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要素”: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2021-01-21杜慧慧

关键词:三要素小学数学

杜慧慧

摘要:美国学者凯恩夫妇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放松的警觉、积极加工和编排的浸润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抓住这“三要素”,创设低威胁和高挑战结合的情境,让学生充分激活认知;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主动建立联系;以合适的主题组织学习内容,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设计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由此,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关键词:有意义的学习;三要素;小学数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应该是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先行组织者),通过感知和认知(包括同化和顺应),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立联系,内化理解)。在脑科学的基础上,美国学者凯恩夫妇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的三个相互作用的要素:放松的警觉、积极加工和编排的浸润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尝试抓住这“三要素”,帮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一、放松的警觉:充分激活认知

感知心理学认为,大脑就像一台照相机,在受到威胁时,会自动关闭“镜头”,出现“感知域变窄”的现象。L.Hart把这种现象称作“换低档”。它会影响大脑的高级认知功能,阻碍新知识的学习(新问题的解决)。大脑只有处于一定程度的放松狀态,才能充分激活认知功能,发挥最大的创造性。这种状态就是“放松的警觉”,是低威胁和高挑战的结合。低威胁,要求教师创建自然、安全、活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自信、放松、快乐的心境学习;高挑战,要求教师在合适的时机,给学生提供能够引发好奇心的问题,使学生感到积极的压力,唤醒内在的动力。学生需要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下接受更高层次的挑战。

例如,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利用2和5的倍数特征的知识和经验思考3的倍数特征,学生会发现根本行不通,从而形成3的倍数特征“好难”的第一印象。这种“高威胁”会让学生感到无助和焦虑,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创设“你拨我猜”的游戏情境,学生就会在游戏中产生好奇:为什么老师听我们拨珠的声音,就知道我们拨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进而产生探寻3的倍数特征的内在动力。同时,“拨珠的声音”为探索3的倍数特征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让学生跳出“只看个位”的经验,更快地理解“位值”和整除的思想。

再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一位教师这样导入:

师(课件出示一块月饼)一块月饼两个人分着吃,怎样分才公平?

生平均分。

师(课件演示将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块)他们一人得了多少?

生一半。

师(课件出示这块月饼的一半)你会用一个数表示这一半的月饼吗?

(学生沉默良久。教师板书“分数”,介绍二分之一的概念,接着让学生用纸片折一折、画一画,认识二分之一。)

这里,教师急于引入情境,又急于在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不经意间让学生进入了“高威胁,高挑战”的环境中。急于求成的问题,让学生受到过分的刺激,感到无从下手、无所适从,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信心和兴趣。这导致整堂课上,学生学得比较沉闷,后半堂课有些注意力差的学生开始开小差。

另一位教师这样导入:结合图画讲述绘本故事《和邻居亲密相处》,在故事的推进中,通过一对邻居的日常生活,利用问题串,一步步让学生体会怎样平均分物体。具体问题如下:

1.这么亲密相处的猴子和熊在果园里摘到了四个苹果,你觉得它们俩会怎么分?每人分到几个苹果?

2.猴子和熊在果园里摘到了两个梨,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几个梨?

3.继续听故事……一个蛋糕该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表示这个结果。

4.猜一猜:数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什么样的数来表示1÷2的商?

这里,教师巧妙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绘本故事,消除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隔阂,让学生感到亲切,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潜能;在低威胁的学习环境中,适时提出“创造新数”的高挑战问题,让学生维持着“放松的警觉”,产生了探索分数新知识的丰富可能和强烈动机。

值得一提的是,要创造低威胁的学习环境,除了设计适当的学习情境,教师身上发出的交流信号,如姿态、表情、眼神等,也很重要。教师得用自己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情绪。

忽略学生的学习情感,用服从的镣铐将学生固定在教室里,将死气沉沉的知识填塞进学生的大脑中,这样的教学无法促进有意义的学习。

二、积极加工:主动建立联系

某些新知识看似“陌生”,其实可以与旧知识建立联系,相互转化——这是实现有意义的学习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在“不熟悉”中寻找“熟悉”,挖掘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加工,建立联系,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利用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一般都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然后观察算式的特征,归纳出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教法只能引起学生对规律外在形态的认识,不能引起学生对规律内在本质的认识。而如果充分挖掘已有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积极加工,建立联系,学生便能更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在本质。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5×4是如何口算的?引导学生回答: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4=40,表示10个4;再算5×4=20,表示5个4;最后加起来,就是15个4,等于60。接着引导学生把口算想法用等式表示出来:(10+5)×4=10×4+5×4。

其次,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因为有两个长和两个宽,可以通过“长×2+宽×2”计算;又因为有两个长加宽的和,也可以通过“(长+宽)×2”计算。接着引导学生把计算方法用等式表示出来:(长+宽)×2=长×2+宽×2。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式子特征,通过深度思考,形成“(a+b)个c可以分成a个c加b个c”的观念,从而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

三、编排的浸润状态:形成知识结构,获得学习体验

“编排”是指分析各种学习内容的特点,把它们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凝聚在一起。围绕合适的主题组织学习内容,便是一种把“强迫性知识和经验”从书本上移到现实生活中,带进学生内心的编排方法;而且,可以使碎片化的知识点有效地整合起来,形成知识结构。主题教学通常要求学生关注学科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思想方法,关注意义建构而非机械记忆;基于各种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主动学习并完成最终任务。

例如,教学平面图形的有关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总览平面图形,利用“共同的视觉语言”识别和对比每种图形的特征,制作思维导图,从而将零乱的图形知识组织得合理有序。图1便是一幅完成得比较好的思维导图。

“浸润”是指分析学生怎样接触学习内容,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唤醒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位置记忆系统”。以模仿、变式、看视频、做动作等多元丰富的学习方式接触学习内容,能让学生和学习内容产生充分的交流,从而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更深的印象。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时,让学生举起食指,表示“长”,举起大拇指,表示“宽”,左右手四根手指“头头”相接,表示两个“长加宽”,使得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自然地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让学生把左右手四根手指分开,表示把长方形的周长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一个“长加宽”,使得“已知周长,求长和宽”的难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雷纳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M].吕梅海,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 张齐华.历程·证据·评价·反思——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的区域探索[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7).

[3] 贾林祥.认知心理学的联结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三要素小学数学
浅谈探究学习在高校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三要素”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浅谈戏剧影视表演中行动的三要素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激活“三要素”,让课堂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