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21朱金花
朱金花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已经不再单一地教授学生数学理论知识,更加重视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对教学观念、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探讨,针对解决小学生学习数学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教学改革;因材施教
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能够切实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切入,具体论述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施方案.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所能够具备的思想品格以及思维能力,对于数学学科素养来讲,就是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为社会提供具有一定逻辑性的人才.数学是我国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教师不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只关注解题技巧或者数学成绩,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开发数学方法上.教师要将数学教学放在长远来看,
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看待世界,利用数学思维方式对周围事物进行研究与表达.
而不应局限于应试教育.小学作为学生的知识启蒙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并不高,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建设,对数学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进行数学分析,提升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数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性.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原则
小学数学的教学要基于教材,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以及核心素养也是一样,要从教材的基础知识开始进行思维方式以及解题方法的灌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的设计安排时,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小学人教版教材“加法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加强解题思路的运用以及思想建设.例如,“学校买了三种历史书,所购买历史书的总数量为80本,已知A历史书有45本,B历史书比A历史书多12本,问:C历史书购买了多少本?”对于这类题,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学生思考过后再进行习题讲解,引导学生明确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要利用已学知识将未知条件转化为已知条件,进而解决问题.对于这道例题要先进行加法运算求出B历史书的数量:45+12=57(本),再利用“和-加数”的公式求出历史书C的数量:80-57=23(本).这种题目的设计以及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公式,还能够培养数学思维以及分析推理能力,对学生未来的思维建设以及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此外,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还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论依据进行实践推理,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重点是要改变解题的惯性思维,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算与分析,尝试拓展同一题目的不同解法,例如上文的加法题目,学生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进行这道题的回顾,引导学生利用新学习的设置未知数的知识,进行方程解题.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加入新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发展现状
(一)过于强调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开展前,教师会设置好教学任务,依据固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授课,在学期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会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生思维的塑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因为时间问题,只教授基础知识点,让学生课下对“三角形面积”的有关内容多加练习,数学探究活动基本很少进行,教学变得为了完成任务而教,缺少对学生核心素养和数感的培养.
(二)过于强调机械记忆,缺少创新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数学的思维逻辑非常严谨,小学数学课程的知识点不能靠死记硬背去理解,数学问题多变,思维也需要更加灵活.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较少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过分强调对大量的公式、定义、性质、定理等理論知识的记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感悟数学思想,机械化的记忆会加重学生与数学的隔阂感.比如,乘法口诀是小学阶段教师都会要求学生背的,教师只强调背下乘法口诀对计算和做题有很大的便利,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但是不会关注学生背乘法口诀时的艰难,不会带领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只是片面的教授和记忆,让学生对数学世界的理解非常片面化,无法站在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更不要说从问题中找到对应的数学关系,并加以运用.
(三)缺少互动探究的数学活动的运用,核心素养无法渗透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较少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合作探究活动,一是教师为了赶教学任务,以提高考试成绩为目的,探究活动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散注意力,无法集中掌握好课本的重点内容;二是学生缺少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不仅占用课堂时间,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活动效果.因此,教师对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并不支持,这也是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数学核心素养无法渗透课堂教学.
(四)缺少趣味性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生积极性匮乏
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的学习特点由直观思维变成抽象思维,数学知识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桎梏下,教学过程过于重视理论而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会因为思绪的不稳定而导致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学习质量下降,学习效率难以提高,成绩自然也跟着下滑.教师没有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少自由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学生过度依赖教师.这种教育形式缺少对课本内容和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导致教学活动无法提高课堂质量,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学习能力大幅度下降.
