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劳动教育意义、困境及优化策略

2021-01-17俞诗译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9期
关键词: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劳动教育

摘要:我国教育目的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劳动教育之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劳动教育提到了新的高度。当前,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善,出台了对应的配套政策,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面临着与应试教育冲突、专业师资缺乏、硬件设施不足、教育评价尚未成型等困境。需要通过改善应试教育背景、加强专业师资培养,提供环境条件、出台配套评价方案等措施化解。

关键词: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评价

2020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劳动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再次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劳动教育是指教育者要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教育对于全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仍存在着一些阻碍需要克服。

一、劳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劳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从小接受劳动教育的培养,有利于将其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在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此外,劳动教育还对五育中的其他四育有重大意义,以德育为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养成不怕吃苦、意志力顽强的美好品德,通过亲身劳动,能够让其体味劳动工作者的辛苦,从而更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二)劳动教育创新家长育人理念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劳动教育是对一向喜欢溺爱孩子的父母的一个警醒: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优秀的成绩,成绩只是一个符号,更重要的是让其具备在步入社会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而劳动能力恰恰是社会生存能力的体现之一。在劳动教育的推动下,父母配合学校和社会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通过日常生活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从小养成爱好劳动的习惯,与此同时,可以让孩子通过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动更能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重要成员,提升归属感,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

(三)劳动教育完善社会人才培养结构

对于社会而言,劳动教育的推进有利于完善人才培养结构,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近日,“关于中考毕业生分流一半至职业教育学校”也上升为社会热点之一,这其中揭露了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上对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才需求固然多,但如果全部的人都去从事脑力劳动,那么体力劳动该由哪部分人来承担呢?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让其养成劳动习惯、具备能吃苦的能力,对其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我国发展所需要的脑力劳动人才以外的各类人才需求,推动我国人才结构合理化。

二、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优化策略

(一)应试教育阻碍劳动教育推行: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会担心这样一个问题:“牺牲学生的部分学习时间放在劳动教育上,是否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在这一问题驱动下,人们普遍将教育重点放在对学生成绩的关注上,劳动教育被大大压缩,很难达到育人效果。

针对这一困境,本文认为,想要真正贯彻落实劳动教育,让劳动教育有所成效,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应试教育的局面,不再让量化的考试成为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绊脚石,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可以将主科课程的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减负的同时能够让家校将部分时间和精力转至实施劳动教育。

(二)缺乏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增加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

在师资配备方面,劳动教育贯彻大中小学四个学段,想让劳动教育有组织、有系统的教授给学生,一定需要相应的具备劳动知识及技能的专业教师,且数量要充足。但目前我国的教师们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劳动知识、技能的训练,且在本科阶段也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供师范生学习,校内劳动教育教师多为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因此,劳动教育专长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也是阻碍劳动教育贯彻落实的困境之一。

本文认为除培养专任的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以外,针对这一困境可以自上而下的对现有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提升各学科教师劳动教育相关知识储备和能力,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理念。此外,可以在师范生的本科、乃至硕士阶段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或选修课程,从教师预备队伍这一根本上改善劳动教育教师数量缺乏、质量不高的现状,确保教师专业对口,学为所用。

(三)城市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创新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模式

在硬件设施方面,劳动教育不同于常规的教室内上课,除了给学生讲解系统的劳动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学习劳动知识、获得劳动技能、培养意志品质、体味劳动工作者的艰辛。但目前,各地和学校普遍反映当前学生劳动实践场所缺乏,没有机会参加生产劳动。以种植农作物活动为例,乡村学校乡土资源丰富,尚且有一定数量农田等供学生体验,但城市内的学校很难达到这一标准,学生们只能从在校园清扫垃圾体味劳动的滋味,效果相比学生亲自下地干活无疑大打折扣。

本文认为各级各类学校可以利用校内空地,积极修建植物园、试验田等作为校内劳动教育资源,利用校内资源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或通过“学校+社会”,联合校外社会资源如农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场地;还可以通过“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到城市周边郊区开展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城市内的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一线劳动的辛苦与魅力。

(四)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不完整:创新科学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在劳动教育的评价方面,当前缺乏科学且客观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其中一个表现为缺乏统一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没有一定的衡量标准,那么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成效也就无法获得一个清楚地认知,但如果标准过于统一,又容易导致劳动教育应试化,加重学生们的负担。此外,评价主体局限于校内老师,评价内容指标也较为单一。

所以,推进劳动教育亟需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本文认为劳动教育适用于过程性考核方式,应采用新课改提倡的过程性评价。此外,应当多主体、全过程、发展性对劳动教育的推进进行评价。

三、结语

面对高智能社会,推进劳动教育现实意义重大,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无可替代,任何轻视劳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体系都是不完整的。但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阻碍需要克服,希望各级各类单位携手,积极建言献策,助推我国劳动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倪慧.新时代劳动教育困境释析及破解路径[J].红河学院学报,2021,19(05):51-54.

刘柳,张丽.新时代家庭劳动教育困境、影响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21(05):69-74.

仲昭旭.习近平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思想内涵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2):52-54.

陈亚琼.劳动教育体系构建的困境及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24):10-12.

朱兰花.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内涵、困境与路径[J].家长,2021(21):177-178.

作者简介:俞诗译(1998-),女,汉族,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学思政教学、公共行政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关注“人的发展”:“核心素养”观下学校教育的召唤
基于幼儿成长的有效教育评价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初探教育评价的改革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