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以Unit 4 Great Inventions 为例

2021-01-18

英语教师 2020年23期
关键词:语篇导图文本

冯 桃

引言

2016 年9 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教师要为学生奠定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文化基础,帮助学生形成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其构建具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社会参与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激发思维、形成健康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单元教学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单元主题的提出、语言框架的搭建、情感目标的达成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单元主阅读篇章这一载体,所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单元教学语言和情感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将词汇和语法知识视为教学重点,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学习词汇背后的文化概念,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以及把握语言学习、文体结构和主旨思想三者之间关系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不高,参与课堂活动的情绪和意愿较低,获得的知识呈“碎片化”状态(王蔷2017)。

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科育人目标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发掘单元整体设计中的语言和情感主线,把握阅读文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有深度,实现语言、文化、思维高度融合的教学活动,为单元目标的达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

为了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建构与实现目标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方式,活动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教育部2018)。

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依托语篇,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多层次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其思维品质,实现情感目标,融育人目标于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之中(童雪白2019)。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关注语篇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与单元主题、语篇语境相融合。即改变了以往阅读教学中更多关注浅层事实的教学方式,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推动多层次、多维度活动的开展,既帮助学生提升了英语阅读能力,又加强了对其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例谈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英语课程内容具体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这六个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融入了语篇材料(冀小婷、代俊华2018)。因此,英语教师要从六个要素出发,深入、准确地解读文本,发掘语言、情感两条主线,将育人目标融入学生语言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下面以沪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4 Great Inventions 阅读教学为例,从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及迁移创新类活动三个维度进行阅读活动设计,探讨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解读文本

教师从三个层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主要包括What(主题和内容)、How(文体和语言)、Why(写作意图与情感目标)。

What:本课主题为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的三大重要发明(车轮、灯泡、电话)。文章以小标题的形式分三个部分分别介绍了这三大发明,包括发明者、发明的时间及其给世界带来的重大影响。

How:语篇类型为说明性质的科普短文,文章主要通过对比发明前后的变化说明这些伟大发明的重要性。重点词汇主要涉及发明的名称:wheel,light bulb,telephone,carriage,mobile phone 等;与发明相关的动词:create,invent,develop 等;描述发明的形容词:funny,comfortable,practical 等。句式涉及发明的重要作用和影响,还有本单元的重要语法内容——比较级。

Why:学生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能体会到重大发明改变世界,并使人类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影响,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让学生通过了解发明者树立远大理想和将来为造福人类发明一些新事物的意识。

(二)学情

学生对发明这个概念比较熟悉,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发明的存在,但他们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最表层,只认识发明物的名称,用过一些发明,对发明的发展与背景知识及伟大发明的深远意义了解不够。因此,伟大发明这个话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及准确把握该文本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理解伟大发明这一主题的含义,同时以一系列问题或问题链引领英语学习活动观三个层次活动的有效实施,真正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在本堂课结束后,学生能够:

1.获取并梳理文中有关三大发明的相关信息;

2.概括并整合有关伟大发明重要影响的表达方式;

3.运用思维导图从多个层面介绍发明;

4.评价发明的影响,并联系自我,想象自己未来的发明,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

1.学习理解类活动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围绕主题创设适当的情境,为后续学习作准备,即引导学生在梳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与整合,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张凌敏2018)。

(1)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活已知,发现未知。

首先,教师在PPT 上向学生展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伟大发明”,然后提出以下问题:“Can you say some inventions in your daily lives?”在学生说出一系列生活中的发明后,再用PPT 给学生展示教材上What do you know about ... ?部分的图片,通过问题“Can you say the name of each invention?”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中发明的名称。

【设计说明】教师用古代四大发明的图片创设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情境,用问题激活学生对于发明的旧知和经验,在用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更多旧知的同时,解决本课要学习的伟大发明的新词汇,既扫清了阅读障碍,又更快地导入了篇章教学。

(2)通过略读技能分析各级标题,主动预测文章内容。

教师用问题链的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

Q1:What is the topic of this passage?(Great inventions)

