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教学设计的重构

2021-01-28张炜琴李娜范明慧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微视频信息素养

张炜琴 李娜 范明慧

摘  要 对于习惯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来说,如何在时空分离的情境下开展教与学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开展线上学习,成为每位师生需要面临的问题,在线教学的教学设计自然是决胜的關键。通过调研在线教学现状,了解一线教师对在线教学设计的理解,归纳总结出当前在线教学设计存在的误区,提炼出在线教学设计的关键要点,进一步形成在线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

关键词 教学设计;在线教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在线教学平台;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006-03

0 引言

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只有一字之差,实施起来却是千差万别。学生的学习环境变了,由学校教室转变为家庭环境;师生关系变了,由零距离强关系变为远距离弱关系;教学组织结构变了,由同场地集中式组织变为不同场地散布式组织;管理方式变了,由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层级管理方式变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扁平化管理方式;信息技术地位变了,由教学辅助手段变为必备基础资源[1]。面对在线教学,许多教师不知所措,窘态百出,学生也是恍恍惚惚。在线教学要采取何种形式展开?如何组织和设计在线教学?如何评价在线教学成果?与传统的线下教学相比,在线教学设计发生了哪些转变?本研究基于现状对在线教学设计进行研究,立足当下、思考未来,分析当前全国在线教育发展的新态势,研讨如何基于互联网进行更加高效、有价值的在线教学设计。

1 在线教学设计的误区

目前教师对在线教学设计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将线下课堂教学等同于在线教学,具体表现为:对教学设计本身的认识存在误区;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设计存在误区;对师生角色关系的理解存在误区。这些误区导致线下课堂教学遗留问题延续到线上教学,加之教师本身对在线教学设计的理解存在误区,造成在线教学的教学效果难以让人满意。

对教学设计本身认识的误区  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一线教师对在线教学设计认识不够全面,平时教学工作繁忙,以至于没有时间系统学习相关的教学设计理论知识,一大通病就是将教学设计简单等同于教案。依据过往经验与阅读相关文献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较少考虑教学设计的内容,尤其是经验丰富的教师,经过长期教学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适应于每节课的教学模式,面对在线教学,一些教师难以迅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成果,编写教案本身就是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教学设计清晰化、条理化的过程[2]。教师需要重新认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认识到在线教学与传统面授教学的差异,针对在线教学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用教案的形式将教学设计完整地呈现出来,以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引领作用。

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误区  一般认为,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分析、策略设计、教学评价几个部分[3],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几个部分。当教学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时,必然要重新进行教学分析,从而确定新的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方式。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教师不能清晰认识到这些问题对于在线教学的重要性,仍然将课堂教学模式完全照搬到线上教学中;有些教师即使认识到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也不知道怎么改变现状,通常的做法是生搬硬套,导致教学效果较差,更谈不上抓住此次疫情为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

师生角色关系误区  依据谢幼如教授等的观点,在线教学可归为在线同步直播教学、在线课程异步教学、在线双师协同教学和在线混合多元教学四种类别[4]。毫无疑问,同课堂面对面教学相比,不论是哪一种在线教学类别,师生角色关系都发生根本性改变,但是许多教师难以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在线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执着于学生是否能听到、是否认真听,用课堂教学面对面的管理方式管理在线教学,鞠躬尽瘁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重新审视师生角色关系、找准定位、重构教学设计对在线教学来讲至关重要。

2 在线教学设计要点

教师意识与角色的转变  在线教学和面对面班级授课存在差异。首先,教师应该及时调整自身教学心态。线上教学时,教师最直观的是面对电子设备,在调研中也了解到有时为了保持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经常对学生端进行静音,有问题的时候才进行连麦对话,教学时没有了面对面上课的氛围,教师也不再有课堂中万众瞩目的感觉。这时候教师应该及时调整心态适应这样的授课方式,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只要设计好教学活动,提供恰当的教学资源,通过在线授课也同样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线上学习考验学生的自觉性,教师的角色也由讲授者变成为资源设计者、学习指导者、帮助者[5]。

善用技术  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线上教学存在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效果较好,但学生参与度不够,注意力容易分散;小组合作讨论学习较难实施。对于以上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仍然用传统思维进行线上授课和班级管理。

线上课程的一大特点是任何学习者通过计算机网络,都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课程的任何章节。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技术来突破这些教学难题。如组织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教师一起协同备课、分工合作,进行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线上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太长的教学视频显然不适用,所以在资源设计时应注意把知识点进行分割,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微课[6],上传到教学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利用教学平台功能组建学习小组,形成网上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协作,形成学习共同体。

此外,技术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中具有非常独特的作用,不仅能够以多种媒体形态呈现信息内容,而且能够声画同步营造信息传递的氛围,通过多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综合增强信息传播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视频、动画、AR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在讨论区交流互动,采用提问、相应奖励措施等提升学生参与度。

善用数据  在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备课之前准确了解学生个体和群体的状态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平台发布问卷进行调查,平台通过系统自动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备课。在面对面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根据学生的状态、表情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然而在线教学中,教师无法看到学生的及时反馈,以至于有教学分离感,不能在课堂中动态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策略。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根据群体特征来教学,全班学生都是完成同样的习题作业,无法做到一对一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随着技术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平台和技术获取学生个人学习数据成为可能,现有的教学平台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测试情况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客观有效的数据精准分析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评价学生。

