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模式的现状、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1-01-25宫玉琪邢亚玲李倩
宫玉琪 邢亚玲 李倩
摘 要:近年来,电商扶贫是国家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手段,扶贫工作在电商参与下成效显著。但是现有电商扶贫模式仍面临贫困地区产业链不完整、政府主导乏力、农户参与不足、支持保障不够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探索新的电商扶贫优化举措,弥补现有不足。会展经济活动具有集聚效应和注意力经济优势,将会展理念植入电商扶贫,对贫困地区产品、潜在招商项目进行集中展示、推广,可以实现传统电商扶贫不具有的资源整合力、社会传播力、商品和项目推介力。
关键词:电商扶贫;扶贫模式;“互联网+会展”扶贫
一、引言
带领人民摆脱千百年来的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扶贫工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工作。经过多年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接近完成。2019年底,贫困人口进一步减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进一步降至0.6%。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而在这脱贫攻坚的历程中,利用互联网开展脱贫工作是实现区域性整体脱贫的重要手段,通过利用互联网信息化优势及其创新成果手段,可以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精准扶贫机制。农村电商符合时代发展和扶贫需求,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将贫困地区资源输出,以此实现长久有效扶贫。
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应用(app)市场的发展,个体和小微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门槛不断降低,符合贫困地区希望低成本进入大市场的需求。国家商务部统计,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在2018年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表现出飞速发展的农村电商。而且电子商务扶贫与其他政策带动和大量资金带动的脱贫产业和举措相比,电商扶贫具有发挥广大农民自主性,各地区都可结合的良好适应性的显著优势。
电子商务进农村是一项国家战略。2014年,国务院扶贫办将“电商扶贫”正式纳入扶贫的政策体系。2016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上指出:“要实施网络扶贫行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扶贫工作随时随地、四通八达。”然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单独列出。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具有广泛性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基础设施,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電商发展的标准体系”。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支持推进网络扶贫项目的通知》,提出要扎实推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看出,自2014年互联网技术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相关电商扶贫的支持政策逐年颁布,这就是市场发展的政策方向指引。
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感染后果严重,全国多地社会经济活动一度停滞。许多贫困地区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面临长时间的产品堆积、生产加工停止、交通停滞等问题,贫困状况雪上加霜。在此背景下电商就发挥了巨大的平台作用,新兴的直播带货,帮助许多产业线上转型,帮助许多滞销货品扩大线上销路。例如阿里巴巴聚划算开通官方直播间,针对贵州赤水贫困地区,聚划算深入当地竹制造产业,运用直播帮当地农户销售竹浆纸,带动竹浆纸整体销售破43万箱。电商平台通过线上方式提供的巨大平台在此次疫情背景下显示出巨大力量,尤其在带动贫困地区产品销售方面,体现电商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二、相关研究回顾
早在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发展初期,农村电商、电商与扶贫的关系就受到学者的研究关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农村电商、电商扶贫的实施研究再次受到广泛关注。电商扶贫相关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一)电商扶贫的内涵研究
