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会展业绿色发展思路探讨①
2021-01-29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陈国庆(通讯作者)
当今社会,伴随着汽车增多和尾气排放、工厂污水和废弃化工物质排放、矿质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等人类行为,黄沙满天、雾霾压城的现象也逐渐屡见不鲜,社会的生态环境已经千疮百孔。但随着全社会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国家政策和发展理念的推动,是否有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发展路径,已经成为衡量产业能否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在产业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要做到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产业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要合理地调配资源,挖掘绿色能源。会展业的绿色发展就是在筹办展会、展会举行、会展结束的一整套流程中,为之匹配相关的绿色发展机制,例如,建设场馆时选用清洁绿色材料,会展举行过程中采用按需自取材料的规定,在每一个环节降低资源消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一套良好的绿色会展体系。
会展业作为众多产业的风向标,其标杆性作用不言而喻。若是在推动产业的绿色发展上,会展业率先做出表率,并达到实际的成效,必将对相关产业的绿色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所以,会展业的绿色发展是政策导向下的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会展业的推动在时代背景下具有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会展业的绿色发展已经从培养生态环保意识、绿色用材、制度激励绿色发展、绿色标准认证等方面入手,已经有了部分有关会展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研究成果。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企业在绿色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的能力,使标准成为行业准则。2020年广交会举办后成功立项的《绿色展台评价指南》就是会展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参照[1]。会展产业生态化是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产业自身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要着力打造企业的生态文化,运用现代化生态技术促进会展业的绿色发展,最后还要构建起会展业的生态化保障体系,以保证会展产业的可持续运营发展[2]。上海世博会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会展业标杆的模范作用。同时要运用大型会展业宣传力广的特点,将绿色会展业的观念广泛传播并让大众接受[3]。要克服搞会展政绩的面子工程的缺点,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制度保障;要从政府出台制度以保障会展业的绿色发展、企业探索和创新会展业绿色发展路径、社会宣传绿色会展理念等三方面出发,促进会展业全面绿色发展。生态文明视角下会展业的发展要从会展绿色规划出发,借鉴国际绿色会展经验,制定行业统一标准并建立会展协会,完善会展业相关法律法规,从场馆建设到展会的后续维护做到真正的绿色发展[4]。将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等绿色发展模式引入对会展工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场馆搭建等会展业前期工程中,减少标准材料的消耗量和促进其循环使用是会展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材料消耗量和可循环性材料使用可以从源头实现会展业绿色发展的目标[5]。综上所述,会展业的绿色发展态势已经逐渐兴起,但相关政策和措施还有待改善和推广。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纵观会展业办展的全过程,提出会展业绿色发展的建议,为会展业绿色发展的全面推广提供参考。
2 影响我国绿色会展发展的现实障碍因素分析
2.1 绿色会展观念淡薄
在会展业场馆的建设上,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追求低成本型。因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价格较高,若场馆的建设完全采用低碳材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选择控制成本,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偏向于不环保的材料,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二是追求高效益型。部分企业除了追求经济效益外,还追求社会效益,讲究排面。他们在场馆的装潢上投入较高资金,追求富丽堂皇,抱着场馆越豪华越能吸引参展商和观众的心态。其次,部分地区未考虑自身经济发展状况,盲目追求会展场馆的建设数量,导致场馆空置或使用率不高,资金的回收期较长。
2.2 缺乏绿色会展制度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有关绿色会展标准体系,对会展硬件设施未作出明确的绿色施工标准,部分地区为了经济效益,对部分不达标的场馆建设以及不符合要求的会展策划仍予以通过。会展业其本身已经存在制度管理混乱的问题,当前会展业依靠政府与企业的共同管理,二者管理界线较为模糊。因缺乏专业的会展服务机构,除会展经济强劲的北上广地区,其他地区大体上呈现出统筹力、指导力不足的现象,会展业的发展仍有待提升。基于此,绿色会展对会展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去了更大的挑战,制度的缺少使会展业绿色健康发展不能得到保障。
2.3 缺少工程废料的处理组织
