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浸润初中历史课堂

2021-01-21陈煜

求知导刊 2021年48期
关键词:引导性家国情怀初中历史

摘 要: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也是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从未间断之要义。以修身为基础,以齐家为阶梯,以治国为根本,以平天下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家国情怀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是关键的民族情感,也是千万英勇先辈前赴后继投入国家建设的理念所在。初中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一些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家国情怀像是一把标尺,能够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并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将个人抱负与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获得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基于此,文章针对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浸润家国情怀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家国情怀;课堂教学;引导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8-0049-03

作者简介:陈煜(1982.12—),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实验初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受限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积累情况,很多学生难以明确判断一些事情的错与对,在接触一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或者人群后,容易迷失自己,出现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家国情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适应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我国发展情况相符,符合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具有社会引导性。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关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家国情怀有利于学生正确地分辨国际上的一些言论,并形成勇于担当、直面困难的品质,将家之小我与国之大我对应起来,强化历史使命感。这样不仅使初中生更有学习的动力,还可使其树立远大的志向并为之奋斗终生。

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浸润家国情怀的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合理选择教学资源。此类教学资源应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同时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拓展性,如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历史事件或一些历史人物纪念馆。这样,教师才能借助此类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其次,教师需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一方面与教学资源的应用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家国情怀教育的行为相关[1]。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开展与家国情怀相关的教学活动,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指引学生分享自己对此类活动或情境的体会,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整体引导性。最后,教师需要注意分析班级学生的个性化问题。这些个性化问题可能是价值观问题,也可能是学习行为问题。教师应积极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并逐步引导学生,增强个性化教学效果。

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浸润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一)可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个人抱负

家国情怀是以家为起点的,也是以家作为最基本单位的。人作为家庭中的独立成员,需要担当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责任[2]。初中生虽然还未成年,但对家庭生活,甚至社会生活已经比较了解。与以往不同的是,在信息时代,初中生能够熟练地使用手机、计算机等电子设备。这是当前学生的生活常态。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虽说网络非法外之地,但一些不健康言论依然存在。初中生若不能正确判断这些言论,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家国情怀教育可为学生提供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革命先辈的英勇行为,也可以是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这些内容可以教育学生以国家建设和发展为重任,以家之和谐、家风传承为己任。这些思想可以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中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其成长提供助力。实际上,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在家国情怀的影响下,初中生的成长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不仅表现为发展适应性,还表现为社会生活适应性和情感适应性。

(二)可强化初中生的抗压抗挫能力

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其接受的教育与成长环境便具有独生子女家庭的特点。部分家长溺爱孩子,导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会出现认知层面的问题,表现出不自信、不认真、不可持续等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利影响[3]。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讲解关于家国情怀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展示各类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教师向学生渗透家国思想,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学生在面对一些困难和挫折时,能更正确地处理个人情绪,以小家看大家,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获得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更关键的是,家国情怀中的一些内容蕴含着抗挫抗压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此类历史内容时可以有效掌握这些方法。在历史责任的推动下,学生会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再次投入学习和生活,直面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坎坷。

(三)可强化学生的责任和担当,优化家风家教

家风和家教是家国情怀的基础,也是学生从小家走向大家的起点。从家庭生活的角度分析,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良好、正确的家风和家教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正确解决家庭生活中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讲解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庭观念,使学生对家庭生活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家庭责任意识,选择合适的方式参与家庭生活,而家庭生活又会反作用于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4]。从家风传承的角度分析,家风是学生实现理想抱负的动力源泉。通過历史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感受家风中蕴含的家国情怀,进而让学生以此为基础发愤图强,将家庭建设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价值与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价值联系起来,将爱家中之人转变为爱国家之民众,将小爱转变为大爱,获得更为宽广、光明的前途。这也能帮助学生强化责任和担当。

