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OVID-19 疫情时期基于“网络教学”在肠造口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1-01-19黎青云兰海生黄玉婷李金柳陈志英顾亚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4期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网络教学

黎青云,兰海生,黄玉婷,李金柳,陈志英,顾亚丽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广西 百色)

0 引言

肠造口在临床上常用来代替肛门进行排便的一种术式,因其解剖位置特殊以及粪便反复排出等因素,导致术后存在诸多护理问题。再加上,近年快速康复的普及、微创技术的应用等种种原因,患者住院天数普遍缩短,导致造口患者及其主要护理人员在住院期间学习掌握的相关造口操作实践及护理知识严重不足,而造口护理专业性较强,造口护理欠佳常易引起造口并发症,因此,出院后肠造口患者需要得到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帮助[1-2]。

2019 年末,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出现,并逐渐在湖北乃至全国其他省份传播开来[3],由于新冠肺炎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病原体,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易感性高,国家卫健委将COVID-19 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采用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控和管理,如何在严峻的疫情时期保证肠造口患者既不增加感染风险,又能得到安全有效的造口护理,是目前我科亟需解决的问题。“网络教学”具有个性化、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特点,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60 例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基于“网络教学”互动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患者院外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 年2 月至2020 年5 月期间胃肠外科60 例伤口造口门诊的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 例。其中对照组中女性11 例,男性19 例;年龄分布在36~66 岁,平均年龄(53±9.68)岁。试验组中女性12 例,男性18 例;年龄分布在38~65 岁,平均年龄(48.73±7.93)岁;通过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样本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知晓本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及造口术治疗;②患者或家属具有使用微信、超星学习通进行网络信息交流学习的能力;③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有精神疾病史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沟通障碍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

①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发放造口护理宣传手册,进行造口护理操作示范,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造口的方法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②与患者沟通交流,做好心理护理,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支持;③出院前对患者或家属进行2 次造口护理培训,提升造口护理能力;④出院当日把患者或家属纳入科室“玫瑰园”造口护理微信群,定时在微信群推送造口护理的知识,以提高其对造口护理知识的认识程度。分别于干预后3 个月通过问卷调查或电话调查等进行随访,询问病情,并根据疑问进行指导。

1.3.2 研究组

研究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教学”干预措施,具体步骤如下:

(1)出院前或门诊就诊结束后由造口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微信、QQ、抖音、超星学习通APP 等聊天等社交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教学工作,并邀请患者或家属加入网络教学小组微信群,记录好患者的基本信息。

(2)构建科室“网络教学”平台。选取2 名造口治疗师负责网络教学的备课、授课;2 名造口专科护士负责干预后3 个月的问卷的发放及电话随访工作,并详细记录随访内容;2 名主治医师负责网络教学中疑问解答。

(3)“网络教学”的实施。选择安静、设备齐全、光线明亮的房间,增添文字图片资料,影像设施,造口模型等作为直播间和录播间。每周定时由2 名造口治疗师通过超星学习通APP 进行在线直播,实现与患者之间的面对面线上直播教学。如造口治疗师在造口模型演示造口袋更换的同时,讲解护理操作的技巧和难点及注意事项等,并模拟造口常见并发症,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处理等。造口患者或家属通过视频直播,进行造口护理操作的学习、模仿。造口师可以随时进行连线抽查且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学习状态定教学进度,还可及时发现并指出错误。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当场解答。

(4)录制课程内容。造口师提前录制课程内容。让患者或家属在空余时间登录超星学习通学习软件或将视频发送至聊天群进行课程录像授课。授课内容包括:造口案例讲解,常见造口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饮食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疫情期间如何做好心理调适及长期居家时适宜、合理的生活方式等。通过视频讲解、文字要求使患者或家属在有限时间内学习造口的相关知识。

(5)定期开展支架式“网络教学”。①设置问题情境,在微信群里发送造口相关图片介绍并讨论。包括出现造口粘膜出血怎么办?怎么预防造口脱垂?造口周围皮肤为什么会糜烂?患者或家属自由发言,互相探讨,通过在线讨论,加深患者或家属对造口相关知识的认识。使其感受到并发症带来的危机感,最后由造口师进行总结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让患者或家属充分意识到造口相关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才能积极做好造口护理,激发学习兴趣和信心。②搭建问题支架,如何检查造口?检查哪些内容?造口日常护理注意事项?饮食选择?引导患者思考,轮流回答并记录,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并圈出误区③在线分享,由治疗效果好,生活态度积极向上的患者在群分享自身的感受及携带造口的日常生活,鼓励线上互相交流造口护理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释放情绪,线上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存在的不足。

两组患者均持续干预3 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对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采用问卷星录入形成二维码通过微信发送至患者或其家属手机或平板电脑上,扫描二维码或直接点击链接,进入问卷填写的页面,参与在线问卷填写。无法操作手机的患者可以由家属代为答卷。

①焦虑、抑郁评估: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定患者情绪,两个量表总项目均为20 项,以4 级评分标准进行评估,20 项加和所得粗分乘以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越严重。

