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2021-01-28王金凤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数据高职院校

王金凤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内容、组织的方式以及教师的专业技能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教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主要探究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希望为推进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大数据;混合式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094-02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浪潮亦是越来越高,极大促进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推动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遵循智能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并借助信息技术使其最大化发展。

1 信息时代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影响

实现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的发展產生了大数据,其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借助大数据传播的特点,充分利用其对信息的处理、挖掘、分析等,规范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发展。

活动内容的可视化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科或理论比较抽象难懂,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归属意识形态领域,内容抽象枯燥,教师讲解呆板乏味,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而在信息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活动时,可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和信息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丰富活动中的信息资源。例如,在讲授一些思想理论的时候,许多学生会产生各种疑惑,此时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将抽象的理论转变成简单易懂的内容,从而加深对抽象信息的理解。

工作形式灵活多变  大数据这一技术结构多元且具有独特的属性,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有效融合这一技术,可以实现工作方式的灵活多变。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数据个性化的传播方式,针对教学对象的才智、思想、性格以及行为偏好,对教学工作进行监督和跟踪,从而有效地推动信息传播,使工作模式灵活化和多样化,提高教学效率。

2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联系薄弱  教育的飞速发展与高职院校提供资源的能力形成鲜明的对比,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仍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与实践生产的联系比较薄弱,盲目追寻本科教育的步伐,偏离了高职教育的根本宗旨。尽管高职院校多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但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低。部分高职院校采用“2+1”的模式来组织教学,但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充分落实相应的教育计划。总体上看,高职院校教学的重心仍然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授上,实践教学仍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实验、交流以及培训的效果不佳,无法建立与实际生产生活的联系。

教师缺乏必要的信息素养  一是对信息的识别能力比较薄弱。教师过度地依赖网络搜索以及个人经验来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并且缺乏对信息的有效鉴别能力,缺乏使用信息教学系统和利用最可靠最先进的搜索工具的能力。二是缺乏相应的信息知识。教师缺乏新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难以识别处理相应的信息。三是缺乏信息的使用能力。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地改善单个教育资源的显示方式,满足学生信息化的需求,然而愿意使用新技术的教师只关注其在形式上的应用,不擅长分析相应的数据,没有能力去处理相应的信息。如在使用云课程过程中,教师使用此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有效监督学生的出勤情况,并进行现代化教学的计算机化和形式化,但并没有应用、挖掘相关的数据信息服务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首先,缺乏客观的评价体系。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听、二看、三查”的评分系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具体的评价:“一听”就是不打招呼进入教室,对该教师听一次课;“二看”教师课堂授课情况,重点看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的完成情况;

“三查”教师的教学常规,通常可通过一张调查问卷表进行查验。以此种评分系统进行的教育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观印象和个人兴趣都会影响到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没有对信息化进行系统评估。线上教学通过融合互联网这一信息平台以及其他新型技术实现信息内容的获取、更新和交换,并且实现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化,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对这一教学方法进行系统评价。最后,对教育评价的反馈较低。评估部门只发布相应的结果,没有及时详尽地反馈具体内容和过程,大大削弱了评价效果,教师的教学热情减弱。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所有高职院校都面临的难题。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仍局限于学校培训、校外实习和工作场所实习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先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几乎没有机会提前了解实习的具体内容、目的和意义,甚至不能亲自动手操作。在如今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难以保证教育质量。

3 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

基于信息手段形成高效的实践培训体系  与以前的工业社会不同,在信息化社会中不仅需要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高效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并充分地将在实践工作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反馈给理论学习。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重视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建立起完善系统的实践培训体系。

首先,高职院校需要基于课程模块构建系统的专业数据库,该数据库的功能是对专业课程的某些实践操作或者工作流程进行视频存储。在课堂上,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些视频,并让他们根据对课程模块的理解进一步思考。课后,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观看这些视频,以便他们记住整个实践操作过程。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大数据高职院校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