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浸润家国情怀的方法

(一)深度结合课本内容,突出家国情怀的真实感

很多初中生虽然能够说出家国情怀的大概意思,但从根本上,他们认为家国情怀与自身关系较小,并未能联系到具体的事物或者事件。换言之,很多学生对家国情怀并不重视,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5]。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避免讲解空泛的家国情怀理论,可讲解一些伟人的故事或者播放相关影视资料,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不过,这些方法虽可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但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距离,学生的体会并不深刻。为此,在历史教学时,教师应在备课阶段深入分析教材,以教材中的人物或事件为基础,拓展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提高家国情怀的真实感,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获得更真实的学习体验[6]。例如,在讲解“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讲解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历史内容,包括战争背景、战争起因及战争经过和结果等,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影像资料,将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在那个年代百姓生活的变化。此外,教师还可讲述自己听说过的一些故事,也可让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探讨。这些能够突显家国情怀的真实感,引导学生了解家国情怀与家庭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更具体的学习体验。

(二)突出教学情境化,将家国情怀朴素化

家国情怀是一种时代精神,也是新时期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强调的精神内容,但对初中生而言,家国情怀过于宽泛化[7]。爱国敬业、修身齐家等思想并不少见,广播、电视及手机等对这些精神的宣传也比较多,但家国情怀并非一句空口号,也不是死记硬背就可理解的内容。要想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教师一定要将家国情怀的内容朴素化,并对家国情怀的内容进行分解,利用具体的教学情境,将家国情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思考先辈身上体现出的家国精神,体会家国情怀对个人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8]。例如,在讲解“五四运动”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详细讲解“五四运动”的起因,以国家的视角分析青年群体参与爱国运动的初衷,以家庭的视角分析青年群体参与爱国运动的影响。教师可提问:“如果你出生在那个年代,面对这种情况,你会如何抉择?”这样的问题可以突出教学的情境性。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应为学生介绍“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将一些事件与具体的行为或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家国情怀朴素化的同时,突出家国情怀的重要意义。

(三)合理使用教学工具,拓展家国情怀教学内容

在家国情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弱化理论,强调体验。对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更是如此。学生的生活经历难以支持学生领会一些深刻的理论内容,教师应借助一些影视作品或纪录片,突出小事件的重要意义,拓展家国情怀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也可为学生选择性地展示一些教师的课件,为学生展现更多元的思考角度,使学生从多方面认识家国情怀,将家国情怀落实到具体的生活和学习中。例如,在讲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香港、澳门回归相关的视频。借助此类内容,教师能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使命感,引导学生从家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家庭发展和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在历史使命感的引导下,学生能正确看待新时期国家发展中的一些变化,正确判断社会上的一些言论。通过讲解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态度,使其正确看待国家发展中的一些波折,为其精神成长提供沃土。

(四)拓展实践教学内容,体现家国情怀教学行为

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是强化家国情怀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真正走到具体的人物事件中,感受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这是家国情怀在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表现形式。首先,教师可以对当地的文化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如一些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及与英雄人物相关的纪念馆、纪念碑等。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为学生讲解与这些历史人物相关的英勇故事。在此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家国情怀的体会,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相对矛盾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一些假设问题,如“如果没有这种牺牲,我们现在的生活会怎么样”等,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思考。教师可以以点带面,将分析过程与我国时代精神的表现形式及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目标联系起来,引导学生从个体出发,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相联系,这是培养初中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关键所在,也具备较强的教学拓展性。教师应突出家国情怀教育与文化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联系,还包括教学形式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此种联系,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资源应用的有效性。

结   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家国情怀与历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家国情怀相关的内容,并将此类内容细节化,突出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家国情怀教育不能空泛,也不能以喊口号的形式开展,而应以一种润物无声的方式浸润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和家庭生活中,慢慢感悟家庭与国家之间的联系,从而给学生埋下重视历史使命、投身祖国建设和发展的种子。这就要求教师积累教学经验,从教学行为、教学资源应用形式和教学引导性的层面,丰富学生对家国情怀教学内容的认知,强化教学引导性,思考强化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将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教育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强化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广丽.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实践[J].名师在线,2021(08):89-90.

[2]董秋梅.简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73-74.

[3]耿华娟.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5):135-136.

[4]宋学录.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培养及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4):13-14.

[5]陈丽梅.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43-44.

[6]王詩卉.落实核心素养 培育家国情怀: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69.

[7]刘宝定.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64.

[8]朱亚岚.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08):120-121.

猜你喜欢

引导性家国情怀初中历史
剧院建筑外观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共性和引导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机械制图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