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21-01-20方东玲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训育人校园

张 敏,方东玲

(1.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安徽 合肥 230013;2.合肥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也强调: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机制,发挥好行业企业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的作用。两份文件相关内容主要意旨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双元育人、深度实践”,创新育人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与岗位对接紧密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成为诸多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现结合HY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成效,进一步探讨“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的构建。[1]

明确了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学前教育专业深入幼儿园一线对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深度调研,发现幼儿园与高校合作动力缺乏、幼儿园对高校安排的教育实践参与积极性不高、高校与实践基地融合困难、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不对应、课程设置重技能忽视综合应用能力等问题是造成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因素。学前教育专业经历多轮的研讨与调研,了解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社会现实需求及现有教育资源,立足于政府、高校协同创办优质园成为学生实践学习的实验场,着眼于“政校园”三方深度融合、协同共建育人平台、创新幼儿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探讨“政校园”协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双元育人体系,以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满足地方老百姓对优质学前教育师资的需求。

一、“政校园”深度融合共建双元育人机制与模式

如何构建政府主导下的“校—园”双元育人体系,并兼顾办学与人才培养符合区域特点,与区域发展的需求相契合,为老百姓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多轮教学改革的头脑风暴,通过学校与政府洽谈,最后确定地方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物质、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强行业指导监管、考核,委托学校举办公办幼儿园,学校以专家理念治园、专业教师对接基地幼儿园入园指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支持地方幼儿园发展。[3]新型的办园机制创新了“政校园”在“管办”分离背景下的合作机制,实现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挥了资源利用效能。通过这种新型合作机制,政府与学校创办一批集教学、办园、实训一体化的优质示范公办幼儿园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成立了幼教集团,由高校管理。

该机制有效融合了三方需求,通过深度协同,实现互惠共赢。政府利用高校的优质专业资源创办公办普惠园,满足了老百姓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高校利用幼教集团各幼儿园的优秀教育资源,以及一线教师的丰富教育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了校内外专业实践试验场,将“专业学习与职业串联起来”[4],特别是“校中园”的创办,鉴于场域资源的优势能及时满足学生根据课程需要进行体验式学习和实践的需求。高校还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及时将一线的教科研实践成果融入教学、编入教材,并将一线的用人需求、专业需求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一线输送优秀毕业生。幼教集团利用学前教育国家级骨干专业的优势资源为幼儿园专业建设诊断、把脉,提升办园质量,打造办园品牌。

三方共同通过探索“政校园”合作的契合点与共赢点,达成了“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共育共享”的合作育人机制,并形成“政校园”深度融合、双元育人的模式。[5]通过深度融合,幼教集团实现办园品质提升与地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容,激发了双元育人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了一线幼儿园参与高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二、“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的实践

根据安徽省区域学前教育发展与一线用人实际需求,补足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薄弱的短板是双元育人的核心。学校在职业院校中率先将培养“反思性实践者”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实现幼儿教师培养从“知识技能型”向“反思性实践者”升级。重点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一)集教学、办园、实训一体化的实践育人平台建设

学校通过“管办评分离”的方式,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政府担责,政府变亲自举办为购买服务。地方政府只需要按省一类园或者至少市一类园的建园标准建设好幼儿园,并按标准拨付每班两位教师和园长的工资,其他经费由收费解决,幼儿园按公办园的收费标准收费;而管理则全权委托给高校组建的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各幼儿园所在辖区教育局对办园质量进行监管与考核。这种“政校园协作”模式可以有效利用高校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提升幼儿园育人质量和办园品质,推动地方学前教育水平总体提升。“政校园”在合肥市新站区、经开区、包河区等7个区共建30所公办幼儿园,成立了幼教集团,并被认定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同时,基地幼儿园也成为了高校优质的教育实践基地,为学校“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平台支撑。

幼教集团和学前教育专业同在学校领导下,双方合作育人机制更加顺畅。学校通过教育部创新行动计划“校—园共建的学前教育专业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有效地整合幼教集团和高校资源,使优质的基地幼儿园成为集教学、办园、实训一体化的校内外教育实践平台。优质的实践平台创建为培养学生成为“反思性实践者”,具备高水平的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二)校—园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学前教育专业基于“反思性实践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依托于“政校园”共建的实践育人平台,整合高校和幼儿园的两方资源,以实践基地幼儿园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为主导,构建校—园深度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其次,依托校内实训室、智慧教室、微格教室等实训资源,以任务驱动、模拟教学、分组模拟实践为主线;同时,借助校中园的中心作用,辐射幼教集团幼儿园和校外幼儿园开展以现场教学实训、专业见实习、实地观摩、教科研深度参与为主线,两线贯穿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的各个环节,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再次,明确各年级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内容、要求增加实践时长,提高实践课时比例,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指导书》,建立校—园融合的教育实践“双导师制”等系列举措,完善专业实践标准。改革单项技能的基本考核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如将简笔画考核和手工考核改为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能力考核等,形成了新的系列综合应用能力考核标准。同时,建立了专业规模与专业实践要求相配套的校内实训室以及校外专业实践基地建设标准。

