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2021-01-17周飞

关键词:戏班行当剧目

周飞

一、导语

富连成社于1904年在北京成立,成立之初名为喜连陞班,后改名为喜连成班。1912年因东家易主改名富连成,1948年停办。富连成社办学44年,完整培养7科学生(7科为喜、连、富、盛、世、元、韵,第8科庆字科尚未出科即解散),总计培养京剧各行人才700余人。富连成社上承四大徽班和小荣椿科班,下启新中国新式戏曲学校,是近现代戏曲教育史上影响深远的著名京剧艺术教育机构。在清末至民国年间众多的戏曲科班或新式戏曲学校中,富连成社办学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是当之无愧的京剧“第一科班”。

富连成社的发展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一脉相承,是中国文化在戏曲领域发展的一段缩影。富连成社作为旧式京剧科班,既在京剧艺术的传承上很好地继承了传统,又有一系列创新举措及应时之变。其传承与创新的有效措施与做法为后来创立的戏曲科班、新式戏曲学校提供了诸多经验。富连成社在中国戏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研究其办学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立社之本以及可贵探索对当下戏曲传承与发展均有重要价值。

二、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教育的传承

中国戏曲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梨园。这一宫廷戏曲教习机构,经宋元教坊、明代教坊司,一直延续至清代南府和升平署。民间的戏曲人才培养则多以家传学艺和师徒传承的形式代代延续。不管是宫廷教习,还是民间途径,戏曲艺术都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发展的。

徽班进京融合发展成为京剧后,北京出现大量京剧戏班。戏班开始成为培养戏曲人才的民间机构,但各戏班的戏曲教授方式因班主不同而不同,没有统一的规范或标准,也不成规模。当这种零散的戏曲人才培养方式跟不上社会对戏曲的需求时,戏曲教育专门机构——科班就应运而生。科班的出现,使戏曲传承逐渐规范化。在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众多戏曲科班中,富连成社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和影响,其对京剧艺术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大量京剧艺术人才的培养和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上。

(一)对京剧技艺教育的传承

京剧班社传授京剧技艺本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富连成社的特殊之处,是其较之于同期班社更为科学的方法、严密的组织和严苛的教学。

学生入科后,从练习内容和日常安排可知富连成社对学员的严格。“初入科时,一律练习毡子功(即拿顶、跑虎跳、毽子),所有生徒均无例外。”[1]58身体柔韧性得到锻炼后,再逐步提升难度。每天早上6点起床,从练习小跟斗到大跟头结束,至少要两三个小时。坐科的七年中,每年除了年底放工几日,全年无休,练功从不间断。午饭后,学员排队去广和楼进行舞台演出,不能登台的学员,也必须一同前往,或观摩,或协助后台工作。晚上6点散戏回到班社,晚饭后,继续排戏,10点就寝。排戏时,分行当学戏,文的吊嗓、练身段,武的大翻大打。坐科期间的七年时间,日复一日,如此循环。学员每天练功时间极有保障,如有偷懒出不了成绩要受到“打戏”惩罚。

在学戏程序上,要求非常具体且科学:“先由教授将提纲挂出,如某人饰某角,然后撤去。先会词,然后上口、习腔、拉身段,至一戏精熟后,或再响排。俟教授认可可以登台时,方可在堂会或戏园公演。”[2]41教戏办法也是循序渐进的:“凡是生行沾了武的,如文武老生、武生、武小生等,都必须先学昆曲折子小武戏如《石秀探庄》《林冲夜奔》等。”[3]9因为昆曲的声腔、身段招式配合紧密,训练演员的手眼身法步比较规范,“几出昆曲折子武戏之后,再学《问樵闹府》《打棍出箱》《战太平》《定军山》《连营寨》”[3]9。为了防止小学员学了猴戏后难改眨眼睛、抓耳挠腮等习惯,富连成社将猴戏放在最后教。科学的学习程序,严格的教学管理,使得富连成班社的学员接连成才,持续当红。

在学戏归行上,富连成社对第一出戏的学习非常严谨:“学某一行当的第一出戏……务求学员通过首出剧目打好基础。以武生、文武老生、武小生先为例,基本先学《探庄》,为的是学会拉云手、山膀之后,脚底有根,再学《蜈蚣岭》,这是定而不可移的。”[4]157可见富连成社尊重戏曲规律,十分重视打基础。只有达到严苛的学习要求、学过多个行当的戏之后,学员才被定下适合的行当,再细细学习。通过严格的遴选,选择最适合学员的长项进行重点教授,这时一旦排演重头戏,学员便能脱颖而出。重视基础的背后不仅是对学员的严苛和对教学的严格,更是对京剧技艺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坚守。