电商扶贫是农村电商的组成部分,主要在农村地区借用电子商务的方式,连接线上线下,促使消费者与生产商直接相连。它能够带动资金、信息、商品的流动,不仅能改变农村商贸形式,也能助力贫困地区脱贫。POOLEB(2001)[1]指出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带动信息交流、促进产业协调和提高市场透明度。电商扶贫是将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商贸活动和公共服务,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帮助其创业增收,提升贫困群众生活质量。我国最早是吴敏春(2002)[2]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可以活跃贫困地区的贸易市场,提高贫困地区农产品竞争力,从而缩短贫困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在电商扶贫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Wen(2007)[3]采取知识管理的观点,建立了农产品交易智能电子系统,并创新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以更好地将电子商务与农业结合在一起。余豆豆(2017)[4]分析总结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四种基本模式和电子商务对精准扶贫的助推作用。
(二)电商扶贫的实施与管理研究
汪向东、张才明(2011)[5]是“电商扶贫”的提出者,认为电商扶贫就是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工作体系,作用于贫困群体,创新扶贫开发工作的模式(电商扶贫的管理),并于2014年在博客发表《电商扶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看,怎么办?》,认为电子商务应纳入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体系。“电商扶贫”也就是在这一年正式纳入国家扶贫政策体系。周克全(2015)[6]认为电商扶贫可以表示为“互联网+扶贫”模式,具体电商扶贫模式实施是让扶贫对象通过开办网店增加收入从而脱贫。王旭杰(2017)[7]是在宁夏电商扶贫趋于常态化背景下对于宁夏地区电商扶贫如何更具稳定性和深入性发展的研究。赵美琛、苏雷(2020)[8]研究农村电商直播营销助力产业发展背景下农村电商直播的优化路径。杜永康、王冠群(2020)[9]在农村电商发展存在发展资金匮乏、同质化严重、恶性价格竞争等现象的情况下,提出营造电商扶贫环境及加强政府引导等方式来对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进行优化。
2. 适用条件
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指经济落后,且因为相关政策缺乏、引导不完善等导致的在软件设备无法满足电商充分发展的地区。以及主要开展线下实体销售,线上销售经验缺乏或不充分,无法进行规模性电商行为的地区。产品可进行品牌特色发展但地区缺少品牌发展意识。
3. 典型案例:广西贵港邮政+拼多多助力农户
2017年,贵港邮政进驻拼多多,结果发现,拼单聚量模式非常适合时效性强的农产品销售,双方一拍即合,开始合力打造农产品上行体系。
到去年年底,拼多多已经在全国带动6.2万余名新农人返乡,在这个农产品上行体系中,当地贫困户和返乡新农人是生产端不可或缺的一环,拼多多和贵港邮政为了鼓励他们扩大生产规模,为他们提供了政府贴息的再就业创业贷款,并通过“订单农业”等方式,按市价包销其产品,贵港邮政并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邮政储蓄银行等,成立了贵港市富硒百香果产业联盟,协助建立了100多个农产品电商基地和4个电商物流园。这就形成了“农户+电商企业+电商平台+物流+金融一体化发展”的新扶贫模式[14]。
四、电商扶贫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乏力
1. 当地政府对地方的电商发展重视力度不够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部分贫困地区的政府只是将“电商扶贫”口号喊出来,对于真正可以将电商扶贫落地的措施却迟迟不见发布,或者发布的相关措施没有结合当地实情导致形成电商发展不良状况。没有有效的国家政策支持,导致一些贫困地区扶贫发展止步不前。
另一方面扶贫措施遇到了资金不足问题。部分贫困地区政府缺乏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引导,而本身作为营利性的金融机构在缺乏政府政策引导的前提下,是不会牺牲自我利益提供资金支持电商发展的。所以贫困地区政府对于相关企业没有有效的引导的话,当地的扶贫工作可能没有办法有效进行。
2. 当地政府对地方的电商发展宣传深度不够
“电商扶贫”政策自2014年正式纳入扶贫政策体系,各地政府就开始在电商扶贫道路上进行摸索。
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将国家政策与当地实情结合对电商扶贫政策进行了完美实践。但更多的地方政府依旧只是进行单纯的口号宣传,对于电商扶贫具体如何扶、应该怎么做这些实际性脱贫问题给不出具体解释。
但是贫困人口无法理解在国家政府的层层支持下电商扶贫不只是简单地网络销售,在其背后的品牌、产业链才是脱贫的根本。所以单纯依靠政府政策,以及当地按部就班的脱贫工作是脱不了贫的。宣传力度的不够会让电商扶贫工作因贫困户们在意识和文化层面上短缺而无法顺利进行。
3. 基础建设依然缺乏
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地势陡峭且深居内陆,本身的地理环境不够理想。大山大河作为天然屏障严重阻碍了地区的交通建设。而正如一句口号所说“要想富先修路”,电商扶贫的最基础要求就是交通便利。
