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1-01-30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3期
关键词:吸烟史病史溶栓

刘 瑜

(中一东北国际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卒中、中风等,该病主要是由于脑部供血的动脉血管突然发生供血不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坏死的一种症状[1]。急性脑梗死危害严重,可引发头晕、呕吐、吞咽困难、失语、昏迷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若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患者脑死亡范围增大,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半身不遂,情况严重时还能危及患者生命[2]。临床上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抢救措施主要采用介入、溶栓、抗凝、降压、吸氧等方式促使脑组织恢复血氧供应,改善相关症状[3]。静脉溶栓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溶栓方式。但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在治疗后都存在有预后不良的风险。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选患者年龄为44~91岁,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8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所有患者进行NIHSS评分,其评分结果为4~27分。所有患者中前循环梗死患者30例,后循环梗死患者8例,前后循环梗死患者1例。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责任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17例,中度狭窄18例,轻度狭窄4例。

1.2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年版)》中关于急性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②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相关症状出现时间不超过4.5 h;④NIHSS评分不小于4分。排除标准:①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或合并症患者;②合并有颅内出血或既往颅内出血病史患者;③发病时间超过4.5 h或无法确认发病时间者;④合并有癫痫疾病发作;⑤24 h内应用过肝素钠等其他影响患者凝血功能药物患者;⑥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或合并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剂量为0.9 mg/kg,总剂量不超过90 mg。将10%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静脉注射方式注入,其余90%通过静脉滴注方式注入静脉。相关治疗方式结束后3个月让患者入院复查,并对患者进行Barthel指数和Rankin评分。Barthel指数达到95分以上或Rankin评分不足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Barthel指数未能达到95分以上或Rankin评分达到2分以上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

1.4 观察指标 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影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预后效果的可能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史、吸烟史、溶栓前MIHSS评分、相关症状出现至开始溶栓间隔时间、溶栓时间窗、溶栓前血压、溶栓前血糖、CT早期缺血、溶栓前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尿酸、胆固醇、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溶栓后脑出血。根据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相关可能因素差异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n(%)]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根据预后分组原则最终预后良好组患者18例,预后不良组患者21例。预后良好组Barthel指数和Rankin评分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Rankin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和Rankin评分比较(分,)

2.2 影响预后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2.2.1 人口学资料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男性9例(50%),女性9例(50%);预后不良组患者男性11例(52.38%),女性10例(47.62%)。两组患者年龄比较:χ2=0.1134,P=0.7364。预后良好组年龄为(61.21±10.36)岁,预后不良组年龄为(71.64±14.87)岁,两组比较:t=2.4990,P=0.0170。

2.2.2 既往史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史患者例数分别为7例(38.89%)、4例(22.22%)、3例(16.67%)、6例(33.33%)、7例(38.89%);预后不良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吸烟史患者例数分别为9例(42.86%)、6例(28.57%)、5例(23.81%)、9例(42.85%)、13例(61.9%)。两组相关各项病史资料比较,χ2=0.3261、1.0641、1.5790、1.9216、10.5899,P=0.5680、0.3023、0.2089、0.1657、0.0011。两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史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吸烟史比较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3 溶栓前各项资料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溶栓前MIHSS评分、相关症状出现至开始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CT早期缺血、溶栓前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水平、尿酸、胆固醇平均值或所占总例数的百分比分别为:(8.73±4.15)分、(2.01±0.66)h、(134.77±16.84)mm Hg、(7.11±2.43)mmol/L、3例(16.67%)、(3.08±0.83)g/L、(3.08±0.83)mg/L、(306.54±102.43)μmol/L、(4.4 3±1.5 7)mmol/L;预后不良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2.36±5.69)分、(3.46±0.96)h、(152.36±22.15)mm Hg、(8.87±2.96)mmol/L、11例(52.38%)、(3.86±1.48)g/L、(3.99±1.04)mg/L、(281.01±84.57)μmol/L、(4.67±1.62)mmol/L。两组患者相关因素比较:χ2/t=2.2417、5.4021、2.7536、2.1217、28.2059、0.6566、2.9844、0.8529、0.4678,P=0.0311、0.0000、0.0091、0.0406、0.0000、0.5155、0.0050、0.3992、0.6427。两组患者在溶栓前MIHSS评分、相关症状出现至开始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CT早期缺血、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溶栓前纤维蛋白原、尿酸、胆固醇方面差异较小(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4 溶栓后相关因素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与溶栓后脑出血发生例数及百分比分别为:8例(44.44%)、1例(5.56%);预后不良组患者溶栓后神经功能改善与溶栓后脑出血发生例数及百分比分别为:4例(19.05%)、5例(23.81%)。两组比较,χ2=14.8760、13.2922,P=0.0000、0.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形成血栓,导致血管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而死亡[4-9]。

本研究以我院近期收治的部分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分析。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预后不良组患者年龄、吸烟史、溶栓前MIHSS评分、相关症状出现至开始溶栓间隔时间、溶栓前收缩压、溶栓前血糖水平、CT早期缺血、C反应蛋白水平、溶栓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溶栓后发生脑出血等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患者年龄过大、有吸烟史、溶栓前MIHSS评分过高、症状出现至开始溶栓间隔时间过长、溶栓前血压过高、血糖水平过高、CT早期缺血、C反应蛋白水平过高、溶栓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溶栓后发生脑出血等情况可能是静脉溶栓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若有上述情况出现时,在条件允许下,尽量选择其他治疗方式或静脉溶栓同时进行溶栓治疗,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0]。静脉溶栓预后情况与患者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冠心病病史、高血脂病史、溶栓前纤维蛋白、尿酸、胆固醇无关。

猜你喜欢

吸烟史病史溶栓
超声造影与MRI增强扫描对不确定性盆腔肿块良恶性判断的比较研究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