在学习唱念上,要求“不能走样”。叶春善社长用最朴素的六字口诀将唱念要求概括为“十要四忌”,好学、好记、好对照。“最要十则”概括了吐字发音及运气用气方法:“要分平上去门;要分五方元音;要分尖团讹嗽;要分唇齿喉音;要分曲词昆乱;要分徽湖两音;要分阴阳顿挫;丹田须要有根;唱法须要托气;口白须要下沉。”[2]49“最忌四则”概括了演唱中的禁忌:“最忌倒音切韵;最忌喷字不真;最忌荒腔两调;最忌板眼欠劲。”[2]49富连成社用最简易的方式将京剧唱念、运气等重要技艺要点高度概括成“十要四忌”,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员通过浅显的口诀掌握京剧复杂技艺的相关要领。这些创新的教学举措使富连成社遥遥领先于同期其他班社。

富连成社培养的700余名各行当的京剧人才,持续活跃在京剧舞台和教育行业,其嫡传弟子至今依然遍布国内外京剧界,并且成为全国京剧艺术教育的骨干。京剧技艺必须依靠优秀的人才能得以保存和存续。可以说,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的贡献不可估量。

(二)对京剧剧目的传承

京剧传统剧目不仅是排戏的根本,更是京剧艺术传承的载体,京剧艺术的程式、法则、技艺都蕴藏其中。学会了一出戏,就学会了表演这出戏需具备的程式、唱腔等所有技艺。因此,基本功练习是基础,学会剧目是最终目的。《富连成三十年史》一书所列富连成社剧目有330多种。“《叶氏藏本》现存共计29函,382册,囊括剧目超过400个。”[4]129如此数量的剧目,在科班中独占鳌头。学生所学剧目数量与同期科班相比遥遥领先。正因为重视剧目教学,“往多里学”的剧目优势一度成为富连成社与众多科班竞争处于不败之地的立社之本。

1908年喜连成班崭露头角,光绪、慈禧先后驾崩,国丧期间禁止一切演戏活动。众多戏班因为无法通过演出获得运营资金纷纷解散,但叶春善没有解散班社,而是下令闭门排戏。萧长华将秘藏剧本《三国志》贡献给班社排练,开禁后,喜连成班凭借《三国志》一举成名。靠剧目表演获得的是演出市场良好的口碑,带给班社的经验则是强化剧目的传承。

20世纪初,戏园子和戏班之间轮转表演的格局被打破,逐渐形成演出地点相对固定的合作关系。演出地点的固定,对戏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一出戏轮换戏园连续表演,“一招鲜吃遍天”的法宝不再管用。演出地点固定之后需要经常更换戏单才能持续吸引观众。为了很好地生存,戏班必须不断排演新戏、传承老戏。如果说凭借《三国志》一举成名是富连成社主动应对时代困局后的收获,那么戏曲表演市场格局的转变则迫使戏班增加剧目储备,提高其生存能力。

传统戏班的学员一般学习半年即可登台表演,富连成社也不例外。在学员学习了一个新的剧目后,富连成社将创造机会让学员登台表演。这种表演带有很强的练习性质,反复表演即反复练习。“台下百遍,不如台上一练”,以演代练,一举多得。富连成社学员所学剧目数量不仅比一般的科班或戏班多很多,而且除本行当的剧目外,也涉猎其他行当的戏份。因此,一个学员可以在一出戏中表演众多角色,体会不同的对手戏,感受不同的角色体验。学生入科半年后,就在舞台上表演,七年里几千场戏的演习,足够积累各方面丰富的经验,培养综合表演能力。超多的舞台实践,不仅使演员与观众建立了熟悉的观演关系,也使演员加深了对剧目角色的理解。

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富连成社的演出剧目量大面广,文武兼备。尤其在萧长华、郭春山和众武戏名师的潜心指导下,富连成社在“三小”玩笑戏和武戏这两类剧目的表演上独具特色。20世纪30年代,北平戏班林立,竞争激烈,后起之秀次第成为富连成社对手,富连成社依靠坚守传统戏的排演和良好人才的培养,不断赢得胜利。如果说对京剧技艺的传承是“学”的内容,那对剧目的传承就是通过“演”得以实现,在严苛的教学要求和大量的舞台实践下,富连成社实现了学演结合的良性循环。