健全的物流体系是电商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多数贫困地区物流上门服务止步于乡镇,这大大增加了电商发展难度。此外,移动通信设备、宽带网络连接这些同样是电商发展基础性保障的必要硬件配置,在贫困地区的普及率远远无法满足电商的发展。这些基础设施设备的缺乏是导致贫困地区无法“走出去”的一个重大因素。
(二)农户参与不足
1. 扶贫对象理论知识缺乏,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扶贫对象理论知识缺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农产品生产加工。贫困地区的农户在产品生产加工方面主要沿袭以往的经验,在如何高效率利用土地等资源,来生产质量更好,产量更高的农产品方面缺乏专业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贫困地区的发展。贫困农户自身的理论知识学习比较困难,这就需要国家派专业人士来进行专门作物生产加工的指导,来让贫困地区整体后续可以进行更高效更科学的作物的生产加工等。二是电商平台的使用。贫困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为小学知识水平,识字不多无法操作电脑,对于使用技术力量进行产品的线上销售有障碍,并且贫困户们也缺少在电商平台上对产品的合理运营、科学营销方面的知识,这都需要国家进行开展相关教育机构进行系统教学。
2. 扶贫对象没有品牌意识
品牌作为一种识别标志和精神象征,是对产品价值的升华,能够存在品牌溢价,并且有助于生产者形成稳定价格,抵御竞争者攻击和有效占领市场。所以贫困地区农特产品自身进行品牌打造十分有利于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發展。
但是贫困地区的多数农户属于“被动”脱贫,跟着国家政策走。农户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眼界使其无法意识到农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从而导致可赋予特色文化的农产品像普通产品一般售卖,产品的特色文化无从展现。农户没有市场意识、品牌意识,其产品就只能进行简单的市场交易,可获取的利润有限,脱贫效果差、进度慢。
(三)支持保障不够
1. 金融类企业针对扶贫的产品功能性不足
农村地区的金融扶贫产品存在很多地域、思想文化、受众群体等客观限制因素,加大了金融机构开发、推广金融产品的难度。同时,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农村经营的高成本无法吸引更多金融机构投放资金,用于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长期运行,扶贫金融产品缺乏长期有效的推行机制[15]。
2.扶贫产业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主要原因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户没有发展产业链的意识。只是单纯地进行网上售卖,想不到通过对产品的深加工处理来提升产品价值;二是缺乏资金的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依靠农户自身的资金只能满足产业链下游的产品销售,对产品深加工处理的需求只能打消。
五、“互联网+会展”优化电商扶贫
(一)互联网+会展的内涵
1. 背景分析
依托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迅猛,已经进入了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时段,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市场中的份额也越来越重,如:淘宝、天猫、唯品会等网络购物平台中创造的零售交易额正在逐年提升,对我国的GDP增长的贡献也在逐渐增加。
从市场方面看,网购的规模发展迅速,线上销售交易集中度高,对销售市场的贡献日益突出。从发展速度方面看,在网购用户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网络购物用户购物过程中更加趋于合理化和理智化,网购增速自然回落,从高速增长的阶段转变为快速增长阶段。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比如:电子商务企业分布地区相对集中,聚集现象突出,因此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十分明显。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规模较大,而经济情况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地区之间差异大,发展不均衡的情况十分严重。
会展具有资源汇聚的天然优势,打造一个“互联网+会展”的电商扶贫平台,供给整合贫困地区信息及产品,面向大众居民形成稳定的需求市场。搭建一个开放的公益网络平台,打通受援地农特产品生产、运输、包装、销售等全产业链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展示展销,动员社会通过消费参与扶贫,进而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上下游企业受益、消费者获得实惠、多方互利共赢,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添砖加瓦。
2. “互联网+会展”扶贫内涵
“会展”是指会议、展览(Exhibition,Trade Show,Exposition,Trade Fair 或Trade Events等)、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
