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冬季户外体育锻炼之“变”术
2021-01-25虞洁
虞洁
近几年,幼儿园户外晨间锻炼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材料也越来越丰富,但部分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流于形式,没有落实锻炼计划。特别是冬季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幼儿户外锻炼的时间和质量很难得到应有的保证。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从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指导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幼儿冬季户外体育锻炼活动进行了分析。
为了有序开展户外锻炼活动,保障冬季户外锻炼活动的质量,笔者所在幼儿园采用音乐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背景音乐准确把握热身、自主运动、集体运动、小憩、放松等各个环节的时间。冬季时,我园增加了劲舞音乐,让幼儿随着热烈、动感的音乐进行跑步热身,提升了幼儿参与冬季体育锻炼的兴趣。
锻炼场地的选择会影响活动的效果。我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内空间,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地安排每周户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内容。如何让幼儿在冬季时坚持体育锻炼是我园探究的重点。我园合理设置户外体育锻炼区域,有适合高强度运动的区域,有适合较低运动强度的区域,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区域,也有锻炼幼儿身体综合素质的区域。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我园还根据幼儿活动与发展的需要对各区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塑胶足球场上,我园开展滑板、钻爬、踢球等运动项目;在弯弯曲曲的水池边,我园组织幼儿绕水池骑自行车,增加骑行过程中的趣味;在弯曲的小路上,我园组织幼儿玩推独轮车的游戏,以增加游戏中的障碍,提升幼儿的成就感;在沙地里,我园带领幼儿感受在“沙漠”里行走的艰难,以磨炼幼儿的意志,让幼儿懂得遇事不能轻易放弃的道理。
另外,我园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每周交替开展班本运动与混龄运动。在班本运动中,每块运动场地都有两名教师看守,他们会负责保护幼儿的安全,对幼儿进行运动指导,幼儿时而钻、时而跳、时而踩高跷,都玩得不亦乐乎。在混龄运动中,幼儿自发进行“大带小”的开放式组合锻炼活动,大班幼儿会根据示意图带领小、中班幼儿进行项目的选择和练习。教师则扮演指导者的角色,适时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拓展了幼儿的游戏空间,让幼儿不再局限在一个固定的小天地里,不再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他们可以放开手脚,做晨间锻炼的主人。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条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教具。”为了使幼儿冬季户外体育锻炼活动顺利开展,我园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运动材料的制度,保证运动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具体来说,我园采取了“材料验收分类制”“材料保管使用制”等,及时维修或更换破旧的材料。同时,我园归类摆放、合理使用自制器械,允许各个班级跨班使用,给教师提供了按需选择的便利,保障了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需求。
我园也考虑了幼儿的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根据幼儿在运动中的实际表现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以“冒险王”游戏为例,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四条不同难度的道路;一条是木梯与平衡板铺就的“平平路”:一条是利用轮胎与竹梯建设的“钻圈路”,一条是用绳索打造的“摇晃路”,一条是利用树干和绳带建成的“攀高路”。教师让幼儿戴上防护器具,在这四条路上开展运粮游戏,让幼儿不断地挑战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调整粮袋的大小、道路的远近、变更途中的障碍设置,这既有助于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給能力较弱的幼儿增加信心,又有助于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
冬天天气寒冷,有的幼儿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只是随便拿个运动器具站在运动场上。我园就如何改善这种现象进行了探究和研究,改变了原有运动项目的玩法,开发出了“脚玩”项目,让幼儿的小脚动起来。例如,对于抛纸球活动,我园改变了以往通过抛接、投掷进行游戏的方式,改为引导幼儿踢纸球、追纸球;对于跳绳活动,我园将跳短绳改为跳长绳,让幼儿在跳跃中“暖”起来;对于踢毽子活动,我园改变了原来的用纸板踢毽子的方式,改为让幼儿通过两两结踢踢毽子。除此以外,我园还增加了转呼啦圈的活动,让幼儿跳圈、钻圈,或者把呼啦圈挂在腰上甩一甩。这种运动方式十分新颖,解放了幼儿的双手,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便于就地取材。教师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丰富幼儿活动内容,提升幼儿身体素质。我园充分挖掘适合冬季开展的民间体育游戏,如丢手绢、跳皮筋、跳房子、丢沙包、抬花轿、踩高跷等,并进行玩法改进,不断创新游戏形式。以“斗鸡”游戏为例,“斗鸡”游戏比较受男孩欢迎,但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障幼儿在游戏时的安全,我园和幼儿一起设计规则,对输赢标准进行了修改,规定膝盖先碰到对方的幼儿为赢家,并要求赢家在获胜后立即停止游戏,否则就会被判定为违规。
户外体育锻炼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具有趣味性强、自由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锻炼时要因材施教,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机会。教师在组织户外体育锻炼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蒙台梭利认为,如果幼儿成长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中,他们会突破性地进入学习状态,变成自我激励者和自我学习者。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思卡娅说:“教育应站在孩子的身后。”在户外活动中,作为教师,应给予幼儿一定的自主游戏空间。对于运动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启发式的语言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或者采用“带玩”的方式,让能力强的幼儿带领他们动起来。在活动中,有的幼儿玩着玩着就有些厌倦了,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改变游戏形式。例如,在一次中班幼儿的投掷活动中,有的幼儿在投了几次之后就不愿意投了。教师就让幼儿记录自己每一次的成绩,激发其挑战自我的内在动力。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了幼儿的游戏兴趣。
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助力。在户外体育锻炼中,教师既要保障幼儿的安全,更要关注幼儿的运动情况并给予他们适时的引导。在提供材料时,教师应在材料上印上指示标记,使幼儿明确该材料的作用。例如,我园教师用纸箱制作了“坦克”,供幼儿钻爬,部分能力弱的幼儿在钻爬的时候会出现偏离方向的情况,后来,教师对“坦克”进行了加工,在“坦克”上画上了两条标记线以及两只“小手印”,暗示幼儿在爬行时要将两只手按在线上,以保证方向。
综上所述,我园拓展户外活动空间,投放自制体育器材,创新户外活动形式,使我园户外体育活动的质量大幅提升,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畅快地玩耍。教师要丰富户外晨间锻炼的形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支持,保证幼儿拥有充足的户外锻炼时间。教师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不断提升自我反思的能力,观察幼儿在不同游戏情境中的表现,给予他们游戏方法上的指导和游戏材料上的支持,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后塍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