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地方博物馆公示语英译探析
2021-01-18李蕊红潘巧
李蕊红 潘巧
关键词:功能对等;公示语英译;成都博物馆
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博物馆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缩影的最典型的代表,其館内的公示语在向外输出中国历史文化的过程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但地方博物馆的英译情况却不容乐观。目前,关于博物馆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并不多,本文将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馆里公示语的英译,并针对该博物馆内存在的某些现象提出更合理的建议,以期减少博物馆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意义缺失,使中国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一、地方博物馆公示语翻译特点和风格的分析
罗选民指出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合所展示的文字,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同时,许多学者将公示语的功能分为很多类,例如:指示、限制、强制、告示。而博物馆公示语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则主要是告示,具体来说,就是其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展物名称及其内在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综上所述,博物馆公示语是一种简洁但同时又以传递文化展物的信息为主要交际目的的告示文本。根据其翻译风格,公示语具有简洁性的特点。张美芳指出,其语言特点决定了翻译时应以简朴明了的白话文传递与原文相同的概念与信息。
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简介
1969年,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奈达理论,其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而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是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对等。而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译者应该准确地再现原文含义和文化底蕴。然而奈达指出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这就意味着世界上没有真正能够将原文内涵以及其文化底蕴完全展现的译文,只能说译者应该最大程度地展示出原文内涵,特别是文化内涵。为了最大程度展示原文内容,奈达还指出文化差异的处理是与从语义到文体将原文再现于目的语紧密相连。而地方博物馆的公示语又极具地方特色与历史底蕴,所以说只有当公示语英语译文从语言形式到文化内涵都再现了原文的风格和精神时,这样的译作才能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接受。
三、博物馆公示语英译中的功能对等问题
成都,作为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每年有大量外国友人来访。作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缩影的典例,成都博物馆在响应国家号召免费开放的同时也展示了公示语英译译文,这为成都国际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一)词汇层面
在成都博物馆公示语英译中,有很多展品的英译名称,名称中饱含文化内涵。下面从博物馆公示语英语译文所选取的几个展品英译的例子,这些例子将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分析。
例1:
原文:石辟邪座
译文:Stone Mythical Creature Statue to Exorcise Evil Spirits
分析:例1中,石辟邪是古代神话传说中一种象征祥瑞辟邪的神兽。从来源说,石辟邪是神话中的生物,所以将其翻译成 Mythical Creature,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从作用说,其作用就是驱邪,所以又在其后面添上一个不定式—to Exorcise Evil Spirits,可将该不定式理解成后置定语进一步修饰前面的Creature,也可以将其理解成不定式表目的,来解释Creature的作用,这两者说得通,而Stone 则是直译该石字,方便外国友人理解。
例2:原文:金戒指
译文:Gold Finger Ring
分析:例2中,戒指被翻译成Finger Ring,其实Ring这一个单词就包含戒指的意思,那为什么在其前面添加一个限定词Finger呢,其译者的意图是避免歧义。因为Ring本身一词多义,其作为名词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意思就分为五大类:(1)作首饰,其表戒指(2)作圆圈,其表环状物、圈形的东西(3)涉及表演,其表圆形表演场(4)涉及烹饪,其表灶口或灶盘(5)涉及人群,其又指秘密非法的团伙或集体。《中国古代服饰风俗》中解释了戒指的来源:古时候的人们非常忌讳女性月事,认为其会带来厄运,特别帝王,所以在嫔妃月经来潮之日,就会在其手指上面带一个圆环,表明不可与帝王同房。戒指即戒指。所以这里将戒指翻译成Finger Ring不仅避免了Ring所产生的歧义,而且也更符合文化来源。
(二)句法层面
相比较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就要更为繁复,句法对等不仅讲究内容对等,还要兼顾句子结构对等。下面是从成都博物馆公示语译文里面选取的有关于句子翻译的例子。
例1:
原文:明代后期以来,休闲游乐习俗中大众化与生活化趋势更加明显,同时,民间信仰盛行,宗教意味愈见浓厚。在相关活动中,庙会、看戏、酬神等是其主要形式。
译文:Since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trend of popularization and being life-oriented concern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practices had become more obvious along with the prevalence of folk beliefs while the religious means emerged little by little.And activities,temple fairs, theatres, and thanking the gods with sacrifices etc. were the main forms of these leisure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分析:例1中,原文包含的短语和信息较多且关系紧密复杂,所以在翻译该段句子需要先理清该段落的逻辑关系,将其打乱重组进行翻译。因此原文的第一句被重组翻译成了一个复杂句。前面是由since 所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后面主句的处理则是通过while连接了两个句子,并把范畴词trend作为主语,把其前面的动词短语全部后置处理成其同位语。在处理动词短语:大众化、信仰盛行,译者没有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成两组动词短语,而是选择转化词性,将其译成名词 popularization和prevalence,这也贴合英语的翻译方式。而原文第二句比较简洁,翻译此句时可以采用顺译法,根据原文句子结构和字面意思直接将其翻译出来。
例2:
原文:在成都,茶馆不仅仅是娱乐休闲之地,更承载着众多城市社会功能:调解纠纷、买卖求职、信息交流.....泡茶馆已成为成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译文:In Chengdu,tea houses,as the place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undertake numerous urban and social functions: mediating disputes,sales and job hunting, information exchanging...Staying in tea houses has become a special life styles of people in Chengdu.分析:例2 中,原句的篇幅較短,句子间逻辑关系清楚.所以翻译时可以按照其字面结构和顺序采用顺译法。译文将娱乐休闲之地翻译成同位语as the place…,紧跟主语茶馆做进一步说明,这样就解决了原文中冗长的修饰语,突出了原文中的主句的更字,凸显了中心思想。但最后一句的翻译存在单复数的错误,应将styles改成style,才更为贴切。但总体来说,译文在句子结构和文本内容上都传递了原文的信息,符合奈达的句法对等理论。
(三)译文与源语文化背景知识层面
译者的文化缺失是影响译文质量和功能对等实现的重要因素。译者对原文的把握与认识直接决定了其译文内容的准确性,因为文物翻译的目的就是要让外国人懂中国历史、品中国文化。所以译者在进行文物公示语翻译时应该更加注意这一点,不然,则会使外国游客一头雾水。例如,原文这段话中:入宋之后,蜀中文教持续发展,“三苏”、魏了翁、陆游…译者直接将三苏翻译成the Su father and sons,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来说,可能很难理解到译者的意图,所以这里在原有的翻译基础上添加上拼音注释可能会更好地帮助外国游客理解。
四、结语
地方博物馆作为当地历史风土人情的缩影,在传播当地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鉴于对当地文化以及对翻译的热爱,基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探索了博物馆公示语的英译,发现在博物馆公示语英译过程中其实存在着许多词汇空缺,很多展品的英译名都是其中文拼音。这个空缺的部分仍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去填充、完善。在研究博物馆公示语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公示语的翻译最重要的就是对原文的忠实度,而这种忠实度又取决于译者对源语言与目标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掌握。文中必然有诸多不足之处,但笔者想通过研究翻译的目的,使其达到:使译文再现原文风采,达到原文和译文读者的心理反应对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
[2]张美芳,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及翻译策略[J].上海翻译,2013(4):5-10.
[3]王春宁,功能对等理论下的博物馆展品名称英译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79.
项目基金:成都文理学院2021年校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202113671259)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