(三)对传统戏班规制的传承

富连成社对传统戏班规制的传承,体现在对戏班组织架构、按科配备的招生方法以及以演代练的实践环节。

传统戏班的构成,除了演员还有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在演出历史中,戏班逐渐形成了各个行当的演员和各个科目的工作人员,可归纳为七行七科。舞台表演人员分为七行:老生行、小生行、旦行、净行、丑行、武行、流行(即表演龙套、宫女、丫鬟、车夫、船夫、刽子手等群众角色的文堂行)。戏班的内部组织有后台服务人员、舞台和后台协作人员,共分为七科:经励科、交通科、剧装科、容装科、盈箱科、音乐科、剧通科。富连成社的内部组织传承了这一组织架构,除社长外,其余各部门负责人名称为管事、执事、教授、经励科主任、会计庶务、教育班(后来增设)主任、场面主任、箱场领袖等。[2]35-37从这些名称可以看出,富连成社各司其职的内部机构与传统戏班的内部设置基本相同,执事即交通科之文武管事,经励科主任主管舞台演出之外的班社内外行政事务,场面主任即传统戏班的音乐科主管,箱场领袖即传统戏班剧装科、容装科、盈箱科负责人。各科的主管都是精挑细选的专业人员,合理分工和协作精神确保了富连成社在舞台演出环节运行顺利。对传统戏班组织架构的严密传承为富连成社节省了运转成本,提高了运行效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戏曲常常有“老生戏”“小生戏”等按行当界定剧目类别之说,这是按照戏曲分科编剧所得。戏班或科班的招生也要按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来配置,缺少了某个行当的演员,就意味着一部分剧目无法排练、上演,因此戏班或班社不能长期缺少某行当的演员。与当今学校按年度招生不同的是,富连社按照行当配置招生,“这个月也许招三个,下个月也许招五个,凑够一科改一个字,但无论来早还是来晚都是七年,学历都是一样”[5]34。按照学员成才速度和缺额情况及时招生补齐,这种按科配备的招生法传承了戏曲的行当设置,科学且务实。

三、富连成社教育理念的主动创新与教育方式的顺势改革

作为最早的一批戏曲科班,富连成社不仅开创了规范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而且在众多的科班中拥有诸多创新举措。其44年的历史中,叶春善时期长达30年,这期间的创新举措大多是主动而为。这些创新举措能够得到实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叶断萧谋”的成功搭档以及二人高度一致的教育理念和以德为先的人才观。此后,叶龙章时期14年间的创新更多是因时局变化做出的顺势改革。

(一)富连成社教育理念的主动创新

1.《梨园规约》与《科班训词》

富连成社在创立之初即有明确的定位,即,培养梨园下一代,而非像传统科班那样,只是为了生计、解决吃饭问题。因为这样的定位,富连成社在京剧教育目标的严格程度和组织严密程度方面均超越以往科班。

学生要加入富连成社,需经过熟悉的人介绍。凡入社学员,都要经过两方面审查,一为技能,二为品德。表演技能不行的,还可以改作他行,如后台管理等;品德不行的则被劝退。梨园行早有一定的行规,教戏之前先学规矩才可教艺,但行规均为口口相传。叶春善根据流传的遗存重新整理成《梨园规约》,将其作为富连成社培养学员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方面的准绳。此外,他经常采用“训话”或“张挂训话”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品德教育”,这些“训话”后经社内断文识字的先生撰写成《科班训词》在富连成社流传。这一训词,包含有职业道德的规约、做人做事的规则、约定俗成的梨园常识和行业禁忌。把训词以规约的形式固定,已经领先于传统戏班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诚恳务实的,当数“十要十不要”,它表达了一位梨园行长者对所有从业者在艺德、品德塑造上的谆谆教诲。《梨园规约》和《科班训词》的确立与流传,得益于富连成社以德为先的人才观。

2.教学上“量体裁衣”

