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研究和思考
2021-01-30弓泽宇
弓泽宇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1)
管理会计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发挥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职能,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同时,切实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相较于国外丰富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成熟的管理会计体系,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过程中,国家政策的出台和引导以及开放市场经济下先进理论和经验的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并积极引入管理会计理论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整体经济运行做出巨大贡献,发挥着引导中小企业改革、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将以国有企业这个特殊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管理会计发展趋势和国有企业应用现状,从管理会计人才素质要求的角度提出相关对策。
一、管理会计发展趋势
(一)管理会计在学科融合中实现独立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的独立学科早已不是单独运行而是交叉影响,这导致了学科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不清。管理会计的发展自出现开始便融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但由于职能定位的不明确,使管理会计始终不被重视。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管理会计将以独立地位参与学术研究和企业管理,与财务会计、统计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融合,充分运用彼此的学科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
(二)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的结合发展
绩效评价作为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往往依据企业财务数据、业务数据来提升绩效考核质量,而管理会计的职能便是提供科学、全面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支持,使企业绩效评价有更多的判断方法和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数据信息的传递成为管理会计与绩效评价相互结合的纽带。这种双向的信息传递也体现在绩效评价工作对管理会计的影响。例如,平衡记分卡的绩效考核方式涉及企业多个维度,在对非财务指标、过程性指标关注考核的同时,充分有效地结合企业未来发展要素,弥补财务分析的不足并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一方面,绩效评价对数据的需求推动管理会计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绩效评价的数据补充推动管理会计向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三)管理会计的人才培养与职能转变
企业在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对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的需要与当前的人才市场产生结构性冲突。为推进会计改革升级,满足企业需要,财政部制定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明确未来管理会计发展趋势和方向。同时,西方国家的统计调查显示,90%以上的财务人员熟练应用管理会计工具从事财务分析经营工作,而我国企业超过80%的财务人员仅仅只担任财务会计,国内外管理会计发展的强烈对比表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
(四)信息化发展为管理会计降本增速
作为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前提,数据获取离不开部门间的信息传递,但不同种类数据的管理权限分属于不同部门的企业现状势必会影响传递效率,增加信息成本。同时,庞大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工作与管理会计处理是否高效,报告是否全面,决策是否准确直接挂钩。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云平台和应用大数据成为管理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云端实时获取和更新各部门数据,组成网络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再依靠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处理和传递功能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准确的决策信息,整个流程不仅增强了信息传递速度,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还保证了数据的准确度和时效性。
(五)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管理会计短短30年的发展历程中,理论体系和实践工具的相对落后造成了中国企业只能依赖复制西方成功管理经验来促进自身管理会计发展的局面。虽然西方的相关理论和体系已经趋于成熟完善,但其建立的经济基础与我国国情存在明显差异,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并不契合,无法从本质上推动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因此,构建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实践应用于企业日常会计工作,助推引导我国企业发展,成为管理会计发展必然趋势。
二、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及其人才素质要求
在开放市场经济下,国有企业面临全新的内外部环境。国际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全面深化,企业内部人员组织和制度建设的复杂性等问题都迫使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引入管理会计思维理念,建立管理会计人才体系以提升企业整体发展水平。
2016年,财政部提出应培养精于理财、善于决策、善于管理的管理会计人才。同年,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提出,管理会计人才应当具备规划与报告、营运、决策、科技和领导力等5大类能力,并细分为财务报表编制、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等28种具体能力。但结合国有企业现实发展状况,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受限于制度的僵化、决策层思想的落后、标准的模糊、经验的适用等问题,从人员配置方面阻碍了管理会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发展。
综上所述,从管理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现状中的诸多问题是阻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和素质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将从以下问题入手分析适应国有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会计素质标准。
(一)职业道德素质
首先,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凸显。股份制改革在为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注入活力的同时,产权转让作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其主体的不明确、流程的不规范、制度的不完善等为企业会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突破道德底线,违背职业素养,非法侵吞国有资产提供机会。其次,国有企业特殊的晋升方式和决策者“一言独大”等问题使得国有企业缺乏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管理会计决策不再依赖于企业数据,而是依赖于决策层下放的部门指标,从坚定站在财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协助管理者规划控制企业各项经济活动以解决企业难题到受限于管理者指令,甚至违背相关准则进行利润操控,如缩减企业研发和核心品牌构建以达到短期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进而向政府传递“美化”报表。
以上问题反映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缺失不仅无法发挥管理会计在资源配置和充分利用方面的信号机制,造成国有资产无形流失,同时也无法为企业提供合理有效的决策信息从而阻碍国有企业发展。“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廉洁奉公”,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是管理会计人员不可或缺的素质。因此,提升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成为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首要目标。
