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模式研究①
——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土创客教育扶贫为例
2021-01-29
“创客”来源于英文“maker”,在企业、学校和政府等各类主体的推动下,创客从高科技和制造业领域扩大到了具有“创新理念、进行自主创业”的人群。[1]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从2012年开始探索创客教学改革,其实践成果获得了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国家一等奖,改革的核心是让“创客工匠”具有“制造”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有追求、有梦想,努力将创意变成现实的人”。
十八洞村是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的首倡地,它位于湘西洲花垣县,全村成年人口736人,长期稳定在家477人,其中“嫂子”占67%。随着农村“打工经济”日趋活跃,苗寨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女性成了村寨建设的主力军。2012年起,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以十八洞村为基地每年举办暑期夏令营,开办创客培训班,开展扶贫扶智社会实践活动。以“嫂子制造”为标识的苗寨精准扶贫的“十八洞村”乡土创客教育模式成为精准扶贫、民族教育、职业教育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的缩影,是少数民族村落精准扶贫的成功范例。[2-3]
1 源起:社会变迁中的苗寨女性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云南等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苗族女红为苗族文化缩影的苗族传统服饰制作后继无人,“把历史穿在身上”的苗族服饰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也逐渐模糊,[4]苗族文化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散落与消亡加速了苗寨村落的精神困顿、教育落后和经济贫乏。苗族女红艺术是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唯一精神创造方式,也是苗族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5]但是,男性外出务工以及互联网带来的现代性体验正在改变或瓦解传统苗寨女性的精神家园,陷入了“不想”“不能”“不会”的物质贫乏与精神困顿双重迷局。“不想”表现为思想观念落后保守,有坐等政府低保津贴、靠社会力量捐赠的思想,缺乏自力更生的意识。“不能”是指苗族女红艺术是苗族留守妇女的主要创造方式,但方式单一,且缺乏创新,并受到技术支持缺乏、资金短缺的限制,当地村落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不会”是苗族女红文化与技能水平较低,对具有现代理念特征的电商运营、产品加工和包装等也是零基础,或是缺乏专业与系统的了解。
2 实践:以转变“三不”为精准点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苗寨嫂子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创业精神不够等问题,将村寨乡土创客教育与个体家庭创业紧密联系,规划以“嫂子制造”为标识的苗寨乡土创客“十八洞村”模式蓝图。
2.1 针对“不想”,激发“想制造”的动力
(1)“政、村、校互联”培育创客文化。村校签订“1+1”战略合作协议,村委积极引导嫂子参加创客培训班,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出台鼓励创新创业政策;学校组建“创客导师+技术能手+创客校友+学生支部”创客团队,开展创客宣传,培育苗寨嫂子创业典型;政、校、村互联,共同打造鼓励创新、弘扬创业的文化氛围。
(2)“因地制宜”弘扬女红文化。重视苗族女红文化提炼与传承,打造苗家嫂子喜闻乐见的创客项目,增强嫂子创业自信。在调研与论证基础上,以“蝴蝶妈妈”等苗族神话为切入点,组织观看文化电影,对十八洞风景资源、农特产品等设计制作明信片、冰箱贴、手绘地图、产品海报、抖音短视频等,集中宣传苗族女性在苗族非遗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使命与责任,激发文化自信。
2.2 针对“不会”,培养“会制造”的能力
(1)“校校合作”打造田园课堂。学校与十八洞村所在的花坦县职业中学合作,打造“田园”课堂。学校负责培训职中老师,援助教学设备,职中教师负责到十八洞村实施技能教育。职中与学校教师在十八洞村田间地头现场手把手教授嫂子制造技艺。校校合作既解决了课程教学,也解决了距离较远、无法实时指导的难题。
(2)“网络联校”构建云上课堂。学校与十八洞村小学建设视频连线教室,学校的技能课程可以同步直播到十八洞村。在超星泛雅平台建设嫂子制造课程,实现网课资源下沉互通,嫂子通过手机收看示范视频,有问题直接远程联系结对教师。云上课堂的推进解决了线下教育无法长期坚持的问题。
2.3 针对“不能”,打造“能制造”的平台
(1)“蹲点孵化”建设线下创客空间。学校选派创客教师蹲点十八洞村,通过调研,孵化了“秋妃”苗绣坊、“舌尖上的苗寨”土特产经销店、“金兰”土蜂蜜坊、“幸福人家”酒坊、“爱在拉萨”饭庄等线下创客工坊,为苗家嫂子创造了实践的平台,40余位嫂子在线下空间得到了历炼。
(2)“结对指导”打造线上创客空间。学校为21名嫂子指定了结对创客教师,帮助她们在淘宝网上开设线上网站。创客教师小组手把手地帮助嫂子们选定品类,设定搜索词,设计商户页,销售引流。80余嫂子参与网店的经营与实践,产生销售额300余万元,现十八洞村有各类电商网店24个,其中18个由学校结对指导帮扶的嫂子经营。
作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积极转化,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结对帮扶做出了典型示范。 不仅培养了石远女等40余位嫂子创客,产生了示范带动效果,而且助推了十八洞村经济的发展,40余创客家庭平均年收入达8万元,形成了可借鉴推广的苗寨创客培育经验,探索出了民族教育帮扶的新路子。
