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文并茂 高效复习

2021-01-17雷晓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复习课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雷晓蓉

摘要: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复习课对于知识的巩固作用。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复习效果,从而可以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串联和结合,促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梳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实际应用,从而希望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

在小学数学的课程计划中,可以在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串并联,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体系的理解。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使学生对于掌握数学知识点,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潜能,促进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的建立,在“图文并茂,高效复习”的角度,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

思维导图也称之为心智导图。利用这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线性图,可以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发展,也可以将庞大的知识系统进行精准的表达。利用网状图等的形式,可以在其中应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的粗细来将知识点进行表述,从而使思维导图的实用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促进了学生在思维领域的发展。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描绘不同层级的知识。在构建层级图的过程中,可以明确事物的内在关系进行串并联,在不同的颜色和线条的连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思维导图具有明确的思维优势,促进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对关键词的表述过程中,可以具备明显的逻辑优势,将复杂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性的线性构建,符合大脑的记忆规律。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使用这种的辅助工具,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尤其将部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小学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广度的发展[1]。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作用

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小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对于所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构造,利用画线的方式,可以将知识进行系统性的串并联。学生在进行知识发散的过程中,对不同层级的知识点进行连结,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建立。在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中,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学科知识进行发散,培养的学生的思维广度,学生可以明确其所需复习的数学知识体系,摒弃了传统的复习模式,有利于学生建立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的思维模式,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系统的数学学科知识体系

在数学复习课程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促进学生将不同层面的知识点进行串并联,有利于学生构建出系统的数学知识网络。学生在复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网络化管理,从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晰的将数学知识进行分层设计。学生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过程中,可以整体的把控数学知识体系,促进数学知识网络的建立,减少了数学知识盲点,直观地体现出了数学知识网格体系[2]。

(三)思维导图模式可以提升复习效率

教师要提升数学复习课的复习效率,提升学习效率,可以促进学生的时间利用率,简化数学课程复习的过程,将复杂的数学体系进行系统的规划,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提升了复习效率。学生在知识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对于相关复杂的数学学科难题,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系统性的找出解题线复习线索,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高效,对数学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提升。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思维模式的优化。

(一)利用思维导图促进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师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促进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在复习思路上,可以进行有序的规划,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的提升,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复习单元《小数乘法》这一堂课中,在进行知识回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将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联系和区分,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构建任务清单,利用思维导图的线性图,将知识进行查缺补漏,有利于学生构建出小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点的连接,更好的将小数乘法的规律进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堂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教师需要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在传统的数学复习课程中,气氛较为枯燥,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较弱。利用思维导图来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在使用画图工具、彩笔等可以促进思维导图构建中的趣味性,提升复习课程的学习效果。通过优化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复习课堂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的知识点[3]。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分数乘除法》这一堂复习课中,主要任务是回顾这一单元的知识点,对相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复习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原有的知识点,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划分,在导图左侧表示乘法,在导图的右侧表示除法,清晰的区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区别。在进行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提升了复习效率。学生可以更加明晰地进行知识点的对比,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三)思維导图可以弥补学生的知识短板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促进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独特的思维网络。由于每一个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其表达方式都略有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从而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具有独特性,可以促进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从而弥补学生个体的知识短板。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时,可以直观的发现自身的知识误区或盲区,从而可以更好的将有限的时间进行分配,促进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建立,提升复习效率。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长度单位》复习课中,由于大多数学生在接触长度单位时,自身的知识基础不同,对于长度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来进行知识的梳理。在对长度单位的理解上,学生可以根据其所理解的厘米、分米、米等长度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使学生明确自己对哪一种长度单位掌握的比较好,对哪一种长度单位可能会产生知识误区,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提升,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模式中,可以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复习效率,有利于学生构建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在复习课程中查缺补漏,弥补自身的知识误区或盲点,促进了小学数学复习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清梅.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策略研究[J]. 中外交流,2018(26):88-89.

[2]钱美华.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运用研究[J]. 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0(5):24.

[3]刘晓妮.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以第一学段为例[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复习课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