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2021-01-18余燕莉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性善论孟子阅读推广

摘要:《孟子》何以成为经典?其仁政、爱民、王道等主张,在当下仍然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本文站在当下的角度诠释《孟子》性善论,对经典的理解常读常新,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得起岁月的洗礼,从书中读其古人真谛,对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是有所助益的。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推广《孟子》;性善论

中华国学经典阅读,有助于了解古人先贤对黎民、对生活等政治思想;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当下发展抚今追昔,思索国学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深远意义。

在当代,关于孟子仁性的争论依然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台湾学者傅佩荣提出的“人性向善论”。这一观点提出孟子的善性主要是指善终,善终有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孟子提倡的不是本来的善性,而是善终。然而,一些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如果性是好的,那就等于承认好的不在于性,而在于性之外。因此,人们认为孟子“性善”规定了自然的发展方向,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要了解《孟子》其书,首先读懂《孟子》所包含的思想和主张,就必须了解这部书的主要作者——孟子。

一、《孟子》的概述

(一)《孟子》内容概括

《孟子》由战国中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真正要读懂孟子性善论,就应回到孟子的内在理论,站在孟子的立场来理解孟子性善论。孟子在人性论问题上不同于以往,其论述方式对以往也是一种逾越。

(二)孟子思想的形成

《三字经》里面讲了两个与孟子有关的小故事。说明孟母对孟子的教导让其从少年时期意识到一个人的成长,从一开始就要找对方向,养成好习惯;要喝对第一口奶以及扣好第一排纽扣。学习要坚持不懈,下恒心、有毅力,才可以有大作为的。

二、孟子性善论阐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译为同情心是仁的来源;羞耻心来源于义;谦让心来源于礼;是非心来源于智。这种来源,是一种良好品质的萌芽,保护好,利用好,把握好,就会成长为参天大树。性善论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内容,因为首先做好了“人”,才能为国,为民,为天下。

(一)恻隐之心中仁的体现

1、“仁”字的由来

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仁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是集中体现孟子“仁”主张的句子。这句话体现了孟子的“仁”命题。注重诠释民生,能载民之舟,也能倾覆舟;“仁”的核心在于爱人民,让人民安居乐业,达到仁的境界。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和第七章勾勒了一幅和谐的社会蓝图。孟子认为这样的境界,就是做到了仁。当政者治理不好国家,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能抱怨是年岁不好。

统治者爱护人民是仁,人民爱戴统治者也是仁,仁爱之心是相互的。《诗经》记载,文王修灵台的时候,人民因为很爱戴他,争先恐后地来干活。歌颂他的仁政和教化,协力同心拥戴他的统治。而与之相反,夏桀把自己比作天上的太阳,人民都反对他。“时日害丧,予与女偕亡。”人民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不得人心。晏子说:“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以什么对待他人,自然受到他人如何对待。周文王热爱人民,人民以仁爱之心回报他;夏桀狂妄自大,对人民实施暴政,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拥戴了。

(二)羞恶之心中义的体现

1、“义”字的解释

在《说文解字》中“義”的源字是羊在上,其中一种解释象征公平之意;下边是人手持戈,是我的意思。义的体现必须信和果,这种发自内心的约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很重要。这也是人与动物本质区别在于要讲究公平,公道。

《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邹国与鲁国交战,官员死三十三人,而平民无人牺牲。邹穆公向孟子抱怨,孟子反駁说,闹饥荒的时候,老者饿死沟渠上,壮者散之四方,这个时候国家有何作为?你们粮仓有粮,府库有钱,管他们死活了吗?“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国家行仁政,人民才会拥戴你,甘愿为国家牺牲啊。只片面要求人民对国家君王贡献,是不现实的。

(三)辞让之心中礼的体现

1、“礼”字的解释

打鼓乐,奉玉酒,祭祖神。延伸到尊重和善良。

2、礼的体现

古代礼是一种制度,遇到矛盾或冲突能够互相包容。《孟子·离娄下》记载孟子去吊唁因为要尊崇礼的规矩,没有与王驩说话的情节;体现了孟子以礼为恃的人格。

(四)是非之心中智的体现

1、“智”字的解释

知是从口或者矢声的形声字,本义为口之所陈,心迹可识。

2、智的体现

《孟子·万章下》记载孟子说柳下惠是圣人中随和的人,听说过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被称为正人君子。

三、孟子“人性善”的理论四端对大学生实践运用

(一)恻隐之心中仁的运用

在古代良心、本心就是仁。就像孺子落井邻居救之,是恻隐之心一时的涌现;邻里和睦情谊倍增。若大家这样和睦相处,小家稳固致使国家稳固;这是在有明君治理法治的国家,施行的仁政。

在当下社会,人人应尽可能的保持恻隐之心;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繁荣。大学生更应早早埋下仁的萌芽,有强烈的责任心、把自己作为准社会人积极融入社会。

(二)羞恶之心中义的运用

义是一种诚信,是一个人对某人或某些人的某事的许诺;建立在双方长期的交往深厚的感情和友谊中。人因社会道德有内心的理念,做事有一定的规则;形成人良性循环生活法则。

大学生应该深刻理解、运用义,使先树立深明大义的概念。做事要讲究公平、公正、公道,满足大家的需要。只有将目标与需要统一起来,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激发大学生的奉献精神。

(三)辞让之心中礼的运用

传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公交车上给老人、体弱者、病人、残疾人、孕妇让座,体现顺从;但在涉及根本利益时,我们不会屈服,这反映了我们的斗争。

大学生应有社会公德心,体现其年轻后辈的新风尚,使其成为所在城市的一族新名片。

(四)是非之心中智的运用

一个人从小识字学文,不断体会成长中生活的种种现象;感知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漏缺。学会如何查漏补缺生活,如何使事情像天平一样公平;培养自已有独特的机敏思考能力。

大学生走向社会工作是个准社会人,应具备机智、勇敢、有担当才能在大潮激流中飘荡最后走向自己的工作、生活港湾;是人生的一个大课题,做人生的“大丈夫”。

四、“性善论”引发大学生的思考

《孟子》由于成书于战国时期,受时代的局限,把实现仁、义、礼、智的途径完全寄希望于统治者自觉,没有意识到人民的权利是可以自己争取的。虽然其提出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较前人有很大的进步性,但仍然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为统治阶级寻求施政之道为首要任务。所以,孟子本人及其弟子,都把实现仁政,王道的精力放在游说各地诸侯上,没有发动群眾的力量,依靠群众的力量。脱离人民群众,也是其思想主张得不到实现,抱负得不到施展的原因。

大学生应正确理解四端,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可以第一时间考虑从某个角度出发,解决问题;使问题解决趋于圆满。在大学除了课本,还有完备的人生路学习。教师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潜移默化地同学生交流;达成共识。使学生对性善论有自己的理解,如何做?怎么做?

五、孟子“性善论”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国学经典《孟子》以对话语录的方式展现了古人在实行仁政方面的技巧和策略;在待人处事上有独到的迂回策略。孟子四端的全面了解,有利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趋于完整;有利于心智趋于完备;有利于社会生活更好的适应。

六、结束语

深入挖掘孟子思想的内涵,传承经典,弘扬儒家文化,既是每学问是受益终生的财富、学习国学经典、领会先贤学说中的深意,继承他们的宝贵遗产,对我们的人生是大有助益的。做个有担当、有谋虑、有浩然之气的中国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万丽华.《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45.

[2]王浩良.《孟子译注》[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1-321.

作者简介:

余燕莉(1979- ),女,本科,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

猜你喜欢

性善论孟子阅读推广
磨刀不误砍柴工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诠释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