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享”音乐
2021-01-22许宁萱
许宁萱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升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应用程序库乐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同时,通过分享音乐来创新课堂,体现了音乐课堂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 音乐课堂 库乐队
在信息化与教学相融合的过程中,数字化校园、交互式电子白板、智慧校园等的相继出现给我们的传统课堂带来了变革。随着教育装备的不断更新,教育资源也在不断丰富,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便捷。笔者学校开展的应用程序库乐队新型音乐课堂,突破了原有限制,利用库乐队来“创”“享”音乐,使音乐课堂走入一个新的天地。
音乐的本质之一就是娱乐,所以在西方各种语言中,把弹钢琴、拉小提琴等,都一概称之为‘玩’乐器或‘玩’音乐(英语:play;德语:spielen;法语:jouer)。这样的观点和态度绝不意味着对音乐和演奏的轻视,而相反是一种对其本质的揭示。自2016年至今,笔者已在校开展了五年库乐队课程。经过实践和反思,对音乐欣赏课中库乐队的应用也有了全新的理解。
一、弥补传统音乐课堂的欠缺
(一)音乐课堂需要与时俱进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改变教育的方式。从电子合成器、计算机、录音机等的出现,音乐教育已是这场伟大革新的受益者。科学技术的法杖和由此促成的变化频率一直没有慢下脚步,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们会削弱、减缓。但重要的是,广大音乐教育者要与这些发展齐头并进、携手前行。信息时代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捕捉新鲜事物的嗅觉更加灵敏,教师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来调整教学内容,让音乐课与时俱进。
(二)音乐课堂中创新匮乏
根据新课标要求,音乐课堂需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为了使得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保持新鲜感,音乐课堂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地推陈出新,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逐步培养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二、数字化库乐队应用下音乐课堂的改变
(一)分解与整合,合理串联课本知识
教师要突破原来以单元为单位的备课模式,立足于整个学期来思考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例如,苏教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的教学,笔者将其分为以下三类线条进行教学。
(1)欣赏类教学。国内音乐作品:《花儿与少年》《月光下的凤尾竹》《喜洋洋》。国外音乐作品:《雷鸣闪电波尔卡》《天鹅》《鳟鱼》。
(2)歌唱类教学。国内音乐作品:《我的祖家是歌乡》《跳柴歌》 《打麦号子》 《红星歌》。国外音乐作品:《小事情》《亲爱的回声》《飞吧,飞吧》。
(3)综合性教学。国内音乐作品:《水花花、泥巴巴》《翅火车向着韶山跑》。国外音乐作品:《雪橇》《朝景》《铃儿響叮当》。
将课程分类,在库乐队编曲欣赏类教学时,国内的音乐作品在教学时有很多的乐曲编配是相似的。教师给出伴奏的基本框架,学生在基本框架上自由发挥。教师要强调音乐实践,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积累与运用,打牢基础逐层提高
基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要在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上逐层递增。以笔者执教的二年级和四年级为例。
二年级的音乐课程在教材上已有一些简单的乐器伴奏,除了使用实体的乐器之外,可以利用库乐队里面的模拟打击乐器来给乐曲伴奏。在模拟打击乐器的使用上,要注意编配简单的节奏型。二年级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在每次的常规教学除外,还要加入电子鼓、智能鼓以及简单的和弦连接学习,便以学生理解。
如和弦连接练习图示。
又如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过新年》鼓、锣的配乐图示。
在四年级的教学中,有很多的民乐合奏的欣赏曲目。例如,《喜洋洋》这一课,课本已为打击乐器做了伴奏编配。在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之后,要编配录制伴奏,学生就能很快地编配出来。
例如,在四年级《飞吧,飞吧》一课教学中,在学唱完作品之后,再将库乐队录入主旋律。接下来请学生选择1~2种节奏型来为乐曲伴奏,或者自己编创节奏型为乐曲添加伴奏的声部。在库乐队的打击乐器中选择乐器进行录制。如下图。
在最后的教学环节,升级编创的难度,为作品配上和弦。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可以给予适当的编配提示。在和弦的音色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选择不同的乐器音色编配,并选2~3个同学上来展示一下其作品。
伴奏乐器的加入,提高了学生的乐感和编创能力。选择不同的乐器,能改变整体的速度和音色,使得作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感受不同风格的作品。
(三)创新与创作,灵感交流碰撞火花
音乐教学脱离创造性活动就失去了生命力。“编创与活动”的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把创编活动贯穿于各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库乐队的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实现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实践能提升学生的思维潜能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音乐创作包括两类学习内容:一是以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的即兴音乐编创活动;二是运用音乐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尝试与练习。这些是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的主要手段,也是学生音乐学科能力、音乐艺术修养得以提升的必要基础。只有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尽管学生们必须要自己去探索空间、声音、曲式的各种特性,但每一个学生还要为团队或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由个体汇聚起来的社团自然会成为合奏(合唱)团。若是没有社群、集体、团队的存在,音乐自然也不会存在并发展的。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库乐队课程前,给每个小组发学习卡。在小组人员设置上,每个组都会安排一个学习过键盘类乐器的学生。在编配和安排上,也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卡。教师要强调小组合作和音乐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角色,并录制该角色的主题旋律。
在《彼得与狼》的小组学习交流中,有一个小组狼的角色并没有选择课本上的3只法国号,而是选用悬疑低音。学生在进行音乐的编创活动中会有自己的感受,并在多次的尝试中觉得悬疑低音更符合狼狡猾、奸诈的形象。
最后小组间合作完成《彼得与狼》的故事情节的演奏,每个小组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生之间的分享与交流,能促进彼此学习,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分享与享受,小组合作交流拓展
在完成课外乐曲时,教师对学生所用乐器、整合乐器不做强制要求,由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编配。在完成作品后,进行小组之间的交流。由组长先讲一讲设计的初衷,用了哪些乐器进行编配。儿童与生俱来就有对周围事物的探究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的这种先天好奇、探究倾向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同时,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合作能力、协作能力。
例如:《送别》这一课,课程结束后有学生提出为《送别》做伴奏,提出者是一个学过钢琴的学生。学生利用iRig keys Pro便携式专业键盘来录入旋律,通过小组合作加入鼓的聲部、吉他声部、弦乐声部,并利用二声部旋律制作了和声旋律,给大家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教学管理上,教师要建立课堂音乐资源库,如建立类似百度云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自由地分享音乐作品。当然,也有利于教师的管理收集优秀的音乐作品。
三、在库乐队下“创”“享”音乐实践与思考
音乐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音乐的美好,并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以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为大前提,最终达到创造音乐、享受音乐的目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才会有不断的学习动力。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已有经验,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及时地反馈学生所学知识,分享和交流在教学中创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师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如何把信息技术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我音乐素养,还要学习最新的信息技术。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持音乐其作为个性化的人类情感的表达方式,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是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角色。笔者在实践中利用库乐队工具,尊重学生的个人音乐爱好,兼顾不同学生学习特点,鼓励学生创新合作,构建新型音乐课堂,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习得更加完整的综合音乐知识和技能,是一次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