(二)创新开拓素质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对管理会计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首先,政府长期的财政扶持大幅度降低了国有企业破产风险,但发展源于竞争,对政府的依赖使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始终安于现状而不求新求进。其次,自上而下的政治约束造成国有企业管理体系要服从于多样化目标,而不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自主开展决策管理。体制特殊性所产生的政府干预也使管理会计人员以过度谨慎的求稳心态进行决策,再加上国有企业高层为了避免引起企业整体波动而阻碍创新决策实施和制度改革的内部推行。这些都使得国有企业无法形成良好的创新开拓风气。最后,部分国有企业不仅保留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体系和运营模式,还继承了历史遗留的特定资源,如区域优势和品牌影响,模式的僵化脱节以及对资源的过度依赖等使管理会计人员丧失了创新开拓动力。
因此,将创新开拓素质作为管理会计人员必备素质标准成为打破国有企业僵化状态的必要方式。打破体制约束,走创新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过度依赖,以开拓进取精神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持续学习能力
就国有企业现状而言,首先,财务部门领导多为年龄较大的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接受新鲜事物,管理会计知识也相对薄弱,造成领导层面较难推行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无法引领管理会计人员发展,因此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多数国有企业引入机器人实现对基础会计工作的整理核算,财务人员不得不面临向管理会计人员转变的发展趋势,并且财务共享平台、大数据处理中心的建立都要求管理会计人员不断学习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统计等学科。在国外,新西兰的一些大型企业在采访中多次强调管理会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微软工具,实时更新相关知识储备,并充分熟悉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应用。
管理会计在未来发展趋势中,多学科融合和信息化引入对管理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有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素质标准中应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四)沟通交流能力
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独立的局面使得彼此之间沟通交流难度加大。虽然数据获取工具的引入减少了各部门的数据传递流程,增强了信息传递效率,但必要的沟通交流依然不可或缺。同时财务部门命令式、强制型的信息传递方式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和影响更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提升沟通交流能力来打破僵局。
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中枢组织,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可以使其在向上级传递信息时,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理解管理报告内容,还能实时补充回答相关疑问,双方的互动沟通使决策更加具体可行;在向下级反馈信息时,帮助其更好地获取业务部门需求并相应调整自身决策工具和方法的使用,积极推动业财融合一体化。管理会计始于沟通也止于沟通,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创造作用。
(五)政策与市场敏感度
国有企业落实国家战略布局,支撑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独特作用促使国有企业必须随时掌握国家政策导向及行业发展动态。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国有企业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一种新思路,应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核心任务。管理会计人员应敏感捕捉政策内涵,运用管理会计手段,在预算管理方面淘汰低效产能,在库存管理方面避免资源浪费,在资金预算管理方面控制财务风险,在成本控制方面引入目标成本管理法和数据共享中心,同时从生产和信息传递两个方面实现降本增速,在制度创新方面鼓励国有企业内部改革,形成长远战略目标。此外,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企业的风险管控和行业变动都需要管理会计人员具备市场敏感度,随时感知未来市场和行业走向,以提高国有企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三、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素质的对策
(一)提高管理会计认知,强化职业道德理念
企业应明确管理会计概念、职能和作用,通过深入了解和认识从根本上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企业领导层更应谨防“保守”心态,提高自身管理意识,革新管理思想,从“坐下来”只谈指标到“走出去”考察市场,吸取先进管理经验,在对当前严峻经济环境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充分认知下意识到管理会计之于企业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国有企业制度体系中,从上至下的认知提升和理念推广所产生的影响更深、范围更广、重视程度更高。在营造良好的管理会计应用氛围的同时,定期开展职业道德讲座,引领管理会计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典型案例为依据深化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警醒管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严守“道德底线”。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思想融于工作,甚至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使职业道德规范不再浮于形式,止步于口头。只有思想达成共识,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管理会计模式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单纯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管理会计体系架构并不一定适合本企业的发展,只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挖掘企业管理会计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符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实际发展的管理会计模式,为管理会计人才素质的培养与提升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关注管理会计模式中绩效考核和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用规范化减少内部控制漏洞,用考核激励员工参与管理,大胆创新,用指标说明管理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管理会计模式的建立需要信息系统建设,在实现业财融合,把握非财务管理会计信息后,打通企业固化的组织结构所带来的信息闭塞,制度下的规范化不仅使信息传输和交流更加顺畅,也使报告无论向上级传递还是向下级反馈都可以更加迅速及时。在使决策更具针对性的同时,培养了管理会计人员沟通交流的职业素质。
(三)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对管理会计素质要求的培养离不开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专业能力的具备是管理会计人才发挥职能作用的基本要求,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平台,与高校合作打造多学科融合课堂,对外实现企业联盟,为员工提供外部交流机会,紧抓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发展动态,双管齐下为管理会计人员持续学习、更新理念、开拓视野、提高政治经济敏感度提供坚实基础。其次,安排管理会计人员到基层各个岗位积累实践经验,了解企业业务需求和整体运行情况,为更好发挥创新开拓能力,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和生产创造奠定基础。最后,打通管理会计人才选拔渠道,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将企业专业人才储备与高校人才培养对接,将管理会计素质要求、专业知识和能力评测共同纳入人才考核体系中,为国有企业人员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四、结语
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发展因受限于企业内部诸多问题的制约,导致与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逐渐偏离。本文从管理会计人员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以职业道德素质、创新开拓素质、持续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政策与市场敏感度等为标准积极寻求对策,培养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以点带面引导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管理会计体系,使管理会计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