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髋关节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2021-01-29苏晗姜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前路股骨颈股骨头

苏晗 姜宇

1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214000;2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 214000

股骨颈骨折目前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1],由于老年人患者生理机能减退,并且常常合并多个系统的慢性疾病,患者股骨颈骨折后可发生一系列并发症,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目前外科常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案为以手术治疗方法,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股骨头置换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等[3]。闭合复位内固定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可将其作为首选手术方式,但术后早期活动容易发生内固定松脱,并且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或者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4]。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手术器械的推广应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已逐渐发展成为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手术方式[5],直接前侧入路是近年来在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置换方式,根据临床实践表明,前路微创髋关节置换对机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是骨科的一种经典术式,关于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哪种效果好,目前尚存在争议。本次研究对髋关节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因股骨颈骨折在本院住院的患者80 例纳入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男 24 例,女 16 例;年龄范围为 19~58 岁,年龄(34.2±6.4)岁;骨折部位:左侧28例,右侧12例。观察组男27 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18~57 岁,年龄(35.7±5.8)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17例。纳入标准:(1)患者无精神疾病、神志清晰;(2)身体情况尚可,可耐受手术。排除标准:(1)不符合相关手术适应证;(2)不合并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合并其他下肢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骨折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股骨头置换,观察组采用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1)股骨头置换方法:患者呈健侧卧位,麻醉起效后,由髋关节后外侧入路,切开充分暴露股骨颈,于小转子上缘处将股骨颈残端切除,取出股骨头,并将残余组织清除干净,随后用髓腔工具扩大髓腔。根据股骨头直径准备相应的假体,试放假体后,将假体大小和松紧度调整至合适用骨水泥固定,随后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引流管,缝合。(2)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方法:患者仰卧位,注意垫高患侧臀部,于髂前上棘远端做切口,顺着肌肉纤维的方向逐步暴露关节囊前部,切开关节囊,调整拉钩,使髋关节内收外旋处于前脱位后,置入假体,随后缝合。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3)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置换后髋关节功能分别为置换后2 个月和1 年,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 评分标准评定[6]:总分为 100 分,90 分以上为优秀,80~89 分为良好,70~79 分为尚可,<70 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经SPSS25.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和术中出血量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n 40 40手术时间(min)100.6±12.6 70.51±2.4 14.837<0.001出血量(ml)124.5±34.5 246.8±91.5 7.910<0.001住院时间(d)15.6±2.1 16.3±3.4 1.108 0.27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比较

2.3 两组患者术后2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髋关节功能比较

2.4 两组患者术后1 年髋关节功能比较 观察组术后1 年治疗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比较

3 讨 论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7],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趋势,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8]。由于股骨颈骨折导致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股骨颈骨折部位的断裂后,股骨颈血供不足,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同时由于骨折后长期卧床,容易导致患者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治疗难度增加,目前手术已成为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但是老年患者高龄同时对手术耐受性低,因此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治疗的两种主要手术方式,为了进一步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利弊,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本研究对两种术式进行了分析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股骨头置换又称半髋关节置换,可包括单极股骨头和双极股骨头[9]。经过大量数据发现,股骨头置换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操作方便,适用于70 岁以上的高危患者,这类患者日常活动较少[10]。而全髋关节置换的优点在于髋关节功能恢复佳、翻修率低,主要适用于各种骨关节炎症造成的关节畸形和关节破坏,以及各类感染导致的骨关节功能丧失,粉碎性骨折或骨头无菌坏死晚期,骨肿瘤等[11]。术后容易发生假体松动,松动的主要原因可包括关节面摩擦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平常活动也有一定关系[12];术后疼痛,大部分患者随着伤口的愈合,关节功能的恢复疼痛会逐渐缓解,但如果出现疼痛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诊,为患者排除疼痛的原因,可能为周围神经病变等,因此要注意观察是否存在感染、假体松动的现象,脱位和骨折也是通过这种手术术后的并发症之一,问题的原因包括患者术后训练不当,自身骨质疏松加重,手术入路不合理,软组织松解不到位等,另外,术中未测量股骨颈的长度,为对双下肢的测量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下肢不等长的情况。但前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原因为,首先是术中对于解剖位置判断存在难度,入路分为浅层和深层,初学者对于位置的把握可能存在偏差,而导致解剖位置过内,进入了血管神经的间隙,引发血管神经的损伤,因此对于初学者应该保证切口位置位于髂前上棘外侧,沿阔筋膜张肌进行解剖[13-14]。此外术中股骨的暴露也是难点,需多学习规范的暴露方法以及如何清除股骨周围组织的技巧,其次对于刚上班的外科医生来说,前侧入路手术中在扩髓的过程可能会磨穿骨髓腔,此时可用导针探查骨髓腔的方向,避免骨髓腔磨穿的发生。

本次研究发现微创前路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股骨头置换的患者,但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比较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术后2 个月髋关节的功能也无差异,提示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内效果无明显差别,而在术后1 年随访过程中发现,髋关节置换后患者的效果好于对照组,提示髋关节置换的长期效果好。因此股骨颈置换术适用于术后活动不多,生存率低的患者,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术后需从事一定活动,术后长期生存率高的患者。

总之,对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用髋关节前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均可取得一定的疗效,而在短期内两种方法无明显差异,但是长期效果还是髋关节置换术好,在实践中可灵活应用。

猜你喜欢

前路股骨颈股骨头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