四、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培养数学思维,将数学和生活相结合
良好的数学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字产生敏锐度,学生会在无形之中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反映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水平.教师先带领学生整体把握课本内容,根据目录介绍知识点,使学生清楚知道每个学期的核心数学要点,让学生养成自我规划学习时间的习惯,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解题过程和思路,是解题的切入点,是对重点公式、概念和性质定理的理解记忆.以小學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乘除法”为例,学生会在计算完毕之后忘记约分,因此,教师要加大对约分的重视,在进行题目讲解时,不断重复约分这一步骤,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搜集国外关于分数乘法的解题方式,拓展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这对数学思维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数学知识不能从定义单一地进行理解,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很多课本上的例题、考试中的应用题都源于生活,比如行程问题、速度问题、时间问题等.教师需要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自身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联系起来,调动课堂整体氛围.教师利用生活因素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奇妙之处,使学生发现数学并不枯燥和乏味,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思想可以解决生活问题.知识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用到的数学思想,看利用所学知识是否能够解决生活难题.这样有趣的家庭作业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引起学生思考,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二)创新教学观念,加强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
数学是灵活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基于客观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和论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数学问题,利用现有资源和经验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时,除了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素质品质引导.教师应秉承教育的职责要求,以学生为本.比如,在教授人教版教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算法”这项内容时,教师要有效突出课堂重点,带领学生把握难点部分,根据学生现有的思维认知,总结规律,利用自主讨论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适当总结和讲解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梳理整体知识脉络,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这样自主学习探究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改变过去“教师教什么,学生跟着学什么”的教学情况,教师不再是单纯站在讲台上授课,学生也不是囫囵吞枣似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发现和探索数学思想,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总结,理解简便算法的计算法则和规律,通过练习、体验和知识感悟,明确数学知识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以47+15-17为例,通过简便算法来计算,可以先计算47-17,然后计算30+15,通过移项,47和17正好能将末尾数相减为零,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得出结果,再计算其他项就简单很多.但对于有些转换思维比较缓慢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不管学生是使用简便算法还是传统算法,教师都应该给学生一定的鼓励,建立其学习数学的自信.教师再通过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哪种计算方法能更方便、快速地得到结果.
(三)加强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展现核心素养
有趣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提高核心素养水平,营造数学思想交汇的学习氛围,比起单一的学习模式更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借助学校现有教学资源,融合现代化技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互动,使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和感悟知识,可以使学生共同探索数学思想的运用,可以在双向合作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层次的差异合理设置,保障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依据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思多想,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小组应以4~6人为一组,最多不超过10人,根据提前准备好的教学材料和工具,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加入小组探讨.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从正面、反面、侧面等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会发现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且从中总结学习规律,学会根据不同形状来判断观察的位置.在观察物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空间概念.
小组合作讨论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经过实验得出结果,更能加快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实践出真知,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多倾听学生的想法,依据学生的兴趣合理构建教学课堂.教师要重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环节,开拓学生的眼界,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不要通过文科的思维方式去进行理科的学习,避免机械化学习.学生通过理解记忆,找到数学学习的法门和要领,学习效率才能提高.相反,一味固执己见,单向教学,学生只会在知识压力日益加深的学习中降低学习数学的信心,成绩反而不理想.所以,教师要避免学生出现思维固化,合理引导,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以游戏因素融入教学,以技术设备加以呈现
小学生由于心智发展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教师引导和监督.教师将游戏因素融入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把握.教师要贴合学生的兴趣,设置好游戏环节,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堂注意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设计竞技比赛内容,促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运用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思考方式,逐渐摸索和掌握课堂内容.比如,在讲解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好教学任务,将班级分为四个小组,让小组合作探讨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比赛的形式,小组代表到黑板写出结果,用时最短、正 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教师提出问题:用三张大小相同的纸张,分别折出 1/4 , 2/8 , 4/16,并将其标注不同的颜色,思考 1/4 , 2/8 , 4/16 之间的关系,讨论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明确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快速找到分数之间的关系,锻炼了数学逻辑思维,提高了数学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通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与分析,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让课程规划具有层次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留出时间让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利用观点碰撞,对知识以及数学理论进一步做分析,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之后,教师要第一时间进行分析与指导,对学生提出的疑问予以解答,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数学课堂氛围,还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数学与生活关系的理解,更好地将数学思维运用到生活中,达到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思维的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表现加以总结,并运用多媒体设备,列举其他相关练习题目,通过穿插短视频、音乐、图片等,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直观丰富的画面内容,突破学生数学解题方法和逻辑思维的局限,在技术支持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内容的形象化和完整性.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枷锁,教师会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传授思路,以学生的问题为优先,将这些问题作为课堂的重点内容,为学生提供发挥自身价值和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增加其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教师需要创新教育观念,运用现代化教育思想,结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找到教学问题切入点,进行观念和方法的革新,促使学生改变刻板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海滨.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77.
[2]汤婧.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1):262.
[3]张海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5.
[4]李星云.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审视与改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3(06):112-116.
[5]樊庆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