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1-01-21王芸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生

王芸

【摘要】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以学生为主体,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唤醒学生接受知识的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是让学生被动接受,接受的效果与接受的多少不能保证.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听、看、练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接受知识,并破解知识发展过程中的所以然,为学生打开正确学习数学的开关,保证他们以后学习的高效性.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教学;主体性;探究

无论是教学还是学习,学生都是主体,都是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的受益者.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学好数学,首先就要想办法激活学生的接受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打开各个感知器官,如听觉、视觉、心理认识等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从学生入手,为学生设计内容,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把相应的知识传授给他们,为学生学习小学数学乃至学习初中、高中等更高的数学知识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所以,笔者认为只有把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感官和认知系统都调动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才能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价值观、情感态度等的培养目标.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依托恰当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现状与问题

(一)多媒体的运用过于机械化

多媒体在小学课堂上的运用,可以说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在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使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得到更清晰、更简化的呈现,一些重点得到更好的总结和展示.但美中不足的是,虽然多媒体成了教师的好帮手,可是教师并没有把它的作用发挥出来.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课件呈现课堂内容之外,没有发掘多媒体更多的作用,比如利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制作微课,方便不同学生的再学习等等.教师把多媒体的作用只局限于课件的呈现上,不但影响了多媒体应用的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多元性,使学生的思维局限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觉得多媒体只是把纸质的教案转成了电子版,其余没有什么新意.这不但弱化了多媒体的应用性和价值,也使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二)在教学中不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不但在生活中适用,在教学和学习中同样适用.但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好多教师只把注意力放在重点、难点或者一些比较突出的知识点上,对细节不是很关注.而事实表明,学生对于一些知识点的不理解,往往是在细节上.学生在听课时,因为思想涣散了一下或者匆忙记笔记,错过了教师讲到的一个细节,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再或者,学生在做练习的时候,因为粗心,把加号看到减号,或者把“选出错误的答案”看成“选出正确的答案”、把“多多少”看成“少多少”等,这些题本来是不应该错的,可就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细节,使学生养成了粗心大意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总犯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低级错误.这对于学生的考试来说,或许是高几分、低几分的事情,可是天长日久,这种粗心大意的毛病可能会影响他们以后对大学、对工作的选择.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才刚刚开始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小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细心的学习习惯,与给他们传授知识同样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从细节入手,把学生的“粗枝大叶剪掉”,使他们能在学习中抓住关键信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三)缺乏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在教学中,还在正确的引导中.比如,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先在交流中给学生信心,让学生相信他只是漏掉了一个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再进行巧妙地点拨,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找到方向,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引导,既能给学生信心,又能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引导主要就两种,要么批评,要么直接给答案.比如,在学生遇到难题时,一问教师,得到的回答是:“咋这么笨?别人都会,就你不会?”或者三下五除二直接给学生解题步骤或者答案.这不仅在无形中把学生划分了等级,使学生之间拉开了距离,还会使学生产生偷懒的心理,使他们遇到问题不愿意思考.因为教师的批评,学生再遇到问题时不敢请教,从而使问题越来越多,甚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通过艺术地引导可以使学生不只收获一个知识点,还掌握了一种思考的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利的.

二、从学生入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性是学生身上一種有利于学习的良好品质,它能把个体意愿与长远目标的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积极性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来源.小学数学中有很多基础性、概念性的知识需要学生理解,也需要学生记忆,如果教师只采用传统的讲解方式,不但缺少一定的趣味性,而且重点也不突出,学生记忆起来有一定难度,往往表现出拖踏和不积极.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数学教学与多媒体相互融合,利用多媒体集色彩、声音、动画于一体的优势,把抽象的数学分解成一道道直观的题,一个个清晰的知识点,让学生从枯燥的数学知识中感受到新鲜感,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或者欲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在“认识钟表”的学习中,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个转动的钟表会一下子把抽象的讲解变得具象化,学生可以轻松地认识从一个时间点到下一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长度,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时间的概念.教师通过多媒体将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到校上课等生活中的时刻用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更清晰,不但增强了学生对时间的记忆和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

(二)艺术地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

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内在求知需求,让学生从内向外发力,进行主动学习的一种力量.事实证明,人们一旦喜欢某一事物,对它感兴趣,就会沉醉其中,乐此不疲,小学生尤其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盲目地灌输,很难把学生引入数学世界,打开他们的心门,让他们主动接受并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教学生,还要艺术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走进数学世界,发现数学的神奇魅力.教师一定不要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让学生早早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这样只会影响数学教学的水平,也影响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由于小学生的专注力较弱,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趣、乏味,从而产生疲劳感,潜意识地产生抵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新奇的例子、生动的动画故事、真实的生活情境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多关注学生——树立学生自信