会展活动的举办中,常用材料主要为板材、金属、塑料、玻璃、石膏板等,使用的钢材、木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难以回收利用。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展台的搭建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占整个会展活动固体废物的75%~80%。废弃的板材部分被颜料覆盖,含有污染环境的化学物质。因当前并未建立专门的材料回收处理组织,会展产生的废料一般被遗弃在展区,由环卫工人清理,或是主办方进行填埋。会展废料不规范的处理将进一步污染土地和水体。当前会展业材料的流转模式主要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结构单一,材料回收处理组织的空白,降低了材料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弱了会展主办方的经济效益,会展业整体的循环经济动能较弱。
3 促进绿色会展的发展措施
3.1 组建专业的会展材料回收市场
会展活动的举办在场馆建设、展台设立方面涉及大量的建筑材料,撤展后,工程废料被搁置。目前,我国并未形成专门的会展活动回收组织,会展活动的材料回收成为难题。由于缺少专门的回收部门,会展的工程废料在搭建商进行挑选后,可再次利用的部分被回收进仓库进行储存,不可二次利用的部分大多被丢弃。会展材料的低利用率不仅提高了物力成本,丢弃的材料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为了填补回收市场的空白,会展主办方可在活动的举办中设立材料回收部门,负责撤展后工程废料的处理。基于长久利益打算,政府和企业可相互合作,建立专门的、独立的回收组织,负责该地区任何活动的举办所造成的材料闲置。独立且专业的回收组织可以对活动闲置材料进行较为准确的分类,从而更好地进行重复使用以及无害处理。同时,设立回收部门在一定程度上也完善了会展产业结构,促进会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 营造绿色会展文化环境
会展业涉及政府、展会的主办方、展馆搭建方、参会人员等主体,绿色会展发展理念需要将绿色、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贯穿于会展业的各个主体中。营造绿色会展文化环境,展馆搭建方应在展馆建设上运用低碳建筑、低碳科技,根据材料的优缺点改进技术,主动向会展举办方推行节能环保的材料;展会主办方应避免追求富丽堂皇的装潢,控制装修成本;政府应控制展会举办期间的交通排放,在交通方面协助主办方运用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参展观众应减少垃圾的制造量,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主办方还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会展活动的策划与宣传中,政府也可鼓励企业举办有关“低碳”的会展活动并向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3.3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政策法规
自会展业兴起以来,国家以及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相继推出有关会展方面的政策法规,主要涉及会展活动的管理体制以及会展人才的引进方案,在会展业绿色发展方面还未形成法律法规。会展业作为目前主要的新兴产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必需要以相应的政策法规作为保障,政策法规的约束和管理才是更直接、更有力和更有效的举措。没有确定的法律法规,会展业的绿色发展只是纸上谈兵。在国家层面可推出针对会展项目的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标准等方面的统一性文件,各地区政府可结合当地企业和会展活动举办情况,推出关于绿色会展的奖惩措施。鼓励主办方使用可循环利用材料,对会展“绿色标准”达标的予以奖励,以此来带动整个地区会展业的绿色发展。
3.4 倡导场馆与展台的绿色设计与规划
当前,会展经济的活力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地区,其他地区看到会展业强大的经济活力,也在逐步筹划会展业的发展。在北上广地区,因其已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能获取较多的会展商业机会,会展场馆的使用率较高,闲置的时间较少。但是在其他会展经济较弱的地区,能获取的会展商业机会相对不足,场馆闲置时间较长,建设成本的回收期较长。因此,各地区应综合考虑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合理规划会展场馆的建设数量,提升场馆的重复使用率。此外,在场馆建设以及展台建设中,搭建商应考虑材料的可拆除性、可重复利用性、便于处理性,材料方面要尽量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减少有毒害和有辐射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到节能,可以采用地暖、太阳能、风能等新兴能源,例如,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在场馆的设计中运用了太阳能、江水源冷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三项工程技术。
3.5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绿色办展经验
国外在办展过程中遵循“6R”原则,即尊重自然,展会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使用可再生材料,鼓励技术创新;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发挥材料的最大价值;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降低对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加强记忆和教育,使公众更加深入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会展活动的举办仍处于重形式、少内涵的状态,投入高、效益少,主要采用粗放式的增长模式,缺乏对会展质量的重视。为了会展业更好的发展,国外优秀的办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4 结语与展望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建设。中国的绿色会展业正处在初级阶段,但仍有部分成熟的大型会展业在绿色办展方面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今后的会展业发展,不仅要让国内更多的会展业借鉴国内大型会展业的绿色办展经验,同时还要借鉴国际上知名会展业的办展经验。再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克服国内会展业自身的不足、体制保障不足、社会生态环保意识薄弱等缺点。从国家、行业、社会、个人层面出发,全面带动会展业的绿色发展,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更多行业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