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腹股沟疝气患者中应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价值

2021-01-20侯亮民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6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侯亮民

(高台县中医医院,甘肃 张掖 734300)

腹股沟疝常见于临床中,指的是人体器官或组织从正常解剖部位经薄弱区域或孔隙进入邻近部位而向突出体表的块状物体,该疾病常见的治疗形式为疝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的主要特征为具有张力性,治疗过程中需花费较长的手术时间,且很难保证术后恢复速度,随着不断发展疝修补术,近几年开始广泛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确保临床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本课题主要对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实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试验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腹股沟疝患者,经电脑随机法将其分为各38例的两组,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值在22~68岁,均值为(45.20±2.21)岁,病程3个月~3年,均值为(1.20±0.42)年,疝气类型:斜疝28例,直疝10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值在24~69岁,均值为(46.78±2.19)岁,病程2个月~4年,均值为(2.04±0.37)年,疝气类型:斜疝27例,直疝11例,研究资料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

1.1.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腹股沟疝气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标准

伴有心肺功能严重障碍、行急诊手术治疗患者;存在意识障碍或者精神异常患者;伴有血压系统功能性疾病或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行麻醉后,将疝囊颈全部暴露出来,采用高位方式进行结扎,利用荷包缝合方法进行缝合,并将疝囊完全切除,采用Bassini方法对腹股沟后壁进行处理,经精索充分暴露,缓缓提起,开始部位为腱部位及腹内斜肌下缘,于精索后方位置开始缝扎,直至腹股沟韧带上方停止,将精索放置在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腱膜之间。

观察组: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行麻醉后,做4-6cm疝切口,将疝囊全部暴露后,横向切断疝囊壁,采用丝线缝扎疝囊,远端旷置,将疝平片放置在腹外斜肌腱膜后方、精索位置,将缺口设置在精索内环方向,之后对补片切口进行缝合。平片外侧缘结节缝扎时,应在腹股沟韧带处停止,内侧缘缝扎时,应在联合肌腱上方处停止,于针距0.5 cm处行缝扎。手术完成后,采用间断方法缝合皮肤、重建外环口、腹外斜肌。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76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1]。②观察并记录76例患者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物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对比76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对比76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表1 对比76例患者各项手术指标()

住院时间(d)对照组 38 1.15±0.23 38.28±2.02 5.32±1.25观察组 38 2.78±0.54 45.85±3.39 7.18±1.23 t 17.119 11.825 6.538 P 0.000 0.000 0.000分组 n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d)手术时间(min)

2.2 对比76例患者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物情况

组间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术后应用止痛药物率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对比76例患者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及术后应用止痛药物情况[n(%)]

3 讨 论

腹股沟疝疾病常见于临床中,主要发病群体为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无法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有效手段,比较常见的手术形式为无张力式与传统式。给予患者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低张力或有张力为手术特征,导致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损伤机体组织,促使患者延长术后愈合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现阶段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腹股沟疝疾病治疗中,具有以下几点优势。①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突破点为找到根本原因,了解到是由破坏、缺损腹横筋膜引发的腹股沟疝,从而实现有效、精准的治疗目的。②手术治疗中未张力缝合肌肉、韧带及腱膜,避免因撕裂,切割腱膜、肌肉、韧带引发的严重疼痛感。③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相比,无张力修补手术涉及区域内使用缝线数量较少,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率。

给予患者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可在手术中应用网塞、网片,预防手术风险,且该手术形式操作便捷,可降低术后复发率,除此之外,腹股沟疝患者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后,可促使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加快术后愈合速度,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适应症更为广泛,且患者腹股沟疝巨大,身体素质较差,更适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2]。本次试验主要对腹股沟疝患者经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组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短,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切口感染率、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术后应用止痛药物率对比,观察组更低,数据差异显著(P<0.05)。可见,无张力疝修补术可获取显著的治疗效果,可尽早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但也有研究结果显示,肠坏死切除吻合后采取无张力修补术,具有一定风险,与临床实际情况相结合,需注意在置入充填物时,应反复冲洗手术视野,减少残留废物。若患者内容物坏死的几率较高,在切开疝囊探查前,应给予0.9%氯化钠溶液纱布,对周围组织加以保护,预防无菌组织受到再次污染[3]。

综上所述,腹股沟疝患者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可降低切口感染复发率,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