“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标准”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从以往重视知识技能转变为注重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素质全面、专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政府办园、高校管理,共同创办优质幼儿园,形成政府、高校、幼儿园“三位一体”办园模式的同时,也为学前专业学生提供了临床试验场。基于“校—园”深度协同,形成了课程互融、实践渗透、协同指导、人才共育共享的育人新模式。

高校教师深入幼儿园一线进行课程指导和实践,幼儿园教师深入高校的实践教学课堂指导和回归高校课堂进行专业提升,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训、实习、毕业设计、教科研实践、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指导,深入落实了“双导师制”。在教学相长的过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各类活动的主动参与者,进而形成高校教师、幼儿园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专业成长共同体。优秀的毕业生还会通过招聘进入幼教集团成为基地幼儿园教师,继续接受专业教师的入园指导,在专业成长共同体中转换了新角色,成为新一轮实习生的实践指导教师,这种螺旋式的发展形成了“校—园”独具特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与共享模式。(图1)

图1 职前职后一体化人才培养与共享模式图

(四)双元育人体系的制度保障

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国家级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建设及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组建“校—园”命运共同体,建立了高校教师到一线、幼儿园教师进高校的双向交流机制,实现了由学校优秀教师到基地幼儿园挂职或任职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进高校实践教学课堂进行指导的双向融合。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区角游戏与户外混龄游戏、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生活活动等为抓手,定期开展优质课观摩研讨、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环境创设参与体验等,教师和学生现场教学、观摩与评价,使得课堂教学直面幼儿园教育实际。制定了驻园指导方案、高校教师定期挂职制度、驻园指导教师薪酬计算办法,形成双导师指导制,学生在高校专业教师和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有序开展专业实习、实训,完成毕业设计,完成技能大赛等学习环节。

同时,建立教学督导以及在校生、教师、毕业生、基地幼儿园和用人单位等多个层面的反馈体系,实现教学质量的监督和反馈,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稳定运行和不断完善。各项制度的建立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三、“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的实践成效

“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精神“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深化区域产教融合力度”[6],发挥了合作育人的优势,有效地打破了学前教育专业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局。

一是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潜力。HY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广受欢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率95%以上,对口就业率92%,双证书平均获取率94%,首次国家资格证考试合格通过率达98.5%;培养幼儿教师5000余名,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安徽地区幼儿园园长;省内专业招生录取分数线文理科均跃升至第二位,“‘反思性实践者’目标引领下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是有效地带动了区域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自2015年至今,政校园协作创园30所。HY在政校园协作育人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地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经验推广和理论建构,国内外数十家本专科院校到访学习借鉴。组建了由安徽省21所高中专学校组成的安徽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联盟;全国65所同类兄弟院校前来参观和交流,学前教育专业获得“职业教育国家教学创新团队”称号。

三是在省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2018年HY校学前教育专业被安徽省教育厅立项为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2019年HY校学前教育专业获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认定,校企共建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也同时获国家级项目认定。“‘全实践引领,政校园协同’的幼儿教师培养模式”在2019年第五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学前教育创新成果奖——最高SERVE奖;连续九年为新疆皮山县培养新型幼儿教师334名,连续四年帮扶金寨等革命老区培养新型幼儿教师650名。安徽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二十多家主流媒体以头版、专版形式报道成果,HY校荣获职业教育全国优秀案例学校。

四、结语

在当前职业教育“产学研融合”的大格局下,基于“政校园”协同背景下双元育人体系的构建不仅深入贯彻与领悟“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双元育人”等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理念,深度聚焦协同育人机制与模式、共建育人平台,构建育人体系的制度保障等,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抓手,积极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主动构建“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三个标准”的深度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也积极探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着力提高学校育人成效与质量。本育人体系所具有的融合性、共享性、循环性、实践应用性等主要特征,对地方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实训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