富连成社的学员,入社一年半载之内不会轻易定行当,只有在经过足够的考察和舞台实践之后,才会被确定一个较为合适专攻的行当。因为经过了较长时间的考察,所以学员确定行当后,成才率较高,在各自行当都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确定行当这个重任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识才辨才能力。富连成社的教师均来自当时行业内名人,或本社出科优秀学员。例如,“生旦净末丑行萧长华,老生行雷喜福、王喜秀,武戏王连平、郝喜伦、刘喜益,小生萧连芳,青衣苏羽卿,花旦金喜堂、萧长荣,武旦徐天元,净行叶福海,文武丑王长林……”[2]44-46此外,还有专门负责场面兼授曲的李庆喜等名师。由这一串响当当的名字可见,富连成社的教师各行各工搭配整齐,阵容强大且稳定,学员有足够的条件博采众长、迅速成长。例如,有“戏篓子”之称的总管事萧长华先生能戏众多,很多学生经他培养发掘,改行发展后名声大振。再如,从小生改成须生的马连良、从老生改成花脸的袁世海。

量体裁衣不仅体现在因材施教上,还体现在量力而为上。富连成社对于不同能力的学员要求不尽相同。这种量力而为、因材施教的方式本质上还是叶春善实事求是、务实指导思想的体现。

3.育人上人尽其才

富连成社给学员定行很慎重,学员一旦被确定行当,并不是说其他行当的表演一概不学了。相反,不仅要学习本行正工戏,还要学习其他行当角色的表演,甚至连各场次的穿插顺序即舞台调度都要知晓,其他诸如龙套角色的表演也要熟悉。就是说,除了主修一个行当,学员还需辅修若干其他相关行当。为的是一旦身体出现特殊情况,学员依然能够在梨园行立足。如嗓子倒仓了可以表演做打为主的武行,腰腿受伤了可以表演唱念为主的文行,辅业切换成主业,虽不精到,却不至于失业。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得富连成社学员具有很强的舞台适应能力。因特殊原因而改行的演员,甚至可以成为演出、教学或者管事的全才,继续为戏剧事业发挥作用。这样的理念不仅体现出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也体现出专业戏曲教师的远见。

富连成社在发展过程中历经多次竞争,取胜之道是相信观众为了“看戏”而来,绝非为“捧角”而来。这与富连成社均衡培养人才的理念密切相关。20年代末,斌庆社在与富连成社抗衡期间,重视外请童伶挑梁演出,最终缺陷暴露。富连成社却因行当均匀、演员整齐而赢得市场。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名角挑班”,戏院演出中除了名角的那几出戏,会有质量不过关的剧目混迹其中。而富连成社的戏从开场到大轴结束,每一出都有看点,水平整齐。最根本的原因是演员水平均衡,表演和剧目本身的质量都过硬。强调整体培养的指导思想,使得富连成社在编戏时不会偏重一人,看戏者也不为一人而来。可以说,均衡培养人才是富连成社最核心和强硬的立社之本。

富连成社强调均衡培养人才,让学员人尽其才,同时又兼顾尖子的重点培养。要成为尖子,必须具有美德。重点培养尖子榜样的效应在于,让普通学员感觉有奔头,从而产生激励效果。不能演戏的,可以往场面、梳头、管箱等方面培养,使其成为有用人才。富连成社在戏曲演出的所有环节,都培养出了相应的专门人才。

(二)富连成社教育方式的顺势改革

1.增设教育科,提高文化素养

长期以来,组建科班或戏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维持生存,因此,班主没有太多高远的目标,戏班或科班基本也没有文化常识的学习要求。随着社会变迁和时代进步,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在各行各业逐渐显现。为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中华戏校等一批新式戏曲学校纷纷成立。新式戏曲学校除了设有戏曲表演的专业课,还设置了中外戏剧史、戏曲理论等戏剧理论课和国文、算数、外语、历史、地理等文化课。新式戏曲学校传达出的现代价值观逐渐得到社会关注,客观上给富连成社造成了压力。