会展经济活动的综合效益:会展是一个在短时间内集物流、人流、信息流等高度集中的行业,在集聚的过程中带动餐饮、住宿、消费、通讯、物流、旅游、交通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进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1)会展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活动不仅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带动交通旅游,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2)会展经济为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都想寻找机会搜集市场信息促进产品销售,而参加会展无疑是一个契机。一方面企业通过参加会议和展览,可以及时、准确、低成本地获取各种有效信息。并且根据这些信息实施恰当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在展览会上通过产品尤其是新产品展示,可以诱导甚至创造消费者的需求。
“互联网+会展”扶贫是运用互联网的传递性、连接性和远程操作性联合会展平台展示、推广、陈列的作用,将农产品售卖出去,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传统农副产品销售主要是以线下为主,这对时间、地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销售,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人们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会更加的明显,严重地影响了农产品销售范围和销售质量,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互联网+会展的扶贫潜能
1. 经济優势分析
“互联网+会展”协同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互联网本身只具有传递性和联系性,也没有经济价值,只有在其他产品的加持下才体现了它的价值;会展本身是没有传递性和经济价值的,会展的特性是通过其他媒介展示出来的,会展提供一个平台,给展品一个自由活动的可能,创造经济价值。并且当两者结合后,在平台效益下有利于打造贫困地区农副产品的品牌形象,增强贫困地区的产品附加值。
例如,科左中旗举办了首届达尔罕年货节,不仅开辟了农畜产品、土特产线下交易的新途径,也给本土电商平台“科尔沁商城”的线上交易创造了一次绝佳的推介机会。通过这种模式推广自身产品,扩大畜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身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有了专属的销售平台,聚集效应强。
2. 平台共享分析
互联网和会展都是产品平台搭建的一种模式,不论是单独的互联网还是单一的会展模式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都显得单薄了,但在双方结合的条件下可以共享平台,扩大平台效益。
例如,科左中旗电商扶贫旨在打造集平台运营、产品展示、仓配服务、产品研发、项目孵化为一体的电商扶贫产业园和贫困大学生创业就业基地。镇村层面,建成物流配送分拨中心3个,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网点496家,基本实现了电商服务网点、服务站网店全覆盖和“资源共享、一网多用、一店多能”的目标。此外,依托“四通一达”、好易买、智慧农超等服务平台,纵深推进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快递下乡”。目前,基本构建起了“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庄、服务到村口”的配送网络。构建互联信息网络平台,共享服务。
3. 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
“互联网+会展”这种模式的发展,对两者的运营模式、技术、经济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互联网来说,要与会展协同发展,在技术、专业技能方面必须跟得上会展行业的发展,并且也要适应会展行业的发展。从会展行业方面来考虑,采用线上会展的模式与传统的会展模式不同,是一种新的会展模式。
电商扶贫本身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农产品应该在菜市场的观念,促进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走出市场,进入市场”发展,使得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市场扩大,但是电商扶贫工作如果和“互联网+会展”相结合以后,可以在电商本身的市场平台上再进行专业化产商和消费者聚集,在原有扩大化的市场基础上形成一个更为专业化的市场,并且也与时代科技发展趋势相结合,具有长远的生命力。
(三)“互联网+会展”优化电商扶贫的模式构建
1. “互联网+会展”
“互联网+”在其他领域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并且被多次运用在了乡村扶贫的模式中,比如:“互联网+农产品”、“互联网+乡村旅游”等等多个方面。在此次研究当中我们提出“互联网+会展”扶贫的新模式。
会展和网络展览的融合已经成为会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会展具有资源汇聚的天然优势,拥有更加广阔的平台,这将使会展成为扶贫最好的实施者。会展本质上只是一个平台,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展示的产品给予了展会价值。类似于淘宝、京东等购物网站将产品陈列出来,消除空间上带来的限制,给了农村居民更多就业可能和机会,创新就业模式。
