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肠套叠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

2021-01-20靳燕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同心圆肠套叠肠壁

靳燕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功能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小儿肠套叠属于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迅猛等特点,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早期治疗干预,随着病情的持续发展,会使得肠管套叠处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发其肠壁组织坏死或是肠穿孔等病症,严重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因而,尽早确诊治疗对患儿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临床以往诊断小儿肠套叠中,主要判断依据是患儿病程及是否存在血便这几个参考因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2]。近几年来,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的准确诊断,逐渐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和广泛应用;近些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在检查小儿肠套叠中,因其具备无创、无痛等优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3]。本文通过分别采取X 线和超声诊断,重点探究超声诊断对小儿肠套叠的检查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我院2019 年6 月—2020 年4 月收治的232 例疑似小儿肠套叠患儿,其中确诊的共124 例,男性72 例,女性52 例,年龄0.2 ~3 岁,平均年龄(1.6±0.48)岁;发病时间2 ~6d。其余108 例腹痛患儿中,男性66 例,女性42 例,年龄0.5 ~6 岁,平均年龄(3.25±0.98)岁。所有患儿存在腹痛、呕吐、排便异常、哭闹、嗜睡、腹部包块等症状,排除其他合并严重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s1000、飞利浦EPIQ7、HITACHI 图腾超声仪,将仪器凸阵探头频率设置为低频状态,即3 ~5MHz,随后再将线阵探头设置为高频状态7.5 ~12.0MHz 进行观察。若患儿哭闹不安、好动等现象,医生可等待患儿逐渐安静后这一间隙获取其超声诊断病灶图像,并采取回放等方式留取图像,进而及时采集动态性质的影像资料。具体采集步骤:协助患儿采取仰卧位姿势,用凸阵探头初步扫查患儿腹部、盆腔等,重点观察其右侧腹部和右上腹等易出现肠套叠部位,依据探头压痛点是否存在异常包块、肠间隙积液以及肠管扩张等表现确定具体区域,切换高频探头扫查腹内包块的纵、横、斜等不同切面情况,压力保持适中,缓慢移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患儿超声诊断检查后的结果,诊断结果具体表现为腹部可见包块,形状规则,短轴切面会呈现“同心圆征”状,其外表光滑,由内向外分为四层,即低回声,高回声(不规整),低回声(厚),高回声(薄),长轴切面则会表现为多层平行结构呈高低相间的回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 评价患儿诊断后的结果

经超声检查确诊的小儿肠套叠124 中,经X 线下空气灌肠检查阳性确诊为118 例,排除6 例。肠套叠包块共72 例位于右上腹,40 例位于下腹,12 例位于左侧腹。超声排除108 例为腹痛患儿中,经X 线下空气灌肠检查阴性确诊为16 例,排除92 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52%(210/232),灵敏度为88.06%,特异度为93.88%,详见表1。

表1 患儿诊断后的结果比较(例)

3.讨论

小儿肠套叠作为小儿外科中常见的急腹病症之一,具体是指肠管一部分及其邻近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内的一种肠梗阻,好发部位则多半是由回肠末端进入宽大盲肠腔内,随着病情发展,会促使肠道蠕动紊乱,增长肠系膜,且回盲部位活动度过大加剧感染发生。该病症临床具体表现为腹痛、哭闹不止、呕吐、面色苍白、排便困难、腹部触碰到包块等。发病群体多为儿童,且男性多见于女性,可分成原发性及继发性,90%以上的原发性肠套叠是由肠道蠕动紊乱、肠系膜过长、感染等引起[4]。

小儿肠套叠主要见于右侧腹,伴有有空虚感,常发生为回盲部型,其次是结肠型,最少为小肠型。该病症多见于局部器质性诱因产生,绝大多数并未存在明显的器质性因素。该病症伴有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等其他并发症,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最终会诱发肠坏死。因而,实行高频超声检查则对诊断小儿肠套叠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5]。

临床针对此类疾病,传统的诊断方式中多采用X 线扫描,虽能有效检测到患儿的具体症状,但诊断效果的准确度还是不高,易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另外,该诊断对患儿的生殖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继而延缓最佳治疗时期,最终影响患儿的治疗[6]。曾有研究学者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肠壁血流以此判断肠管有无坏死,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然而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且大多小儿肠套叠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哭闹、反复呕吐等症状,且病情急,在此种情况下对监测血流动力学具有一定的误差,故而使用二维超声诊断的意义重大。

相比传统诊断方式,超声诊断则具有准确度高等优势,可清晰显示患儿肠套叠部位、具体病灶范围等结构,实施观察套叠组织血流运送情况,进而为医生诊断判断和治疗患儿提供科学依据。小儿肠套叠有着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病灶呈现腹部包块,短轴切面则清晰可见“同心圆征”,而纵横切面则显示为“套筒征”。而肠套叠主要是由三层肠壁所组成,其外周为鞘部,内周为套入部,是由反折壁和最内壁构成。鞘部的浆膜层显示为光滑高回声,而反折壁浆膜则与最内壁的浆膜层呈现出较厚的低回声,二者紧密贴合,间隙小,显示为不规则高回声,而最内壁肌层则显示低回声,中心部位的肠腔气体或是液体,其显示为强回声或是强弱相间回声[7]。

超声诊断肠套叠注意以下疾病:(1)急性肠炎在临床表现中也会存在腹痛、呕吐等症状,但腹部并未有明显包块;(2)闭孔疝使用超声诊断中的表现和肠套叠近似,但二则其腹部切面会呈现出“同心圆征”,然而闭孔疝中包块在腹部较低位置,与腹壁的距离稍远;(3)小儿急性单纯阑尾炎。这一发病多与饮食和日常生活生活习惯有关联;超声检查时,其横切面会呈现出“同心圆”结构,直径是小于肠套叠,且纵切面则显示盲管样低回声阑尾;(4)阑尾周脓肿则在腹部明显可探查到包块,位置则多见于右下腹,并未有“同心圆”或是“套筒征”等形状;(5)肠道肿瘤。该病起病慢,且病史较长,会显示“同心圆征”,然其形状并不规则,肠壁的薄厚程度不一,中心部位会反射较强的活动性气体。肠套叠的中心部位则是表现为“同心圆征”强回声区,其大多较为稳定,直径则相对较大,鞘壁的外周多光滑完整;(6)寻常胃肠道其检查显示呈“同心圆征”,但肠壁则呈薄厚均匀状,层次清晰,而这种征象则是暂时性、不固定的,需动态观察,明显可见蠕动消失,和肠套叠的鉴别类似[8]。

本文结果显示——经诊断,超声检查确诊的小儿肠套叠共124 例,经X 线下空气灌肠检查阳性确诊为118 例,排除6 例,肠套叠包块共72 例位于右上腹,40 例位于下腹,12 例位于左侧腹。超声排除108 例为腹痛患儿中,经X 线下空气灌肠检查阴性确诊为16 例,排除92 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52%,灵敏度为88.06%,特异度为93.88%。

综上所述,使用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的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排出假阳性患者,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同心圆肠套叠肠壁
同心圆梦再出发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同心圆梦再出发
绣出里下河畔最美“同心圆”
同心圆变变变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