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17钟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产教融合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钟志

摘要:我国经济和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的参与,而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素质全面、技术型、操作型人才,为我国输送了大量的职业技能人才。中职学校要积极的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让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中职学校的教育有效的、紧密地结合起来,输送更多的人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概述

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中职学生毕业后是需要直接进入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在校期间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和实际企业中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紧密结合。只有在校期间打好基础,中职学生毕业之后才能在工作中迅速上手、精准就业。基于此,需要将企业的需求深度地嵌入中职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去,加强中职阶段人才的培养。

二、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一)以校企合作为引领,打牢人才培养基础

当前中职学校生源不足,部分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不全,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也不够全面,教学课程和内容陈旧,学校教育内容和实际生活有较大的脱节,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进入中职学校,中职学校也因为生源不足,怠于改革教学水平和方式的变革,导致中职教育水平停滞不前。此外,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都更倾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大量的课本知识,但是中职学生毕业后是要进入社会直接参加工作的,而单纯的理论学习是无法直接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的,这就导致中职学生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内容。相应的,企业在完成了招聘之后,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满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企业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在中职学生的教育阶段,积极和用工企业进行融合,以校企合作为教学手段,加强人才的培养力度。中职教育阶段对中职学生的教育要从理论学习和实践动手能力两个大的方向同时进行。企业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学习阶段,教师的教学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效结合,帮助学生迅速地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校期间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论应用能力都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中职学生提前了解和掌握企业所需的技能和相关情况,在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工作,减少企业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

例如,中职学校要积极地转变教学模式,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以校企合作为主要培养模式,加强对中职学生的教育。第一,中职学校要主动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对接,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的相关机制。根据中职学校的专业开设情况,结合企业的用工需求,在中职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第二,优化教学内容,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要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理论学习方面要根据课本讲授最新的相关理论知识,只有学生掌握了扎实全面的理论内容,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地提升工作效率。而实践课程则要以企业为主,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如财会专业的学生要练习使用企业的专业记账软件,模拟企业会计活动;建筑专业的学生则要学习使用建筑公司需要的专业软件,并学习如何看专业的建筑图纸和相关应用。第三,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可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可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了解学习企业的相关操作内容和业务流程,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学习更有针对性,也避免了学生对未来的迷茫造成的困惑等问题。对于企业来讲,中职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提前介入工作,对于一些基础工作和流程已经掌握,进入企业后可以直接开展工作,减少了适应和学习的时间,用工成本大大降低了;而且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用工难、招工难的问题,而订单式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二)以教师素养为基石,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在中职学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学背景下,对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学目标不仅包含了要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们,还要结合具体的实践进行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对了中职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教师一要熟悉专业内的相关理论课程,并及时更新,将最新的理论课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二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结合专业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将来是要从事怎样的工作,壹以及如何更快的开展工作。因此,中职教师要积极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要夯实理论基础,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更容易掌握的方式来讲解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本专业的就业情况、工作情况和实际应用,在课堂上要结合专业的实践情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迅速地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例如,中职教师要积极的提升核心素养,从理论和实践上武装自己。第一,中职教师要不停的进行专业理论的学习,加强对专业内新情况、新变化的掌握,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确保学生可以迅速的掌握专业内的理论知識。第二,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中职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内的专业人才在学校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学生操作业务系统、实践锻炼等。第三,请企业的人力资源相关人员进行就业指导和培训,介绍企业的用人标准和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和方向。

(三)以产教融合为目标,展示人才培养品质

学校拥有最前沿的理论和研究,而企业是技术应用和产出的集聚地。产教融合可以迅速地帮助企业提升生产力,也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的精准化培养。中职学生毕业后会到企业一线参与工作,学校可以和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联合机制,参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共同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向、教学效果评估体系等。

例如,中职学校开展当地的企业进行产教融合的合作模式。中职学校要结合本学校开展的专业情况,和当地企业签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议。中职学习阶段,学生可以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企业提供学生实践和应用的场地,帮助学生直接地感受专业的实践应用情况,然后根据实践情况进行理论知识的再学习,带着问题的学习远比盲目学习效果更好。

三、结束语

中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是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知识,加强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学校的文化课教育与实践应用、企业要求的匹配程度,实质性的推进中职教育的教学成果,加强对中职人才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文革, 潘丽君, 齐庆国,等.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  2020.

[2]伟 程. 产教融合视角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康养专业群为例[J]. 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2021, 3(16):33.

[3]彭泽其, 雷云. 深化"产教融合"机制下复合型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梧州农业学校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No.178(04):268-269.

猜你喜欢

产教融合中职学校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德育工作浅谈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