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寿山石人物圆雕的艺术特色

2021-01-20王光平

天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圆雕雕刻家寿山

文 王光平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一个物体通过雕刻出来的成品所呈现出来的具体表现,观赏者可以在各个方位、从各种角度来欣赏这个物件。寿山石圆雕是寿山石雕中最常见也最基本的雕刻技法。相关资料显示,不论是南朝的寿山石猪,还是南北宋时期的人兽俑,都证明了圆雕一直是寿山石雕最主要的雕刻技法。目前,在我国各个博物馆或者是收藏爱好者的藏品中不难发现,在寿山石雕作品中,圆雕作品是最常见的。这说明圆雕作品更受大众喜爱,圆雕的造型艺术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一、圆雕技法在寿山石人物雕刻中的运用

寿山石人物圆雕讲究准确的人体比例,面额生动饱满,神态悠然自得,表情丰富自然,坐势自然舒展,衣纹用刀流畅。

(一)人物造型

人物圆雕的创作对选材十分注重,以形状饱满的石头为上选,再根据石材的颜色进行构思布局并着手雕刻。巧色的合理运用更能使人物圆雕作品如虎添翼。在雕刻面部表情时,要刻画得生动形象。首先,根据寿山石的颜色差异与形状,寻找一个最佳表现面。其次,再根据这个表现面确定雕刻题材,而如何选择人物雕刻题材在于雕刻家的喜好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再次,在石材上勾勒出草图。最后,雕刻家发挥他的创造力,将构思转变为成品。

构思作品时,应该在作品具有雏形时再着手创作,要尽可能做到完美,并且要考虑到雕刻作品时会出现的突发状况,做好准备随机应变,该改动时就要做一些变化。在雕刻主题确立后,对整体造型进行定位,接着便要着力刻画人物的脸和手,其他部位用线条与面将其形态和内涵勾勒出来。中国画追究的是“写神”,包括神态、神情、神思、神气,其中神思最难表现出来。神思,就是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在作品的底座位置也要与作品相结合,使得作品更加和谐,而不突兀。

(二)线条处理

线条的处理在寿山石人物圆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雕刻寿山石人物圆雕的过程中,讲究的是简明、大方、古朴的造型及流畅的线条,人物身体的各个部位、结构,都必须要制订合理的比例。有些石头本身存在瑕疵,在使用这类石头时要尽可能使用流畅的线条进行掩饰。所以说,线条的合理运用是掩饰裂纹的最佳处理方法。

(三)俏色处理

对于寿山石雕而言,俏色的处理是圆雕的精髓。在雕刻人物时,雕刻家对俏色的运用必须高度重视。因为寿山石本身色泽丰富,留给雕刻家的创作空间很大。寿山石的主要颜色为白、黄、红等,可以将俏色放在比较特殊的部位来使用,将通体纯色外的其他杂色雕刻得有动感,能够发挥它们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寿山石圆雕中,俏色常常被利用得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比如,将一小块黑色设计成燕子,可以提高动感,使得雕件更加有生机;将俏色处理成观音、莲花座、柳枝条等,能够使得雕刻主题更加明确;还可以将寿山石当中的红色部分处理成人物的头部,表示鸿运当头的意思,等等。

(四)意境处理

中国传统石雕重视“以形写神”,这种创作理念适用于各个石雕门类的创作中。在使用圆雕技法创作人物雕刻时,不仅要再现人物的真实形象,还要通过人物的表情、神态或者细微的动作,将雕工与人物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表现出作品的韵味。

在现代石雕作品中仍然沿用这种传统的创作风格。人物的刻画要注重人物个性和气质的凸显。雕刻者要凭借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以雕刻人物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为基础,展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给观赏者耳目一新之感。

二、寿山石人物圆雕的艺术性

《金童献寿》

《博弈图》(山秀园石)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芙蓉石)

《佛子禅心》(黄巢洞石)

寿山石雕在艺术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受艺术家和收藏家们的喜爱。圆雕是寿山石雕中最常见的雕刻技法,也是寿山石雕发挥价值作用的重要体现。采用圆雕雕刻技法时,雕刻家需要从各个方位进行雕刻。圆雕作品可放置在手掌上,小型微雕作品更是轻如薄翼,但是细节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随着时光的流逝,寿山石的雕刻题材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可供选择的题材越来越多,雕刻技法也在不断增加。其表现内容也由独立的个体转向人物、动物、风景、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使得圆雕从技法到作品内容都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起来。

创作是艺术的灵魂,艺术不只是对生活的再现,把生活中想要表达的东西一成不变地雕刻出来,还应当结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要有所创新,在技法上有所突破。寿山石人物圆雕的雕刻并不是一个复制的过程,而是在雕刻时有所取舍,懂得创造,懂得将夸张与淡化合理把握。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出更加生动形象的造型,从而实现艺术价值。

三、寿山石人物圆雕的鉴赏

寿山石曾多次被评选为国石,原石更是十分珍稀。寿山石圆雕作品在寿山石雕艺术品中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历史上,对寿山石雕艺术造诣颇深的人物并不多,不同的雕刻家有着不一样的雕刻风格。杨玉璇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寿山石雕刻大师,他的雕刻技法远近闻名,其作品深受官府和百姓的喜爱,甚至被当作贡品供奉给朝廷。杨玉璇十分擅长寿山石圆雕,他的代表作品《罗汉像》如今被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林享云大师也对寿山石圆雕偏爱有加,他用寿山石圆雕创作的熊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憨态可掬,富含情感。细节更是处理得十分到位,熊的毛发走向不一、疏密不一、颜色深浅不一,通过细节展现了林享云大师高超的雕刻技法。他的作品《海底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生命力,给观赏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染力。

寿山石雕刻大师们推动着寿山石雕行业的发展,他们创造出了许多的艺术结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追求。观赏寿山石圆雕也是一门学问,必须不断从作品观赏中总结经验与学习,这样才能体会到寿山石雕的真谛。

四、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发展趋势

寿山石圆雕的技法传承对寿山石原石的要求很高,有厚度、饱满的寿山石原石雕刻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圆润、更有立体感、更有厚重感。只有熟练的雕刻技法加上高质量的寿山石,才能雕刻出优质的寿山石雕作品。但众所周知,由于经过千年的开采,寿山石资源已经接近枯竭了,而寿山石人物圆雕的原材料来源于寿山石,因此,可以用来创作寿山石人物圆雕的资源也越来越少。虽然寿山石雕的市场价值与收藏价值很高,但寿山石资源不可再生,不可以被随意地使用和浪费。寿山石圆雕技法应该被很好地继承与发扬,提升雕刻技法的工艺水平,在保护寿山石的前提下,促进寿山石雕艺术发展。

寿山石雕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中沉淀与发展。只有真正的文化积淀才能体现出真正的艺术价值。雕刻家要不断创新,同时还要时刻保持雕刻艺术家的执着与真诚。雕刻技法是作品艺术性的基础,而雕刻的艺术性则是技法的升华,雕刻技法与艺术性相辅相成、互相提升,只有雕刻技法与艺术性同时提升,才能雕刻出完美的寿山石雕作品。

猜你喜欢

圆雕雕刻家寿山
不灭的初心(节选)
雕刻家
刘爱珠 情注寿山石雕
笔尖上跑火车
对宋代动物形、瓜果形玉佩饰的几点认识
漫谈云浮石雕艺术的雕刻技法
浅谈对圆雕的认识
赵寿山三次进谏杨虎城
嘉定竹刻传统技艺研究
当个雕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