②比较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采用CKD 量表评价[5],即饮食、治疗、躯体活动、心理等4 个维度,每项10 分,分数越高证明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③比较两组干预后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参照王勤编制的《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考核内容主要为健康教育内容,分值0~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造口知识掌握越好[6]。

④比较两组肠造口并发症情况:造口周围皮炎、造口狭窄、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造口旁疝等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本研究基于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开展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 表示,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造口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基于以上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施加的影响后,得到两组干预后造口知识掌握情况比较表,见表1 所示。研究组的造口知识掌握评分(89.84±3.48)分,高于对照组的造口知识掌握评分(81.06±4.34)。通过差异性分析后,此时P<0.05,表明研究组和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组干预后造口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通过对饮食情况、治疗情况、心里健(8.83±0.29)康情况以及躯体活动指数四部分内容,综合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其结果见表2 所示。

表2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性分析(±s,分)

表2 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性分析(±s,分)

组别 例数 研究组 对照组 t 值 P 值饮食情况 30 8.83±0.29 7.93±0.23 13.306 0.001治疗情况 30 9.05±0.24 8.08±0.24 12.484 0.001心里健康情况 30 8.94±0.33 8.08±0.24 11.399 0.001躯体活动指数 30 8.98±0.37 8.26±0.29 8.356 0.001

从上表可知,研究组的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的评分(P<0.05),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性显著。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改变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进行差异性分析,得到下表3,从表中可得出,干预后,两组的SAS 评分、SDS 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P值均小于0.05,表明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性显著。

2.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见表4所示,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性分析

表4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结直肠癌全球平均每年发病率高达120 万例,死亡率约占50%[7]。肠造口手术作为治疗结、直肠癌常见手术之一,虽然能挽救患者生命,但它也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排泄通道,这就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抑郁、焦虑心理,从而影响生活质量。更严重的是,许多患者在原发疾病痊愈出院后,因缺乏又发生了造口并发症,严重影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路潜等[8]通过对造口术后病人的调查发现,病人对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病人希望了解其相关知识。孙婧[9]等研究显示,出院准备期患者及照顾者因内短时间不能完全掌握肠造口护理技能,不能熟练使用造口产品等的担忧。因此,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继续给予专业造口的护理和指导,从而使其具备良好的造口护理能力,做好自我管理,恢复自信,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疫情期间,各地医疗机构积极开展防控工作,调整开诊时间,限制接诊人数,实行提前预约挂号和分时段错峰就诊措施[6]。因而造口门诊及住院造口患者随次数减少,为其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带来不便。微医互联网总医院新冠病毒免费义诊专区截至2 月3 日12 点访问量超过7959.63 万,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近92.24 万人次,疫情期间,在线咨询医疗服务切中了当下的需求,互联网医疗不仅将有力减轻医院压力,舒缓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难题,而且可以减少医患之间的接触,消除部分交叉感染的威胁[7]。延续性护理是为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的医疗护理、健康促进、康复指导等服务,是住院护理服务的连续和延伸[8-9]。而今互联网可创造院内、院外、线上、线下全程医疗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使延续性护理干预更加便捷、及时,且能使护理内容更加丰富、生动,从而提高护理效果[10-11]。

本研究在疫情期间利用网络结合多种手段通过不同平台进行线上授课教学医疗服务,结果显示干预后:(1)干预后,两组患者对造口知识掌握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疫情期间,患者虽来院次数减少,以居家为主,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掌握造口知识水平有提高。说明,通过网络教学实现面对面教学,也可实时远程监控患者的学习状态。造口治疗师根据患者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的内容,提前录制造口相关知识或造口护理的疑问点、重点、要点等,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给患者布置作业。通过直播形式实现对患者的作业的一一检查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患者在足不出户也一样实现面对面、一对一的造口护理指导和帮助,更有效的掌握造口相关知识,逐步实现自我护理,做好自我管理,重拾信心,减轻家庭负担,早日回归社会。(2)两组的SAS、SDS 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基于“网络教学”的延续性护理,能缓解肠造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析其原因为,网络平台微信群里都是造口患者,患者更容易接受同伴传递的信息,更愿意和同伴沟通交流关于造口带来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同为造口患者他们更能了解作为一个造口病人在术后对造口护理知识的需求和心理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同伴之间的相互沟通更有利于端正对造口的态度,增强病人治愈信心,从而缓解造口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另外网络动态的在线讨论、直播教学也利于造口治疗师掌握造口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能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个性化的心理疏导。(3)干预后,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网络教学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网络教学中,通过视频讲解和直播、录播的模拟日常并发症处理操作,患者学会观察是否发生了造口并发症,掌握简单的并发症的处理方法,阻止了病情进一步恶化。通过在线讨论、分享,激发患者的学习欲望,体会到并发症的可防控,从而重视造口护理。最终达到降低造口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造口患者可以在新冠疫情期间接受院方针对性、连续性的护理指导和帮助。网络教学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实现了肠造口患者即不增加感染风险,又能安全有效的造口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肠造口造口网络教学
普外科护士肠造口护理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肠造口病人早期造口并发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多功能肠造口栓的设计及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体会
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小议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