3 在线教学设计流程

在线教学设计终归还是教学设计,因此,在线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与传统教学设计是相同的,即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几个环节。基于这些核心要素结合在线教学特点进行二次设计,得到的产品即是在线教学设计。本研究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稿进行编码逐级分析,归纳总结出在线教学设计流程图,如图1所示。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阶段  教学设计前期分析阶段主要包括对学习者特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分析[7]。

1)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是面向学生开展的,学生作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体,其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确保在线教学有序、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在线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除传统教学中分析学习者的一般特征和学习特征外,还要注重分析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和学习环境。其中信息素养分析包括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息意识与认知、信息伦理与道德,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并创新性地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化环境下的科学思维方式[8]。学习环境分析包括在线学习的学习终端、网络流畅度和学习环境的安静程度等。

2)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学习内容与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的[9]。教学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学生需要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行为和思想的总和[10]。教学内容分析包括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式以及知识重难点等。在进行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时首先应注意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者分析的基础上设立发展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教学目标;其次是教学目标的设定既要注重目标的具体可行性,也要注重整体性与系统性[11],各层级的目标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课程目标;最后在教学目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线教学特征,确定教学具体内容、内容的编排顺序与呈现方式等,如主题式呈现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的选择  教学形式的选择包括在线教学采取直播、录播、学习资源包或混合的教学形式,以及在线教学平台的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决定着不同资源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因此,教师应结合学习者特征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形式开展在线教学。目前由于在线教学的快速发展和在线教育市场的规范制度不完善,导致部分资质低、条件差的机构纷纷进入在线教育市场。因此,学校或教师在选择开展在线教学的平台时应充分考量师生的学习理念、能力,选择安全、易用且合适的在线教学平台,以确保师生信息的安全,满足师生的日常教学需求。

教学设计的主要阶段  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评测设计、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和学习数据采集与分析。

1)学习资源设计。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在线学习资源是开展在线教学的基础,由于师生时空分离的特点,教学资源一定要丰富且适用。在线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微视频、电子教材、PPT课件、单元测试、在线讨论区以及拓展资源等。其中教学微视频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资源,因此,教学微视频的设计对于学习资源的设计至关重要。教学微视频应包括对学习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的设计。在设计与制作教学微视频时,教师根据前期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视频制作手段与工具,结合教学内容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媒体素材,教学微视频应短小精悍,易于学生获取与分享。

2)教学活动设计。在线教学活动的设计主要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师生互动以及生生互动等线上的教学活动设计。由于在线教学以学生自主开展个性化学习为主,因此,在线教学的活动设计应注重创新活动设计并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阶段重视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注重设计合适且具有进阶性的问题或任务,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次是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阶段应重视讨论话题的设计,话题的设计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自身相关联,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问题的表述要具体清晰,问题要有层次感和一定的难度,确保师生、生生的有效交互。

3)教学评测设计。在线教学评测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成果的测量与评价,主要包括课程中的测试、作业、习题以及最终的学习成果。通过教学评测反馈以改进教学设计、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线教学由于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都是在线上的教学平台上完成,因此,在线教学评测的设计中既要注重对作業、习题及测试等学习成果的评价,确定是否实现了学习目标,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考核,根据学生学习行为数据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针对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4)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学习支持服务设计是在线教学区别于面对面教学设计的重要特征。由于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能及时获取学习支持是支撑他们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习支持服务设计对于在线教学设计非常重要。在学习支持设计中可以采用在线混合学习的方式,即同步学习和异步学习的混合。在一些客观问题上可以借助于内嵌在平台中的学习支持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也可以组织助教团队定时定期解答学生疑惑,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5)学习数据采集与分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利用技术获取学生个人学习数据成为可能。现有的很多教学平台都能够记录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测试情况等学习过程的数据,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客观有效的数据直观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知识掌握水平,利用数据精准分析学生,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科学评价学生。首先,在课前环节可以设计学前诊断测验或调查问卷并通过平台发布,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了解学生客观真实的学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在线教学平台采集学生学习过程的数据,如观看视频的时间、次序、频率等,以及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度、测试的完成情况等;最后,通過对这些客观真实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科学分析,以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分析、教学策略的动态调整以及学生学习成果的科学评价。

4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开展,已经无法再回到原来仅有面对面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线教学设计是发挥在线教学优势的关键,因此,探究在线教学设计必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祝智庭,郭绍青,吴砥,等.“停课不停学”政策解读、关键问题与应对举措[J].中国电化教育,2020(4):1-7.

[2]刘志平,刘美凤,吕巾娇.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的十大误区[J].中国电化教育,2010(9):96-98.

[3]高鹏飞.高校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4]谢幼如,邱艺,黄瑜玲,等.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方式的特征、问题与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20(3):20-28.

[5]李冰景.三种不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案例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6]陈丽君.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J].商业会计,2016(23):111-113.

[7]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5):74-81.

[8]吴砥,许林,朱莎,等.信息时代的中小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8):59-64.

[9]张亚君.论远程开放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10(5).60-63.

[10]赵琦.基于平板电脑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冯立国,杨孝堂.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模式框架[J].中国电化教育,2011(9):53-60.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微视频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