东家沈秀水掌管富连成社后,于1931年9月发表了《富连成增设教育科宣言》。“改革科班教学制度与方法,添设小学生应该学习的国语、算术、常识等课程,并借报刊广为宣传。”[2]218富连成社以改革面貌示人,曾经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但此改革执行得并不彻底:所谓的文化课仅限于识字,可谓有名无实。1934年夏,叶龙章接任富连成社社长,开始真正实施“增设教育科”措施:“增设了算术、剧本选读、评述戏剧史料等课程,还专门编有《古人嘉言懿行集》供学员阅诵,其中国文、算术、常识课均采用当时通行的小学1~4年级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普通教育的对接。”[4]233这应该是富连成社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真正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改变学员的精神风貌,对于学员进一步理解戏文及人物内涵也有很大帮助。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课程设置上限为小学四年级水平,是因为富连成社为了保证技艺的传授不受文化课学习的影响。以技艺学习为主要目的是一个戏班再正常不过的宗旨,加上与其他班社、学校相比,富连成社优秀的舞台表演证明了一切教学让位于技艺培养的正确性。实事求是、不追求形式、以传承技艺为核心的务实态度表明叶龙章延续着富连成社的一贯作风。

2.改善学员生活条件,关注学员心理健康

旧式科班的学员大多来自贫困家庭,入科以后的生活环境差是习以为常之事。无论科班教师还是学员本人,并不会主动考虑改善生活条件。在恶劣的居住环境下,容易传染各种疾病。学员一旦染病,影响技艺学习不说,身体及心理也会深受伤害。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旧式科班确实有失关怀。中华戏校的住宿条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戏校的生活管理讲究卫生,学生每人一张床,宿舍里被褥一律套上白单子,看上去整齐、干净。这一点曾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赞扬,因此也吸引了不少人来参观,来参观的人中还有不少外国人。”[1]68与中华戏校相比,富连成社的生活条件则差多了,高盛麟坐科时“睡的是大通炕,一间房内要睡好几十号人,都是一个挨着一个,挤得很紧”[3]7。孙盛云坐科时被安排在南屋“正铺”,这一最好的待遇“只不过比其他铺人少、阳光足和潮气小一些”[3]66罢了。同一时期的两个戏曲人才培养机构,学员的生活条件仿佛天壤之别。社会上对以富连成社为首的旧式科班弊端的抨击时常见诸报端。加之中华戏校以开放的姿态面对媒体,大力宣扬校内现代化管理、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比之下,富连成社瞬间成为保守落后的反面典型。

叶龙章在此情境下上任,做出了顺势改革,在学员的学习环境、医疗条件和伙食条件上采取多项措施,使富连成社面貌短时间内焕然一新:通过早会制度宣讲富连成社精神,通过定期教研讨论向教师渗透新式教学理念,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学员自我管理,通过改善日常管理细节传递尊重学员的信息,通过加强与学员家庭的联系沟通打破传统科班的封闭教学状态。此外,叶龙章在学员心理健康的引导上也积极借鉴了新式学校的有益做法。富连成社的诸多举措对外传达出一种信号,即富连成社的教育理念在顺应时代不断革新。

四、富连成社对当代戏曲教育的启示

富连成社创立前后,戏曲科班众多,但称得上“第一科班”的只有富连成社。富连成社除了培养人才最多、传承剧目最多等看得见的贡献,还有更多启示值得我们挖掘。

(一)戏剧办学模式的探索意义

富连成社在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上具有探索意义。富连成社在学员的教学上重视“学、练、看、演”四个环节,以演代练,以看促演。没有足够多剧目的观摩与表演,任何演员都无法真正掌握舞台经验。为了让每个学员都有表演的机会,富连成社要求所有刚入科的学员都要从跑龙套、上下手做起,再逐渐担任配角、主角。富连成社演出的剧目类别按照固定规则设置,保证每次十出戏中有三出武戏、三出老生戏、一出玩笑戏(花旦、丑行主演)。三出武戏分别为长靠戏、短打戏、大武戏,三出老生戏必有花脸、小生、青衣、老旦等行当。这样基本上每次演出都有百余人参加,保证人人参演、个个锻炼。这样的固定设置不仅确保了学员舞台锻炼机会均等,也使得各行各路戏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学员学习内容广泛,戏路越演越宽。对富连成社在人才培养上的各种有益探索,后续班社甚至新式学校都曾有过借鉴。比如中华戏校在教学内容、基本功训练、实践环节等都对富连成社有所借鉴。富连成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有益探索值得今天的戏曲教育机构借鉴。

