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18叶茵叶蔚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2期
关键词:外贸国际贸易教学资源

叶茵,叶蔚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 524088)

1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进入2012年以来,大数据(bigdata)一词被广泛提及和应用。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截止至2015年,中国信息消费规模超过3.2 万亿元,年均增长20.00%以上,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 万亿元,其中基于互联网的新型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 万亿元,年均增长30.00%以上。另外,《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大数据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突破1 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0.00%左右,大数据在创新创业、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广泛深入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也愈加重视——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提出:“高等教育需要强化实践育人环节、高度重视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有着极高的开放性,被视为更易利用的“工具”。在我国进出口贸易领域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态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下巨大的信息数据,包括大量的应用型教学资源,将其应用到国际贸易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上,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实操结合起来,将是全面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学瓶颈的重要课题。

2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2.1 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足

目前,多数的本科院校由于受到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为: 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国际贸易和我国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较扎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知识,有一定的涉外经营管理能力,从事工业企业涉外经营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而,这个专业培养目标设置是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因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不能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之间形成“弹性互动”,其教学内容也过于侧重于理论教学,主干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基础、国际金融等的理论性内容偏深、偏多,而实践教学内容薄弱,导致毕业生难以在就业市场上“畅销”。以广东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2017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分分配表为例(见表1),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完成158.5 学分后准予毕业,其中,实践教学课程包括通识实践(4 学分,占比2.52%)以及专业综合实践(17 学分,占比10.73%)两部分,在总学分中占比仅为13.26%。可见该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而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表1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学分分配表

2.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高校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教材、参考书籍、相关文献等以理论为主的资源,而缺乏实践案例、商业模拟数据等实践类教学资源。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专业,很多高校在开展国际贸易课程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而忽略实践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将案例分析、商业模拟等实践环节融合到理论教学的过程中[1]。这主要是由于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以及高校的教师与教师之间,都缺乏一个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无法最大化地获取教学资源,特别是案例分析、商业模拟等时效性强、需要不断更新的实践教学资源。

同时,从事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直接从高校走出来的,其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很好,但缺乏在外贸行业的实际实践经验。当教师缺乏外贸行业背景和企业工作经历时,其外贸业务能力偏低,对外贸行业的内涵和对外贸领域新发展也不会有全面的认识,教学也只能停留在书本层面,这必然降低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发展。

2.3 实验室和教学软件等设备落后

目前,大部分院校的实践核心课主要是基于传统外贸的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函电等课程,相应的,实验室购买的软件也集中在世格、步惊云等软件公司研发的涉及传统外贸各个环节的软件,实践教学也基本上都是通过购买这些传统课程相关的教学软件来开展,而缺乏与跨境电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外贸方式相关的实践教学软件和设备,无法跟上时代步伐,实践课教学的效果显而易见。

3 “大数据时代”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3.1 重视实践教学,完善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必须要紧跟社会需求的步伐,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构建一个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6]。

高校需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比,并增设实践教学的课程,特别是跨境电商、“互联网+” 电子商务等与时代接轨的实践课程,从而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瞬息万变,国际贸易涉及的方式、法律、数据等也时时刻刻在变化,高校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加入案例分析、商业模拟、数据分析等实践教学的环节,提高学生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触觉以及应用能力[7-9]。

除了理论与实践学习以外,学生更需要一个真正动手实操的平台,高校应开展各类紧跟“大数据时代”发展的,与“互联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相关的应用型能力竞赛,做到“以赛促学、学赛结合”,充分锻炼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应用型能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实践型师资队伍

高校应结合自身的教学资源和外贸企业的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培训体系,鼓励教师“走出去”,到企业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关于互联网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等相关的实践培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增强教师社会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要求。另外,还要“引进来”,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和外贸行业协会,积极引进企业中拥有实际外贸工作经验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利用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完善实践型师资队伍。

3.3 建立实践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数据平台的支撑。如前文所述,目前大部分高校和教师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无法将实践融入理论教学中,因而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依托,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型教学资源与应用型学习方法的案例分享和模拟实践的共享平台显得至关重要。该平台需要将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连接起来,各方面都可以在平台上分享和获取案例分析、统计数据等资源。

一方面,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平台上分享其行政与经营过程中的最新案例,以及各种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行业经济统计数据等,高校教师可将此大量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加入案例分析、运用数据进行商业模拟等实践教学环节[10-13]。同时高校教师需将优秀的案例分析和商业模拟结果上传到平台上,作为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参考,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结果。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及学生也可在平台上分享其在国内外网站搜集到的最新案例和统计数据,丰富平台资源,从而保证案例分析和商业模拟的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3.4 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优化相应配套措施

各大高校应不断加大对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应运时代的发展对实验室进行设计,不断加入与跨境电商、“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型外贸方式相关的实践教学软件和设备,让学生可以在国际贸易实验课的学习中学习到最新的实践能力。

例如,高校可在实验室中建立国际贸易综合技能的模拟实习平台,涵盖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国际金融和国际市场营销等多门课程,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和外贸职业素养于一体。该实习平台应对动态的国际贸易环境全景仿真,并以外贸业务的基本过程为主线。从外贸企业的注册开始,让学生分别担任包括出口商、进口商等不同的角色,从而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角度、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与此同时,该实习平台还应包含外贸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核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修改、出口货物托运定舱、投保、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等完整的进出口业务内容,要求学生完成进出口业务的操作,锻炼实践技能。教师可通过在该实习平台通过发布新闻、调整商品成本、汇率、业务费用、海运费、保险费率及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等方式宏观调控其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外贸行业的动态变化与发展,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掌握和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14-16]。

3.5 构建“引企入校”的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无缝对接

将国际贸易企业业务引入校内,让学生在校内利用课余时间即可参加社会实践与外贸工作,实现学校、企业、学生无缝对接,使学校不仅是学习场所,更是学生参加实践的工作场所。对学生而言,在校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节约了时间成本,还能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更能及时通过实践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综合职业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外贸创业能力。对学校而言,通过在校内承接国际贸易企业业务,高校教师也可接触和参与外贸企业业务,使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有所提升。同时,“引企入校” 可增强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经验的重视,带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企业而言,在学校开展业务为企业的运营提供了免费办公场所、低薪的外贸业务员和大量储备人才,节约了企业的租金、招聘等成本[17]。因而,“引企入校”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也可以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外贸专业人才提供新的途径,使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了国际贸易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 结语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到来,社会和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实践教学建设的重视程度,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建立一个以“大数据”为依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型教学资源与应用型学习方法的案例分享和模拟实践的共享平台,以达到实践教学资源和信息最大化,并配备相应的实验室等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开展“引企入校”等,让国际贸易教学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从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外贸国际贸易教学资源
莱克勒(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我国外贸进出口连续14个月同比正增长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2021年上半年我国机电外贸运行情况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70年外贸大事记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