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体意识角度解读群文阅读教学

2021-01-18袁长喜

新校园 2021年10期
关键词:密州江城子群文

袁长喜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教学方式,在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在中学语文课堂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它是一种介于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之间的阅读方式。教学难度较大,十分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对语文教材的掌握情况。本文将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古诗词,从文体意识角度谈谈如何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希望能够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所帮助。

一、诵读知其意

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第一步应当是带领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不仅要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还要在读的基础上去认真思考,去触摸文言文本,从而获得对文本最初的印象,此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本文以部编版高中语文三篇苏轼的古文为例,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三篇作品都出自苏轼之手,却反映出作者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如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划分出诗词的节奏,标注出重点读音和情感起伏之处,重音落在“大江东去”上,学生诵读的时候要读出感情,要有大气磅礴的气势。然后让学生选择一篇自己最喜爱的文章去讀,仔细品味古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和情感美。最后在诵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三篇文章内容的感知。通过诵读,不仅可以为下一步的想象环节蓄势,而且有助于学生体会这几部作品中作者的不同情感。只有通过反复地读,有感情地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学生才能逐渐走进作品,走进群文阅读。

二、想象入其境

古诗词不仅节奏音律巧妙,而且极富画面感。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由想象入其境,运用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就教学内容设计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一:让学生读出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活动二:从这三部作品中任选一个段落,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文字描述。也就是将古文片段改写成现代散文,这充分考验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程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写的是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托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的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好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作者倍受鼓舞,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的“狂”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表现出来的举止神态之“狂”。通过想象,学生不知不觉就走进了意境之中。他们通过想象,能够真实地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场景。与直接采用多媒体教学相比,给了学生更多思考空间,他们对作品的感悟也会更深刻。

三、品味悟其情

阅读分为六个层次,这六个层次层层递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以品读的方式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层次解读。

品读领悟情感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找到三首诗词中表达情感的语句,从中体会作者当时的心路历程,然后让学生品读这三首诗词不同的意境。《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雄浑豪迈风格,《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豪放风格,《赤壁赋》是超然旷达风格,三首词意境不同,所蕴藏的情感也各有不同。最后带领学生品味具体的意象。以由表及里的方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群文阅读,缓缓揭开作者这三部作品中蕴含的独特情感。群文阅读教学目前还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式,难度相对较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领悟能力要求也较高。尤其在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更需要认真研究教材,具备大格局意识,为学生精心选择优质文章,充分体现古诗词的音律美、意境美、情感美。

四、实践会其趣

在组织群文阅读教学时,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者课后针对群文阅读,布置一些实践类的作业,比如搜集群文阅读资料、撰写群文阅读报告、开展读后心得讨论会、做群文阅读手抄报等等,让学生能够从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中领会群文阅读的乐趣。

比如针对苏轼的这三篇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江城子·密州出猎》,读前教师可以设计搜集资料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网络资料搜集的方式,了解这三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调查苏轼在仕途中遭遇过的坎坷以及他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历程。读后,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苏轼创作风格研讨会。学生通过研讨会的实践活动,不仅深入了解了词人的形象,而且对这三部作品的内涵也理解得更加透彻。除了此类活动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作品中的苏轼形象,相信一定也非常有趣。

总之,只有关注文体的课程理念,走进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真正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平望中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密州江城子群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密州在哪
坚硬与柔软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题铭砚洗
江城子
江城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