3 启示:以“嫂子”为对象的精准赋能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苗寨留守嫂子为精准帮扶对象,构建了新型的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实施图景,以“嫂子制造”为标识的精准赋能结队帮扶形成了可推广的“十八洞村”模式,产生了一定政治、社会和经济效应,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高度认可。
3.1 理念: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扶贫工作中“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先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6]“十八洞村”模式有效贯彻了“扶贫先扶志”等精准扶贫思想,是民族文化、创客文化和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创客文化是一种由专业人士和爱好者聚集形成社群并不断壮大的生态,其创客群体能延伸和拓展高新技术的新用途,而且能够激活处于存量状态的“知识”库存,促进产品创新与推广,引发文化再生产。进一步而言,创客文化能有效催生新业态,引领新创造,成就新模式,但创客文化要落地生根务必要以“融合”为前提,需要具备原生特质的文化生态。
现代社会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的文化与经济价值正在逐步凸显,回溯传统、情感可依的民族文化依然是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如何帮助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实现脱贫致富,寻找到一条现代理念与民族文化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是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脱贫与振兴的关键布局。苗族村寨如何顺应时代发展与市场需要,运用好苗族文化这张民族底牌,关键在于是否有更多生长在“本土”的“乡土创客型”人才。事实上,孵化少数民族文创产品在其他地区已形成可借鉴的基础或样板,但苗寨有其独特的生态及发展基础,闭关自守或拿来主义都不可行。与此同时,创客孵化可能会遇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阻碍——苗寨“嫂子制造”乡土创客的浮现不是创客课程的直接产出,而是经历了现代社会变迁与洗礼而呈现出的新时代苗族女性形象,这种鲜活的形象离不开苗族文化的根基支撑,如“爱在拉萨”饭庄背后的故事(儿子在拉萨支教)。因此,苗寨乡土创客模式是典型的乡土创客培育模式,是阶段性、系统化的帮扶教育工程成果,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培育、孵化和推广的过程。
从这一点而言,“创客型”的教育模式必须要渗透到具体的扶贫工作中去,精准扶贫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地解放与发展生产力,而少数民族文化的代际传承与村落的经济发展也应“因地制宜”,不能脱离其发展基础与传统生态。“创客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苗族传统村落精准扶贫找到了切入点,即扶“人才”之贫。乡土文化来自于本土,发展也要根植在本土之上,因此,“乡土创客”式人才培养与运用成为新时代民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意发展的新动力,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如何转型的有益探索。
3.2 实践:构建精准的帮扶生态
“十八洞村”模式以解决“三不”为精准扶贫点,集创客理念、创客技术、创客资金为一体,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志、智、能”的帮扶与教育问题。结合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具体做法,如何构建具有精准特质的教育帮扶生态,可以从工作队伍、工作思路两点来进行优化。
结对帮扶工作队伍应集“创客导师、技术能手、创客校友、优秀学生支部”于一体,既分别对应创客理念宣传与培养、技术支持与创新、创客典型与示范,以及基础组织与宣传等问题,也涉及选取示范创客家庭、开展宣传与引导、长期蹲点孵化等问题。结对帮扶工作思路要遵循“民族教育文献研究-民族产业实地走访-创客培养方案论证-创客项目培育-创客品牌创建-创客文化推广”的工作思路,通过文献调研、实地走访、宣传引导、项目孵化、项目扶持、理念推广等多个阶段,特别是在宣传与教育部分,要以当地小学、职业中专、村委会为集中点,“点对点,户对户”渗透型教育与宣传乡土创客文化。
“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向社会服务与校企合作转移的过程中,还需要更深入研究如何调动学校各部门、政府、企业更积极投入具有民族特点的乡土创客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形成“内合外联”的新局面。“内合外联”所涉及的主体都将在实践探索中获得发展的新契机。事实上,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这种基于民族教育扶贫历史责任的教育帮扶实践,对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教师”“教法”“教材”改革,如何进一步探索创客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制定相关的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领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蓝本。
总体而言,培养“创客型”少数民族人才是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运用于民族教育扶贫的有益探索,是精准扶贫、民族教育改革、职业教育转型的深度融合,既是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教育扶贫的精准路径,也是职业教育院校真正转向“职业教育”的循环性拓展。无论是“嫂子制造”,还是“创客工匠”,都需要“精准”的教育,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上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