2. “双线会展”新模式
打造“双线会展”新模式。双线会展实现了线下会展及线上会展“双线融合”,开创了会展新天地,丰富了会展内容,促进了“二维会展空间”的打造和升级,满足了国内居民 “足不出户畅览展会”的需要,创新中国会展业的双线驱动发展模式。打破传统的会展行业模式,创新模式,促进会展行业的全方位发展,改革创新,产业升级。
2020年,目前世界都陷入新型冠状病毒的危机当中。曾经依靠互联网平台售卖农副产品的农民因为疫情产品滞销,一年的期望和努力得不到回报。影响了GAP的增长。如果会展行业和互联网的协同发展区域完整,那么现在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展会就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举办,农产品可以通过线上会展的形式推销出去,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以内,节约了成本。消费者受地域限制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3. 平台直播
当前许多网络商家会通过直播的形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工作人员在直播的过程中通过了试用、展示来推销自己的产品,通过直播的形式,让全民参与扶贫,网络推广覆盖亿万人,不受时空与地域限制,互动性强。直播这种方式将消费者和商家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消费者通过这种方式直观、清晰、具体了解了自己需要消费的产品。这种也是一种另类的“互联网+会展”扶贫模式。像知名主播薇娅直播间所推销展示袁隆平先生提出的水稻,通過直播让消费者了解到这种水稻,给水稻种植人员创收。
六、结论
在电商扶贫已经形成趋势的背景下,电商扶贫的原有模式因为具有许多限制性,就需要对电商扶贫的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打造更好的电商平台,为贫困地区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并且丰富电商市场内部的模式,利于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对于新模式的探讨,是可以依托会展行业,采取“互联网+会展”的新模式,在电商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一种生产商和消费者更为集中的专业化平台,可以进行专业化规范管理,也有更进一步的平台效应。而且初步的电商扶贫只是解决了农户与消费者空间上的距离,会展模式所带来的展品展示和展品体验可以在原有模式上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地体验感。并且在此次疫情中,会展行业本身就进行了与互联网结合发展来拓展业务渠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此来看“互联网+会展”模式值得继续发展,电商扶贫工作可以尝试与“互联网+会展”进行结合,来拓展电商扶贫模式。
(指导老师:蒋昕)
参考文献:
[1] POOLEB.HowwillagriculturalE-Marketsevolve?[R].WashingtonDC:PaperPresentedattheUSDAOutlookForum,2001:22-23.
[2] 吴敏春.信息扶贫——贫困地区发展电子商务对策[J].社会福利,2002,(7):45-47.
[3] WEN.W.Aknowledge-basedintelligentelectroniccommercesystemforsellingagriculturalproducts[J].Computersand Electronicin Agriculture,2007,(57).
[4] 余豆豆.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作用和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5] 汪向东,张才明.互联网时代我国农村减贫扶贫新思路——“沙集模式”的启示[J].信息化建设,2011,(2):6-7.
[6] 周克全.电商扶贫要有新思路[N].甘肃日报,2015-07-03,(13).
[7] 王旭杰.宁夏电商扶贫政策发展路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7(S1):74-76.
[8] 赵美琛,苏雷.农村电商直播助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20,(5):13-14.
[9] 杜永康,王冠群.农村电商的扶贫机理及实施路径研究[J].电子商务,2020,(6):12-13.
[10] 成丽娜.我国电商扶贫发展的概况、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7.
[11] 赵霞.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2):269-270.
[12] 宋福英.西部县域电商的现状、特点及问题之探析[J].南方论刊,2020,(5):21-23.
[13] 吴桃.“互联网+农村电商”模式助力凉山彝区精准扶贫[N].中国民族报,2019.
[14] 陈雪根.“互联网+”创新精准扶贫上下行体系[N].中华工商时报.2019.
[15] 刘聃轲.“互联网+”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探究[J].营销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