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开发研究

2021-01-28许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摘  要 “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要实现学历证书和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根本上贯通,关键在于开发“课证融通”的课程与教材,而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教材肩负着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实训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强弱。聚焦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建设,在融合创新的背景下,找出目前实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训教材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建设思路。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职;“1+X”证书制度;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03-0050-02

0 前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国家首批开展“1+X”证书试点单位之一。对于职业院校,实现学历证书和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根本上贯通,关键在于开发“课证融通”的课程与教材。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学生的技能需要在实践训练中得到锻炼,实践训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实践训练教材中。因此,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思考,对照专业教学标准、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要求,优化实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实训教材,推进技能等级标准落地实施,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此次研究聚焦该专业实训教材建设,在融合创新的背景下,找出目前实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训教材建设的整体方案和建设思路。

1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物流业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伴随区域经济发展,如西咸地区大力建设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咸阳空港新城普洛斯物流园、圆通速递西北转运中心、大西安(咸阳)文体功能区宝湾国际物流园区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要求物流人才具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实践技能主要在实践训练中得到锻炼,实训教材的质量决定了实训教学的质量,而目前物流管理专业在实训教材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实训教材开发和关注度低  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学院对照专业教学标准,将职业等级证书的相关要求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多门实训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目前没有专门开发相关实训教材,实训教材开发和关注度远远低于理论教材;教师依据选择相关课程实训教材开展实训教学,没有依照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优化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这些实训课程开发独立的实训教材。

教材中的实训内容不能与职业技能标准紧密衔接  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大多沿用本科院校同专业实训教材,还有使用由本校教师编写的校本教材,或使用本校教师与其他院校教师联合编写的实训教材。教师在进行实践授课时,会对实训教材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删减,往往忽视实践操作,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实训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等级标准衔接不紧密。如现有的运输与配送作业实训,一般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运输线路的理论设计部分,根据原有的数据与资料,结合理论公式算出满足条件的最优运输线路,但计算结果是否符合实际则无从考证。

实训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和学生学习需求不相符  科技在进步,各行业的生产领域都诞生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但是不少高职院校使用的实训教材内容比较滞后,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如“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的报关单证操作,指导填报报关单的理论受到各国政策及各类措施影响,会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而实训内容应该及时调整,应用的单证也应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动态性反映了对建设新形态教材的需要。

2 实训教材开发研究

为了解决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物流管理职业等级标准(简称“三标准”),作为“1+X”证书制度下实训教材开发的依据。本文主要从实训教材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和资源配套四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

目标设计  实训教材目标的准确性,对教材的质量和教学效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据“三标准”及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决定了教材目标。以“运输业务操作实训”课程为例,该实训教材是《运输管理实务》教材的配套实训教材,功能定位具有多重性。依据“三标准”,结合运输调度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该教材是实习指导手册,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货运代理作业的操作流程;处理货物受理、运送、交付及异常处理等作业;能使用信息系统完成相关单证处理并通过信息系统或手工统计处理形成相关报表;完成运输方案设计与规划等。

内容选择  基于“1+X”证书制度,实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但要满足专业教学标准中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还应覆盖职业等级标准的技能要求,并考虑学生差异,同时贴近职场需求和实际需要,使知识和技能达到高职层次要求,兼顾终身学习需要。开展实训教材建设需要组建一支校企合作的教材建设团队,由学校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共同研究确定教材内容。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去搜集整理资料,与企业专家探讨遇到的实际工作问题,编写定稿并最后由企业专家审定。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教材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也能反映企业生产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内容组织  实训教材内容组织应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实训教材的编写模式可以依据实训课程的功能设计,以《运输业务操作实训》教材为例,每章均由能力测评、学习指南、实验指导、习题讲练、综合任务和考证辅导等六部分组成,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认真遵循职教规律,分类训练知识、技能、态度,科学组织整合教学能力。

资源配套  实训教材开发同样要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育传播规律,做到图文并茂、科学准确。在资源配置上,提供职业技能等级要求的理论和操作模拟试题库资源、职业技能考核模拟系统和必要的视频资源与教学仪器设备等。

3 结语

本文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聚焦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教材建设,在改革推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结合目前实训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训教材的建设思路。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内容的有效载体,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优化教材建设工作,才能使其为职业教育大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许远.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合”教材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7):32-40.

[2]周俊辉.能力本位教育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困境及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9(14):101-104.

[3]吴竞鸿.浅谈1+X试点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变革: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1):194-195,172.

[4]朱凤君.基于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的思考与实践[J].山西建筑,2018(20):227-228.

[5]黄李晓.优化职业教育教材建设 助力职业教育大發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9(3):195-196.

[6]李洁.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科技资讯,2019(32):131-132,135.

[7]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A/OL].(2019-04-

16)[2020-09-1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

gzdt/s5987/201904/t20190416_378206.html.

[8]郑根让,史志强,何成,等.1+X证书制度下以书证融通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以WEB前端开发证书与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20(1):12-17.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证书实训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收录证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