(二)戏曲教育演进发展的价值范本

在44年办学历程中,富连成社多次经历生死攸关之困境。1908年创办不久即遭国丧禁演,总教习萧长华贡献私藏剧本供班社排练,解禁后班社一举成名。在遇到第一批学员集体倒仓时,富连成社借助外请童伶练戏度过第一个人才荒,同时立刻调整招生节奏,确保人才培养衔接有序。1934年盛字科骨干演员集体南下,在外演出的总教习萧长华火速回京指挥班社,在名伶尚小云帮助下一边加紧排练新剧,一边迅速推出世字科学员,与长期留社的叶盛章培养新的演员群体,重振班社地位。富连成社在人才培养方式上的不断更新和修正,体现出创新性和灵活性。

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怀有极强的使命感,这不仅体现在育人理念上,还体现在对待京剧艺术的态度上。20世纪30年代,北平戏班众多,新式学校次第成立,竞争十分激烈。在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在国剧改良运动推动下,新的价值观不断涌现,很多戏曲机构在传统剧目中生硬植入新价值观,盲目追求新意,导致剧目质量下降。富连成社以其坚定的艺术姿态,顺应时代发展做些许调整,但是在京剧本体上,尤其是在传统剧目的传承方面,没有擅自删改,一直持保守谨慎的态度,这使得京剧传统剧目得以原貌传承。这一做法不仅体现出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的无限敬畏和自觉传承的师道精神,也体现出富连成社对京剧艺术本质的把握能力和高度自信。这一点在今天看来尤为可贵。

(三)核心教育团队留下的精神财富

从富连成社的历史发展来看,叶氏父子二人和萧长华等人耗费毕生心力,带领富连成社一路风雨兼程,在京剧人才培养和京剧艺术传承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果把富连成社视为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天更加值得总结的是其体现的历史价值,更应弘扬的是其在艰难困境中应对困难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1902年冬,吉林富商牛子厚邀请京剧伶工叶春善一行赴演,期间牛子厚器重叶春善并萌生招收培养戏曲人员的念头。二人经多次扺掌长谈,互相为对方的诚意感动,于1904年夏创立喜连成班。牛子厚看中叶春善的不仅是其对京剧艺术的精通,更是其为人忠厚、勤恳负责。无论是叶春善的勤恳还是牛子厚的诚恳,最终成就这番宏伟大业的基础是二人一致的为人准则和做事态度。

叶春善做人诚恳延伸至对待京剧的态度,反映在他定下的办学宗旨上:“各人不为发家致富,只为流传戏班后续香烟,一心为了教好下一代艺术人才,川流不息地把戏剧事业接续下去。”[1]5作为旧式戏曲教育班社,其教学的目的在于学员学成技艺后的表演。家境贫寒之子到戏班学艺谋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班社运营需要营业收入维持也是普遍共识和客观现实,但富连成社把“教好下一代艺术人才、把戏剧事业接续下去”作为班社存续的使命,其境界与格局远超同时代的其他班社。这种育人重于逐利的办学理念是叶春善人格和品行的延伸与外化。也正因为富连成社以此为宗旨,才有其德艺并重、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和重基础、重实践、重师资等务实的育人方针。育人以传道为先,技艺与品行并重,使富连成社对当代京剧艺术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2年,社会动荡,京剧市场一度停滞,旧东家商业破产,喜连成社面临解散之危险。叶春善奋力斡旋,牛、沈东家之间转让经营,富连成社得以完成改组接续。1934年戏服道具盛字科骨干演员大举下江南,叶龙章舍弃军官身份加入富连成社并主持大局;1942年,剧场遭遇火灾,戏服道具全部烧毁,叶龙章在叶盛章协助下追回部分赔款迅速置办戏服道具,带领学员北上南下力挽狂澜。从富连成社多次濒临解散边缘的磨难,可以清晰地看到,在面对各种困境时,富连成社对“替祖师爷传道”的坚韧与执着。这些事件正体现出中国人骨子里对于做好、做成一件事的超强意志力,是中国人骨子中特有的坚持。

五、结语

上下五千年,历经诸多朝代更替,中国文化从未因朝代更替而中断,更未曾因民族的分分合合而消亡。在朝代更替过程中,中国文化因其丰富性、包容性、创造性,一再消化、融合、提升而更具活力、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正是具备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核心价值,富连成社得以身处困境而依然可以不断应时调整。富连成社对于中国戏曲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戏剧生态培育的探索,是其留给后人最重要的财富。今天继承和发展戏曲艺术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重任,传承之根本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技艺背后体现的民族文化之精髓。

猜你喜欢

戏班行当剧目
舞台剧目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花衫”行当考辨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