《西游八十一案》的故事虽然脱胎于西游记,但是与我们记忆中的西游已然大不相同了,在这里,没有了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也没有了那个憨态可掬的天蓬元帅,玄奘也不再是那个只会唯唯诺诺的念着阿弥陀佛,一心去西天求取真经的唐僧了。在这里,只有一个独自踏上西去道路的唐朝和尚玄奘,在这里,玄奘和尚将不得不卷入一场又一场的离奇案件里,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直面的是人性深处的贪婪、欲念、自私与恶。在这里传说与历史融汇交织在一起,直教人分不清是真是幻。只是让人觉得,这个不一样的西游故事同几百年前的那部《西游记》一样,都有着让人为之疯狂迷醉的神秘魅力。

Q2:What inventions will be talked about in this passage?(wheel,light bulb,telephone)

Q3:How do you know?(From the title,the sub-headings and the photos)

Q4:(教师指着教室里的饮水机问学生)Can I use this invention to replace any of the three inventions in the passage?Why?

【设计说明】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各级标题和图片中快速获取信息,既训练了他们的略读技巧,又用最后一个问题引导其科学地理解文章的引言部分。教师减少对学生思维的控制,让其自主思考,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伟大发明”的含义。同时,在较低层面的学习理解类活动中也可以设计一些较高阶思维的活动。

(3)设计有效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获取信息。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第一部分的内容,理解车轮这一发明给人类历史带来的影响。

Q1:What is perhaps the greatest invention in history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Q3:What inventions did the wheel make possible?

Q4:Why is the wheel the greatest invention in history?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绘制第一部分的思维导图。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对文本的有效分析发现,第一部分对车轮这一发明的介绍主要提到了它对出行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在文本中,更多地描写了四轮马车、火车及汽车的发展历史,学生很可能找不准文本的主旨,所以教师通过一系列有效提问帮助其更好地抓住这一部分的主旨。最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也进一步激活了学生对于伟大发明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的答案(After the invention,travelling became faster and more comfortable. Without the wheel,we would not have these inventions)既让其更好地理解了伟大发明的重要性,又为文本后面两部分的信息梳理与整合奠定了语言基础。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为学生自主理解文本提供了框架支撑。

2.应用实践类活动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

(1)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并回答三个问题:

Q1:Who invented it?

Q2:When was it invented?

Q3:Why is it a great invention or what’s the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引导他们用关键词完成这部分的思维导图(见图1),同时重点关注第三个问题的答案(Since then,people have been able to speak to each other over long distances. Today,mobile phones allow people to keep in touch with each other anytime,anywhere),并利用问题“What sentences can be used to express the effects of the great inventions?”引导学生说出句型结构,教师进行板书。

图1:文章第二部分思维导图

【设计说明】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让学生了解了介绍发明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句型,既加深了其对文章的理解,又为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有关发明的写作提供了文本结构和语言支撑。

(2)教师让学生阅读文章的第三部分,自主归纳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并用相关关键词完成思维导图。学生根据关键词以pair work 的形式互相提问并作答。同样关注描写effect 的句型并由教师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概括文本内容,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利用思维导图理清文章从哪些方面对发明进行了说明。学生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训练概括性思维,并在理清文章构架及思路的基础上整合、建构结构化知识。

(3)根据整个篇章的思维导图(见图2)复述课文。

图2:全文思维导图

教师提出问题:“Can you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mind map and the useful sentences?”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结构利用重要句型复述。

【设计说明】让学生连贯地说出发明的时间、人物、影响,整体性运用语言,在描述、阐释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和信息的内化。

(4)思考活动。

教师提出读后思考问题:“Which invention do you think is the greatest,the wheel,the light bulb or the telephone?Why?”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问题既让学生充分巩固了本堂课中关于发明物重要影响的句型的运用,又引导其进行分析、判断,激发批判性思维,通过举证论述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地表达看法。

3.迁移创新类活动

处理完课文之后,教师利用问题链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活动,陈述讨论结果。

Q1:What things do you want to invent?Why?

Q2:Can you invent it now?Why?

Q3:What will you do 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设计说明】教师以问题链的形式创设特定语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会要真正成为一名发明家须具备的品质,从而树立科学意识,从现在做起,学科学、爱科学,并增强社会参与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教师必须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深入、准确、有高度地解读文本,通过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题意义,掌握阅读技能,发展思维,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备优秀的品格,最终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猜你喜欢

语篇导图文本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第6章 一次函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