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联合中药熏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2021-01-29姜昊
姜昊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性骨折类型,多是由坠落、摔伤、交通事故等原因引起,患者会伴有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1]。临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多将骨折部位进行移位,使骨折部位复原后采用石膏或夹板进行固定;而手法整复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整复后患者的恢复效果较慢,预后不理想[2-3]。而中药熏洗通过对患侧进行熏洗,能够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手法整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和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9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手法整复,46例)和B组(手法整复李N和中药熏洗,48例)。A组男28例,女18 例;年 龄40 ~80 岁,平 均 年 龄(53.87±6.24)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摔伤40例,交通伤4例;患侧:左侧22例,右侧24例。B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53.93±6.7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2例,摔伤43例,交通伤3例;患侧:左侧23例,右侧25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对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X线片、MRI影像等检查为桡骨远端骨折;伴有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伴有软组织损伤或感染;开放性骨折;伴有血管、神经损伤;病理性骨折;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1.3.1 A组 采用手法整复治疗,①手法整复全程由2位医生共同完成,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两侧手臂掌心向下,肘部弯曲成直角;一位医生握住患者上臂,另一位医生双手握住患者掌指部位,拇指并列置于远侧段的背侧,其余四指皆置于掌腕部,扣紧大小鱼际,沿着原来位移方向持续牵扯2~3 min。②重叠移位矫正后,在维持牵引力的状态下,适当地旋转,矫正旋转移位,接着猛用力牵抖,并加大牵引力,使其对位;同时,迅速掌屈尺偏,即可复位。③采用上肢腕关节夹板石膏固定,并采用成品围领将手臂挂于胸前,每周定时到医院进行复查,待拆除石膏夹板后进行适当的功能训练,治疗时间为1个月。
1.3.2 B组 在A组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中药主要采用当归、川牛膝、红花、伸筋草、续断各15 g,三七、血竭、儿茶、没药、乳香各10 g,木瓜20 g,细辛、甘草各6 g,将上述药材水煎取汁,先对患肢进行熏蒸,而后进行熏洗,30 min/次,2次/d,治疗时间为1个月。
1.4 评价指标 ①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②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记录患者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活动度;背伸: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屈肘向上,采用量角器矢状面测量轴心位腕关节背侧角度;掌屈:前臂及肘关节呈中立位,屈肘向下,采用量角器矢状面测量轴心位腕关节背侧角度;尺偏:臂手掌向下,腕关节处中立位,采用量角器正面测量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角度;桡偏:前臂手掌向上,腕关节处中立位,采用量角器正面测量轴心位腕关节背面腕骨的中点角度;旋前:患者坐立,肘关节弯曲成90°,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握铅笔状,采用量角器横断面测量逆时针轴心通过前臂纵轴;旋后:患者坐立,肘关节弯曲成90°,前臂中立位时手心向内侧,腕关节中立位握铅笔状,采用量角器横断面测量轴心顺时针通过前臂纵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70.03±12.54)d,B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1.97±10.94)d;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325,P=0.001)。
2.2 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活动度高于A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比较(±s) 单位:(°)
表1 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比较(±s) 单位:(°)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背伸 掌屈A组 46 治疗前 14.21±3.16 27.16±4.79 B组 48 14.67±3.28 27.69±5.21 t 0.692 0.513 P 0.491 0.609 A组 46 治疗后 42.15±7.97a 46.87±8.65a B组 48 48.05±8.82a 53.32±9.73a t 3.398 3.391 P 0.001 0.001尺偏 桡偏 旋前 旋后8.54±1.87 7.65±1.97 37.89±9.74 33.24±7.35 8.23±1.64 7.36±1.54 37.26±9.26 33.76±7.84 0.856 0.797 0.322 0.331 0.395 0.428 0.749 0.741 24.54±3.76a 18.76±4.94a 67.94±12.83a 59.85±9.84a 28.05±4.98a 25.24±5.27a 77.05±13.46a 67.06±10.74a 3.390 6.145 3.356 3.389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多发于青壮年或老年人群中,目前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方法会对骨折部位周围软组织造成损伤,且创伤较大、风险高,不利于后期复位,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4];而非手术方法通过采用手法复位,纠正重叠移位,并采用石膏夹板固定,对患侧功能影响较小,并在骨折愈合期进行功能训练,且相较于手术治疗方法,手法整复具有操作简单、疼痛程度较小、患者不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的优势,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重要手段[6-7]。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且治疗后,B组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活动度均高于A组,这表明手法整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为,手法整复是一种非手术治疗方案,且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恢复骨折结构,获得良好的复位效果;同时手法复位能够避免给患者患侧部位带来的二次损伤,充分利用患侧四周软组织固定复位骨折部位,再加上石膏夹板固定,能够加强对骨折部位的持续牵引力,预防再次发生位移,并在恢复过程中进行功能训练,避免骨折部位周围肌肉萎缩、关节粘连;但手法整复后期恢复效果较长,需定期到医院调整夹板的位置和松紧度,避免过松过紧影响骨折部位的恢复,延长骨折的愈合时间[7-8]。中药熏洗是通过温热熏蒸的方法,熏蒸皮肤,并对骨折部位进行熏洗,使药物通过蒸汽与传导的方式作用在骨折部位,促进患者毛细血管扩张,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药物吸收,促进患者的关节功能,进而降低疼痛程度,缩短骨折愈合的时间。同时药方中伸筋草可舒筋活血、止痛;川牛膝进而逐瘀、通利关节;红花可活血化瘀、舒筋散寒;当归可活血止痛;细辛可祛风散寒、平肝舒筋;续断可强筋骨、续折伤;三七粉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乳香可定痛消肿。诸多药物联用,共奏止痛消肿、活血化瘀、通络散寒之功[9]。同时现代药理学证实,伸筋草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红花、当归等药材能够降低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因此,诸多药材联用可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具有镇痛消肿,缩短骨折愈合时间的作用[10]。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手法整复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