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1-01-30彭东旭王庆强蔡雨霏
彭东旭 王庆强 蔡雨霏
(1 厦门莲花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9;2 厦门莲花医院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9)
食管癌为临床常见的食管黏膜上皮恶性肿瘤,多见于食管中段和下段,临床表现多为食物反流、吞咽困难、咽下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病情的发展,食道梗阻加重,患者出现消瘦、体质量下降等表现,临床需积极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营养状况[1-2]。早期食管癌症状隐匿,多数患者在出现不适症状后就医,此时已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3-4]。晚期食管癌患者不能进行根治术治疗,可采用放化疗,但不能解决吞咽困难等情况,食管支架植入术可将食管狭窄处撑开,使吞咽功能暂时得到恢复[5-6]。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试验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6.92±4.72)岁;肿瘤部位:上段4例、中段27例、下段15例;病理类型:鳞癌40例、腺癌4例、其他2例;病变长度(5.69±1.02)cm。对照组男31例,女15例;年龄47~79岁,平均年龄(66.21±4.42)岁;肿瘤部位:上段5例、中段29例、下段12例;病理类型:鳞癌40例、腺癌5例、其他1例;病变长度(5.79±1.25)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胃镜、钡餐造影、胸部CT诊断为食管癌;初次接受治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转移;接受其他治疗;存在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存在治疗禁忌证;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第1天给予多西紫杉醇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135 mg/m2,第2~4天给予顺铂,静脉滴注,剂量25 mg/m2,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前30 min肌内注射阿托品,剂量0.5 mg,1%利多卡因局部表面麻醉,常规胃镜检查,活检孔送入导丝,经狭窄段至远端达到胃腔,保留固定导丝,出现严重管腔狭窄,明显影响内镜通过,应用循导丝逐步扩张至11~13 mm,扩张后再次通过胃镜评价病变位置、长度,结合结果选择适当的食管支架,支架置入器内,导丝引导送至适当位置,支架留置病灶处,支架完全释放,将置入器、导丝退出,释放时保持食管支架在内镜视野,保证支架上缘保持在狭窄段上缘20 mm处,术后应用胃镜观察支架位置,术后1 d造影观察食管狭窄、瘘口封堵情况。
1.3 观察指标 参考相关标准[8-9]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显效:治疗3个月后食管狭窄改善,半流食饮食顺畅,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治疗3个月后食管狭窄和临床症状得到部分改善,可进食半流食;无效: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和食管狭窄未见缓解,甚至加重,不能正常进食半流食。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吞咽困难分级标准:0级表示无吞咽障碍;1级表示进食半流食无困难;2级表示进食全流质饮食;3级表示吞咽存在较大困难。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采用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估,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身体状态越佳。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气促指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KPS评分、肺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吞咽困难分级、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吞咽困难分级比较 治疗前,两组吞咽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吞咽困难0级、1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吞咽困难2级、3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试验组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吞咽困难分级比较[n(%)]
表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
3 讨 论
食管癌为食管上皮组织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早期食管癌临床症较为隐匿,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晚期患者多伴有进行性吞咽障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晚期患者错失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多应用化疗保守治疗,但随着病灶的不断扩大,会对食管造成压迫,导致患者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单纯化疗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吞咽困难症状,因此需采用手术治疗,以达到治疗效果[10-11]。食管支架植入术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缓解患者吞咽困难的重要方法,该手术是在影像学技术指导下,将高分子材料支撑支架,置入肿瘤病变部位,达到支撑食管管腔的效果,在内镜直视情况下进行微创治疗,风险小、创伤低,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食管支架植入可在短时间内经机械性促进食管管腔通畅[12-13]。支架植入术扩张食管管腔后,可明显改善血管和腔道的闭塞及狭窄,达到再通和扩张的效果,安全性较高,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但在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前,应明确手术指征及禁忌证,术前明确病灶位置和最狭窄的部位,避免术后发生支架转移的情况。临床上该治疗方案多应用于中段食管部位,该部位解剖结构较复杂,手术难度较大,术前应全面评价患者的身体条件,结合医师临床经验,选择适宜的支架规格,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14-25]。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吞咽困难0级、1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吞咽困难2级、3级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针对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食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和肺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