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未来的定期写作

2021-01-19杨斌

教育家 2021年51期
关键词:生平定期写作者

杨斌

差不多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写短文,到了初中、高中时已经能够写挺长的文章,有很好的文采,能驾驭多种文体。关于写作内容有个建议,可以小中大学贯通来做——就是每年相对固定的时间,请同学们写写未来,比如30年后、50年后。

谁都可以写写自己脑海中未来世界的样子。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自己能够感受和观察到的生活维度去写。随着年级升高,视野更广阔,可写的内容也丰富起来,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生态环境,皆可入笔。当然,一直都作为重要场景的,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样貌,往具象里写,更锻炼想象力。比如当我读到“未来的组织形态”时,很希望透过干干巴的概念推理,看到活生生的场面描摹。

之所以强调“定期”写作,就是想让写作者定期展望、想象。写作者在成长,现实中经历的事情,会影响对未来的思考。比如,全球性疫情的暴发、能源技术的突破;学习了历史地理或量子物理之后,徜徉在时间空间和确定性之上;被体育达标或是伙伴间的关系扰得心神不宁。努力地向前看,也是对内在和当下的观照。

也许你读到的写作中,学生们经常会写到偏向于美好和進展的一面,则可以提示他们去想象一下,这向前的进程中,有没有什么可能的危机或者颠覆。如果学生乐于写未来有什么新产品、新场景,也可以启发他们去写写不久之后有什么物品会消失、什么工作会走向没落。

我在教“领导力”课程时,常会布置一个行动学习的作业,请同学写作自己的“生平”,包括业已走过的时光,以及接下来要走的历程、结出的果实、得到的评价。往往文章中一个逗号、一个句号间,就包含着许多艰辛,或者经年累月的努力。

下笔不只写事,已来和未来的事同样不能缺少,还有未来给世界留下的“遗产”:可能是所创立的事业、打造的品牌、解决的难题,还有个人形象、某种精神,以及深入人心的影响力。

总是郑重其“事”的同学,会忘记写未来自己的生活部分。家庭、子女,包括职业身份之外自己的热爱与探索。仿佛生平只该涉及与“正事”相关的部分,工作之外无须提及。但只记载上班时间的生平,从人的完整性角度看,是否缺了什么?

大家除了抱怨这个写作太过挑战外,也有人嫌弃写作“生平”不吉利。那么换成为30年后的自己准备发言稿,即将退休时的感怀,有回顾有叮嘱,讲给组织中还要继续干下去的各位同人,或者是作为一个校友回到母校的讲台或典礼上,分享人生经历和心得体会。作为行动学习,我不只要求大家完成写作,还特别安排了一个环节,请每位写作者将自己写出来的内容,郑重地选择与某个人当面分享。这个重要的人,可以是另一半,也可能是上司或者密友,说说听听,作为交心的引子。如果两个人一起写,能彼此分享就更好了。可以谈谈自己看重什么、期待什么,以及担心什么、焦虑什么。

企业界也有类似的做法。有企业在高管上任时,要求以财经媒体的视角,先写一份一年后或者三年后对本公司的报道。看看大家的愿景、方向、期待是否一致。不过,有人担心其中难免掺杂着揣摩和迎合,种种情势,比较复杂。所以,给同学布置这个作业时,虽然强调必须完成,却最好不要判卷记分,还要注意隐私安全,可以不公开。

关于未来的写作,关键就在于定期。写成的文章纵然重要,定期写作的过程更是。长久看,也许最值得期待的成果,是每个人对未来经常性地思考,并总能满怀期待地奔向未来。

猜你喜欢

生平定期写作者
白马
泰国民航局已批准10家外航复航
论写作(创作谈)
赠方瑶
曾巩生平
写作
为什么鳄鱼要定期换牙
雪浪洪恩生平考略
烽火重燃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