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1-01-18岳金健杨扬傅婷婷

职业时空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

岳金健 杨扬 傅婷婷

摘要:文章主要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现状入手,探究了专创教育相融合的内涵、融合发展的意义,分析其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发展具有现实可行的设计路径与融合措施,以期为高等院校开展专创教育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20世纪末,起步比较晚,处于初始探究发展阶段,因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不快,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强调高等院校要努力“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1]随着“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定位,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职院校要加大步子探索如何在专业教育的基礎上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把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根,切实提升高校教育效能。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内涵

高等教育主要为社会各领域培育高层次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创业创新能力。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专业教育获得的,专业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型应用人才的一种教育。学生通过3-4年的专业教育,接受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习得本专业的知识,掌握本专业实际应用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创新能力。专、创教育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但着力点不同。创新创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强调在实践应用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要展示自身的创新技能、创业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虽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两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各自独立而脱离开来。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是专业教育,同时,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完善也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促进下进行改革和进一步完善的。所以,只有两者的深度融合才能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养。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强化专业技能教育建设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机械性的工作被机器所取代,人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创新性的工作能力方面。对于曾经追求的制度化、统一化的高校教育模式也随着社会、经济对人才需要的变化逐渐发生了改变。一些高校率先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建设,在专业教育中深入融合创新创业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对创新性的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甚至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专业提出创新性见解,进行创新型研究。专业技能教育通过专业传授所学专业知识,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综合就业创新能力。强化专业技能教育的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创业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二)有利于创业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培养社会各个领域的高素质创业人才。专、创教育的相互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增强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三)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转变背景下,高等院校应该关注和重视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在各专业技术教育当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现状剖析

(一)教育理念滞后,目标定位不清

高校增设的创新创业课程一般为创新创业或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课程,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课程特点,课程设置与专业课学科没有直接关联。虽然依托学生工作、团学活动及就业指导工作开展一些讲座类的创新创业教育,但这些活动缺乏规范性,也缺少各种物质资源,不仅限制了创业的创新性,也影响了整个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另外,学校对于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晰,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

(二)专业师资缺乏,教师能力有待提升

创新创业教育对专业师资的综合性要求较高。当前很多开展专创融合教育的院校缺乏具备创新创业知识和经验的专业教师,特别是那些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善于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专业课程教师大多没有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企业经营管理、创业技能等方面的实战经验,将专业课程讲授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起来的能力欠缺。[3]

(三)院校资源有限,平台建设滞后

由于院校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研究成果转化比较难。高校学生在进行创新创业项目时没有什么资源可利用,又加上没有专业的教师进行指导,他们想联系到相关的产业链进行成果转化困难较大。另外,大多高校内没有专门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相匹配的设备、场地、空间等更是不足,学生实践项目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整合程度不深。

(四)课程设置难融合,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目前高校的课程设置体系下,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真正在专业教育的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专项课程,只是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渗透,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只是浅显性存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根本得不到提升。有一部分高校虽然提出了专创教育的融合,也在某些专业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相关教师缺乏,教育形同虚设,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策略

(一)渗透教学理念,融合培养目标

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因素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传统的专业技能教育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的教育机制需要改革,同时高校自身的发展趋势呼唤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互融合。这就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专业的创新意识,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到各专业教育系统当中,才有可能改变现状,学生的专业创新技能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同时,院校在进行专创融合教育时要进行课程设置,专职教师进行授课教育,跟其他专业课一样进行正常的学习考核,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创新精神的熏陶,掌握创业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在专创融合课程建设上稳步推进,已有12门课程做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专创融合”,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凸显。

(二)强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能力

創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各专业所需要的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还必须具备突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制定合理的专创融合课程及适宜的教学模式。高等院校可结合自身的实际,采取走教师引进和派出相结合的路子:邀请有关专家、有经验的企业高管等来校向师生传经送宝,介绍最新的创新创业动态,给师生进行现场互动,现场答疑,适时指导;学校派出专创教学人员到相关企业进行培训训练,体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以训代培,切实提高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同时,聘请经验丰富的创业人才,成立校外教师队伍,优化现行教师团体,将教师数量、能力合理配置,发挥各方面的优势。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在这三年来与青创未来集团展开全面合作,前后共举行6次师资培训,推荐优秀的企业高管、高校老师和本院教师一起承担教学工作和项目培育工作,使本院教师在创新创业教学方面和项目选育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充分利用资源,拓宽创新平台

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高校可以将创新创业教学、“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孵化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更加健康地发展起来。加强校企联系,充分利用企业强大的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建立短期培训机制,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技能。例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定期组织学生进驻企业,在企业向高校提供的实训场所、实践基地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为学生配备实训导师,学生以全面观摩、学习并介入营利性创新创业项目中。

(四)专创课程融合,提升教学效能

各院系专业教育要在专业知识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现专创课程的融合。高等院校在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的同时,应尽可能把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课程融入专业教育的各个学科教学过程当中,这样,在课程设置环节实现二者有效融合的同时,凸显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性。在专创教育当中,既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又注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培养。[4]

例如,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狠抓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实践探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19年获全国“互联网+”双创大赛1银1铜、省赛金奖3项,名列省内前茅。2020年成功承办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第四届黄炎培海峡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并在此次赛事中取得了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3项、优秀创业导师3人的好成绩;学院还被省教育厅授予“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之后,学院在参与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铜奖两项,并列全国高职院校第9名。2018-2019年蝉联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专创融合教育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传授,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了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任重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需要高校自身的改革力度,更需要社会力量、院校师生和课程建设的同步融合。

参考文献:

[1]  袁乖宁 郑伦川.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2019(29):66-67.

[2]  王兰敬.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1(01):49-52.

[3]  刘丽,李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7):268-269.

[4]  阮传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Z):66-67.

收稿日期:2021-06-18

基金项目:2019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研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构建研究” (MZY1925)

作者简介:岳金健(1971- ),男,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数学教育、创新创业教学。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创新创业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民族舞蹈介入音乐课堂教学的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