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相信自己能力的内在驱动力,也是一种方向.有了自信心,学生不但懂得主动学习,在遇到困难时也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不会轻言放弃.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一定要注意培养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交流、沟通,从而发现学生身上优于他人的地方,并因势利导,鼓励、肯定学生,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良性发展.比如,在课下教师碰到学生可以有意识地与其交流沟通,借助学生其他方面的优秀,来唤醒他对数学学习的自心,产生学习数学的强烈意识如“今天课堂上的内容没听懂吗?老师发现你回答问题不积极,没听懂没关系的,及时来找教师.”在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教师转换话题,把学生即将流失的自信牢牢地抓住,如“听语文教师说,你的硬笔书法写得非常棒,难怪数学作业写得那么整齐.看着你的作业,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享受.”这些不局限在学习方面的肯定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掘其潜在的力量,帮助学生转变消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其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有更多的投入,获得更理想的成绩.

其次,学生要有成功的体验.小学生由于年龄关系,他们总想比其他学生强,从而得到教师的肯定评价,得到他人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对学好数学充满信心.教师应在教学中设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和问题,用分组学习、分层练习等方式,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比如,在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练习时间,给学生设计一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时比赛,看谁算得又准又快,谁真正掌握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技巧与方法等.这样不但能强化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还能活跃气氛,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调动学生良性竞争的积极性,促进高效课堂的实现.

第三,给学生相应的目标,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给自己制订了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很少有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他们制订不同的目标,让他们一点点进步,赶超昨天的自己.事实证明,为了激励学生不断前进,教师可以为学生制订一定的小目标,让学生有方向感,有目标地学习,比为了学习而学习效率更高,学习质量更好.首先,教师有层次地为学生制订计划,比如课堂学习目标、周目标、月目标等.如对于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来说,教师给他制订的目标就是抓住课堂基础知识,再要求他在周考、月考中每次进步几分、十几分,如果达到就算实现目标;其次,制订班级目标.班级目标是有集体性的,要想实现集体进步,获得集体荣誉,班级里的每一个人都得努力.教师在制订班级学习目标的时候,要强化个人努力对于集体的重要性,唤醒学生的责任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他们为了班级成绩的提升而努力.同时,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受到感染,从而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进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重视点滴——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比教给他们知识还要重要.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在课堂上、作业中、练习中、考试中培养学生的习惯,这是非常重要,也非常关键的.

1.培养学生听课的习惯.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场所,但是课堂上的内容不只在教师强调的重点中,而在教师的每一句话中.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倾听的能力.首先,学生要会捕捉教师语言中的关键信息,抓住知识点;其次,不要以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说的“闲话”真是闲话,那些“闲话”大都是教师的拓展教学,它既可能是帮助学生理 解课堂内容的辅助资源,也可能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第三,由于教学习惯的原因,有些教师还会在教学中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提出下一节新课的内容.不管是回顾,还是为衔接打基础,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不能错过.笔者根据调查,再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15~20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内,学生只要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比課下花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时间要强百倍.所以,学会听讲对于提高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都非常重要.

2.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小学数学是基础,有很多需要学生理解、识记的概念、公式、换算单位等,所以在学习数学时,学生要做到多记、勤记才能夯实基础,为学好数学打基础.首先,课堂上教师讲到的关键知识点,学生可以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快速记下,如画图、做标记,或者如果时间允许直接完完整整地记在笔记本上;其次,学生课下不但要对课堂笔记进行整理,梳理自己的知识脉络,而且要进一步巩固知识,强化理解与记忆;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关键的、不易识记或理解的知识点,也要记在本子上,归纳在一处,便于复习,夯实基础知识;第四,归纳整理错题笔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规避错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数学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是不可缺少的知识.但是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使数学从表面上看起来除了一些干巴巴的数字、公式外,就只剩下难了.所以小学生在接触数学时,从心里就有一点点畏惧,如果教师不通过一些巧妙的方法,如艺术的引导、运用多媒体、多关注学生、注重点滴知识点的积累等,就很难激活学生接受数学知识的细胞,无法保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雪玲.基于“生活教育”思想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01):234.

[2]丛蓉.浅谈生活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64-65.

[3]李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260-261.

[4]郑超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J].华夏教师,2016(11):73-74.

猜你喜欢

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