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1-01-21刘芬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实践探究

刘芬

摘要:跨学科融合是打破学科界限,用整合的思路找到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会用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来探究问题。以“亭子探索之旅”校本课程为例,开展一门集语文、美术、科学、数学为一体的小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究,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学会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去思考研究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创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跨学科融合;实践探究;综合素养

一、实践背景

加强课程的融合性是当代社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如何引导小学生打破一门门学科之间的壁垒,将多学科融会贯通呢?笔者结合本校实际,借学校标志性建筑——“方遒亭”为引子,开展了“亭子探索之旅”的校本课程研究,旨在开阔学生对亭子的探索视野,让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掌握探究事物的方法,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学会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思考研究生活中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创新创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探究过程

(一)整体架构课程目标

跨学科融合不是单纯的单科知识的组合叠加,而是要做到语文、数学、科学、美术四个科目的有机融合,发现这四個学科之间的关系;要从“亭子”出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和学习过程来思考和设计课程目标。

例如,“亭子探索之旅”的第一站是去领略亭子的魅力,感受亭子的情深意长。课程组的老师们通过前期探讨和收集资料,确定该阶段的课程目标为:根据亭子功能的演变,了解亭子不仅是建筑,还承载了历史文化与情感;通过诗词的学习,知道“长亭送别”的含义,学会“里”的换算办法;借助学校的方遒亭,认识亭子的基本形状。在这一阶段,是以语文为主、数学为辅的小学学科有机融合。

(二)设计合理的系列活动

根据以上的课程目标,设计合理的系列活动内容。在设计活动时,也要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努力让学生体验到学科之间、知识之间、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模式,使其学会运用不同的学科知识去思考、研究、解决问题。

(三)开发学生学习手册

校本课程“亭子探索之旅”确定了课程目标、设计好相关活动后,就可以尝试开发学生学习手册,这对后续小学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究和推广课程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课程组的老师们在查阅资料、收集资料和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过程中,根据课程目标和相关活动,把资料进行汇编和整理,开发出学生学习手册。有了这个学习手册,学生可以在课前先自学相关内容,并根据课堂上老师和学习手册的指引,跟同学们一起走进亭子的探索之旅,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课后,还可以根据拓展知识,学到更多的相关内容。更重要的是,有了学习手册,学生对这门课程会有归属感和学习兴趣,对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也能落实得更到位。

(四)设计多元的评价表

无论是单科目的学习,还是跨学科融合的学习,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设计多元的评价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力,也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成果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并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校本课程“亭子探索之旅”实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学生自己、同学、教师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其次,提倡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除了传统的等级、评语评价,还可以通过成果分享、作品展览等方式进行评价。对于跨学科融合,讲究的是评价手段的灵活化,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通过不同层面的评价方式来激励学生,发挥学生自身优势,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实践探究的意义和作用

(一)跨学科融合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1.解决问题时思维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方式,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将多学科融会贯通以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是跨学科融合课程“亭子探索之旅”的最终目的。换言之,就是大胆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探寻问题的解决方式,并非局限于用单一学科知识来应对某一问题。例如,家庭用餐需要多少食物,并不单纯地从数学学科知识的角度去研究思考,还可以融合科学、心理、语文等学科思维去综合判断,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借助跨学科融合课程,拓展学科教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只是针对教材知识,知识的延伸更为重要。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大胆质疑求异,在动手实践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3.观察生活、逆向思维的培养

借助对亭子的多学科融合学习,学生了解了探究事物的方法,并能将方法迁移运用到生活中更多问题的探索和解决上。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他们会留意身边的常见事物,看其是否有可探究的价值。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善于围绕一个问题深挖,并逆向反思,之后迁移运用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中。

(二)跨学科融合对提升老师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跨学科融合课程“亭子探索之旅”的研究,教师的知识储备更丰富了,教学视野拓宽了,教学理念也更超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得到了革新;教师教研的形式更丰富多彩,提升了教研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增强了课堂的综合性和趣味性。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更加考验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这样倒逼着教师不断地学习、反思、改进、提升。

同时,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教师提高了自身运用各学科知识组织教学的能力,改变了陈旧的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学素养。例如,课程组的教师在校内教研展示课上就起到了引领示范的作用,其他教师都表示会在自己的学科基础上尝试跨学科融合教学,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各学科知识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跨学科融合让知识更系统,让课堂更高效

现在都是分科教学,而且分科过多,学生在不同科目中学习到的知识都是片面的、零碎的。在单一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感到单调枯燥,很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但融合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某一相关知识,改变了原有传统单一课程的线性模式,学生从多维度认知、多角度探究与感悟,立体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获得了全面发展。

在“亭子探索之旅”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借助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学科知识,更深入地挖掘与亭子相关的人文底蕴和建筑工艺,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数学逻辑思维、科学探究精神、艺术审美素养等,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系统。课堂中,学生学会以多学科知识为载体,融会贯通、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合作学习意识,有效提高学习的专注度与学习效率,保证课堂学习的高效性。

四、反思与展望

在小学跨学科融合之“亭子探索之旅”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以生为本,通过整体架构课程目标、设计合理的活动、开发学生手册和设计多元的评价表,来完成跨学科课程的融合。从实践过程来看,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比如,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不能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参观感受更多亭子,那么如何给学生带来与亭子相关的更多学习体验?再如,能否尝试多位教师参与一节课的教学,去关注更多的学生?这种情况下如何分配教学资源?等等。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也是本课程未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菁.研学旅行与跨学科课程融合实践探究:以第九季“行走南京”校本课程为例[J].初中生世界,2021(28).

[2]彭云,张倩苇.课程整合中跨学科教学的探讨[J].信息技术教育,2004(04).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实践探究
初中化学合作学习实践探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童诗”也精彩
依托小精灵生物园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研究
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