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教育学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2021-01-28李怀彬庞春梗杜黎丽赵军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智慧课堂

李怀彬 庞春梗 杜黎丽 赵军云

摘  要 從“三环六步,增智赋能”的基本内涵出发,介绍教学设计、课堂实践和成效分析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智慧课堂;计算机应用基

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089-03

0 前言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二十条”的出台,为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注入新的动力。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搭乘了这辆快车,许多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借鉴了“双元制”模式,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方向,依据现代学徒制的先进理念对标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厘清课堂教学思路,革新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本文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数字媒体”模块共12课时为例,阐述“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1 基本内涵

何为“三环六步”?即将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以链条式分解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和体验导学、项目导入、合作导论、任务导练、评价导悟、迁移导拓六个具体步骤。通过“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流程,开展课前体验导学,课中项目导入、合作导论、任务导练、评价导悟,课后迁移导拓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每节课对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小组合作探究,制订任务实施方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理论结合真实岗位技能,“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反复优化完善作品,培养学生核心技能和匠心精神,提升职业素养;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立体化多维度学习时空,数据分析引导针对性教学,在线课程、微课视频增强学生直观感受,知识技能要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成启智、提能、众智、赋能教学效果;技能训练、课程思政、“三全育人”贯穿始终,达成素质目标。具体如图1所示。

2 教学设计

教材改革  教材是实施教学组织的基本载体,教材的处理应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信息素养能力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例如,笔者所在教学团队在参考国家规划教材和“十三五”改革创新规划教材的基础上,对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活页式校本教材,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课程分为七个基础模块加一个职业模块,总计144学时。

学情分析  有效的学情分析是教师合理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而今,学情分析的盲目性和肤浅性已成为众多中职教师分析学情的通病,比如“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不爱理论学习”“对新鲜事物有浓厚兴趣”等,放之四海皆可的学情分析不具有针对性,课堂教学的实效也会因此受到影响。真正的学情分析应立足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日常学习记录,运用数据挖掘的手段完成学生学情的自画像,建立“一人一案”。在“一人一案”中,体现出学生的优势和劣势、已具备能力和尚未具备的能力、身体状况等具体指标。

教学目标  笔者根据2020年最新修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融入“1+X”证书制度“界面设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关内容,结合课程思政,确定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和项目目标确定重难点。以数字媒体模块为例,教学目标及达成手段如表1所示。

教学策略  基于项目内容和学情,结合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校企合作真实项目为引领,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使学生坚持问题导向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知行合一、学做合一,落实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线上检测评价、课堂指导评价、课后反馈评价、“1+X”考试评价、企业在线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体系,从学习内容、学习表现、实践应用、自主学习和协作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与综合性的考核,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3 课堂实践

课前体验导学  课前导学属于自主学习阶段。课前,教师依据“一人一案”反馈信息针对性发布微课与任务实施思维导图,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职业意向学习不同的课程资源,并完成体验任务,初步了解学生任务内容,思考解决任务的方法,厘清实践思路,构建知识体系。教师根据学生体验反馈结果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课中项目实施  课中是“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的关键环节。

首先是课程导入。根据课前微课内容,教师分析测试结果,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效果;根据结果反馈,坚持“以优带差、强优补差”的原则动态调整学生分组。

其次是合作导论。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小组成员特长和知识储备情况,细化分工并制订任务实施方案,相互启发,绘制任务实践思维导图,完善知识体系。

再次是任务导练。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实施方案和实践思维导图,相互协作,开展项目,完成课堂主要实践任务;教师巡回指导,实时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最后是评价导悟。各小组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分享最终作业,教师展示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完成线上、线下点评,根据实际也可邀请企业专家结合企业技术标准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根据意见反馈,制订修改方案,修订思维导图;教师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任务实施流程和主要知识技能点。

课后拓展训练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效果完成课后教师发布的拓展任务、“1+X”模拟测试等任务,实现知识迁移。各小组根据评价反馈优化完善作品,然后再次通过线上评价反馈进行修改完善,形成一个“评价反馈—修改完善—再评价反馈—再修改完善”的实践闭环,进而拓展、巩固、强化知识技能。教师依据学生课前预习反馈、理论知识测试结果、课堂表现、随堂实践、课后拓展训练等各个环节的反馈信息,形成学生“自画像”,完善“一人一案”学情记录表,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

4 成效分析

有效服务专业发展  与安徽省电视台广告中心联合实施抗击新冠疫情公益广告项目,优选学生作品参与公益广告宣传。企业参与项目标准设计,项目实施过程衔接广告制作流程,项目技术标准对接企业标准,企业专家参与评价指导。学生作品在校企合作校园艺术展活动中获奖,并有两幅作品入围电视台备选公益广告;经过教师的后期指导与再加工,有一幅作品被电视台微信广告推送宣传。这就为残疾学生学习工艺美术专业及将来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增添了信心。

有效提升职业素养  在真实项目的实施和教学过程中,注重理实一体,坚持做中学、学中做,通过反复讨论、思考、探索、分享、锤炼作品,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体悟内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赋予项目时代内涵,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感受匠心精神,将技能教育、劳动教育和家国情怀有机融合,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有效助推师生共进

1)“三教改革”落地见效。在“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比赛,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2)“三全育人”贯彻始终。“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学徒制,工学合一”为主线,落实匠心精神的培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3)“三线结合”共推成长。尊重师生成长规律,以数字教学资源为载体,以网络学习空间和智慧课堂为阵地,教师共研教材、共建资源、共商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5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更深层次的跨界融合,将引起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实践表明,“三环六步,增智赋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取得较好成效,而且在其他课程中的效果也十分显著。■

参考文献

[1]王晓宁.“三环”环环相扣 “六步”步步精心:例谈“三环六步”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J].湖北教育,2014(3):

22-24.

[2]李怀彬.”互联网+”技术在创新特殊教育教学模式中的渗透[J].现代特殊教育,2018(23):232-233.

猜你喜欢

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智慧课堂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平面设计课教学模式优化探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长短课”的必要性与实施建议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培育学生职业精神的研究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