在广大科幻读者心中已是神级存在。其后,他凭借《三体》获得了素有科幻小说界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雨果奖,成为获此奖项的亚洲第一人。
这些改变也带来了当代文学领域的震荡,精英文学走向了大众文学,文学创作不再是少数人才能踏足的领域,在业余作家中不乏才华横溢者。因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文学的大门被打开了,大众文学创作时代已然到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也不乏只注重商业价值,漠视文学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的作家存在。这些作家和作品的出现使文学作品失去了作为艺术创作和上层建筑应有的严肃性。
三、读者群体多样化
(一)数字时代的变迁
在传统文学时代下,与精英式作家相对应的是精英式的读者群体,受限于技术条件,文学作品往往通过书籍的出版发行才能进入读者视野,还有很多没有能够成功出版的作品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传播这一阶段。即使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文学作品,也受限于传播条件,潜在的读者不能被充分挖掘,使文学作品的价值和作家的价值都没有发挥到最大化,但在数字技术时代,读者群体的范围扩展到大众,大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技术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大众这时需要秉持自己阅读的初衷,不被所谓的流量误导,而是善用流量,选择真正适合自己且优质的文学作品。
(二)受众群体影响
在数字经济时代,文学作品具备一定的商品属性,作家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生产者希望通过获得更多信息迎合消费者喜好,从而提高商品的价值,消费者也希望获得更多信息来获得效用最高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重要作用,而这些信息就是通过数字技术获得的。所以,读者与作家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和给予者的关系。在数字技术的数据、信息影响下,当代作品创作和传播不可避免地受读者影响越来越大。这可以看作是精英文学向大众文学的转变过程,在创作阶段作家就要考虑大众对作品的接受程度或者受众群体等问题。
由于当代文学发展受读者影响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大众文学的发展,却不可避免地阻碍了优质的严肃文学的发展。当代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数字经济时代商品经济规律的影响,因此存在只关注收益、淡化文学本身内涵价值的现象。
四、理论传播流量化
(一)当代文学传播差异
文学传播是指文学作品从作家创作完成到呈现给读者中间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对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所处的社会现实的研究。在数字技术影响下,当代文学传播较之前有明显差异。
一是传播方式多样化。传统文学的传播更多依赖于书籍出版发行或广播播报等方式到达读者群体;数字时代文学作品则通过互联网、影视等方式更快捷、更直接地呈现在大众面前。
二是传播效率大幅度提升。传统文学在传播过程中,从作家创作到出版、发行、读者接收中间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在数字技术影响下,文学作品能在极短时间内通过互联网覆盖大众,而一些网络文学作品的作者甚至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前获得读者偏好,从而对内容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大阅读量。
(二)数字技术下的文学传播
在数字技术影响下,文学传播方式和途径有了根本变化,正如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中指出,技术发展对文学创作和传播有重要影响。流量已经成为当下影响文化传播的第一要素,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更多以作家才能、名气和作品内容为关注点,但也需要数据和流量提升传播效率和扩大传播范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作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搜集素材,另一方面作品也可以通过网络、自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传播。阅读量大、点击量高的网络文学中,存在哗众取宠,只识流量、不重精神的空洞文学,但是也不乏才华横溢的作家和内容精彩、创作水平高的文学作品,而数字技术就为这部分优秀作家和作品提供了更大的传播空间。通过采用时下文化市场大热的IP产业手段,将经典文学作品或流量大的优质作品进行衍生、推广、传播,将对优秀文学作品起到很好的推广效果。
例如,将传统文学作品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使之重新进入人们视野,《平凡的世界》就是很好的例证。这部小说是我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优秀作品,曾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从发表至今近40年时间里,《平凡的世界》多次被改编翻拍成电视剧,随着时间推移,它赢得了范围更为广阔的来自不同时代的读者,不仅是红极一时的畅销书,更成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它的成功与作家才能和作品内容密不可分,但与传播方式也有很大关系。《平凡的世界》本身内容优秀,不断投入各种资源去传播,传播后流量效果显著,原著影响力更大,更有资源不断投入推动传播。这种叠加使作品的影响范围和传播效果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从数字技术时代视角出发,通过作品、作家、读者和社会等四个要素分析当代文学生产和传播的过程可以发现,因为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作品丰富程度极大增强,作品更加多元化;作家进入门槛变低,文学创作不再是少数精英作家的领域;读者群体多样化,趋向大众文学;文学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流量化和数据化的特点,文学经济价值取向明显。技术的进步极大繁荣了文学发展,使当代文学呈现多元化、大众化、流量化趋势。文学处于数字技术时代,它的发展必然要受到社会技术、经济等时代特点的影响,但它仍应秉持自身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和上层建筑产物的价值取向和严肃性,这是当代文学应该平衡、协调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