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创新水平的综合测算及经济发展效应研究
2021-01-16苗丽静郭鹏程
苗丽静 郭鹏程
〔摘要〕本文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2007—2016年28个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实证分析其经济发展效应。结果显示,2007—2016年,我国城市创新水平整体上随着时间的演进不断提升,空间分布特征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实相似,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状态;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存在积极的正向影响,城市创新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会提高0.486个百分点;对于四大经济板块,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区域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显著,而东北地区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创新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滞后。根据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创新水平;经济发展效应;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F124.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21)05-0028-1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以创新生态优化引领辽宁高质量发展研究”(L19AJL0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5年,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发展立足于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同年12月,国家建设61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若干具有強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支撑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实现对其他区域的引领性作用。创新战略的实施与试点城市的建设,使我国城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党的十九大在充分肯定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创新上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区域创新不平衡等问题。城市作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和基本空间载体,既是区域创新的中心,同时,其创新的空间异质性又不断累积和重塑区域创新格局。如何测算城市创新水平,如何正确识别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以及如何根据创新空间差异及成因关键,制定与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和路径,便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熵值法综合测算2007—2016年城市创新水平,并实证研究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的发展效应,以期为增强城市创新水平,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制定依据。
关于城市创新水平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取得了丰硕成果且富有启示。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国外学者对城市创新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创新体系”“创新精神”等概念的提出[1]。Audrestch和Feldman[2]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活动中,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水平的竞争,面对新的发展挑战,就必须树立新的观念,采用新的发展方式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卡尔·达尔曼和让·艾立克[3]认为只有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创新体系的构建、生产价值的提高,创新体系的政策运转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与此同时,Arne和Heidi[4]认为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表征是大量的专利授权数量和众多的创新型企业。Richard[5]认为城市创新能力的核心为技术、人才和宽容,并以这三个指标为基准建立了创新力指数来评价城市创新能力。Laurentic[6]则从区域创新能力和空间异质性的角度,将北欧五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国的创新制度对创新活动的作用。此外,Maggioni和Uberti[7]以及Dalgim和Mitrat[8]通过引力模型对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证明了空间上的地理位置差异是区域间知识流动的决定因素之一。Marina和Soetanto[9]通过比较荷兰的代尔夫特和挪威的特隆赫姆两个城市,发现开放创新在大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年,Hall等[10]以研究与开发投入和信息通信技术投资为目标因素,采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发现R&D投入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更为显著。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迅速,党和政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出创新驱动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城市创新发展问题,对城市创新水平的概念、评价体系和影响因素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大量有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肖鹏等[11]认为创新型城市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张洁音等[12]认为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最基本的单元,建设创新型城市既要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建设,也要加强对中小型城市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方创琳等[13]从自主创新、产出创新、人居环境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四个维度综合评估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认为只有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与此同时,谢远涛等[14]通过熵值法对各个城市的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绩效得分进行了详细测算,发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改变资源型城市“矿竭城衰”“矿竭城亡”的必由之路。包海波和林纯静[15]基于专利申请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发现R&D从业人员对长三角城市创新水平影响最高。
纵观上述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城市创新水平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普遍认为提高城市创新水平,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今时代发展潮流,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但国外研究更多的是针对于城市创新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和建设意义,趋向于定性分析,对于定量分析较少。国内研究多倾向于某一特定区域的分析,没有从全国层面上做出详尽探讨。鉴于此,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城市创新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实证检验其经济发展效应,这对于从城市层面全面把握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优化创新资源配置路径,以及实施差异化创新驱动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二、城市创新水平的综合测算
(一)研究方法
学术界对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总体上可归为两大类: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主观赋权评价法是依据研究者对各项指标的主观重视程度来定权,客观评价法则是由数据自身提供的客观信息作为依据来定权。客观定权法减少了在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影响及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本文采取客观赋权法中的熵值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参照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12-14],熵值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取m个省,n个指标,则Xij为第j个省的第i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
(二)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在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数据样本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获得性原则,将城市创新水平分解为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创新驱动资源要素、创新驱动效应要素、创新驱动环境要素四个维度,选择10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来构建评价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创新驱动主体要素主要指以企业为代表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实体[16]。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主体和市场竞争的直接参与者,能够整合市场资源,为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可以直接有效地把新技术、新规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去。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能夠使市场竞争更加活跃,使市场经济更具活力。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是评价城市创新水平最显著的标志,城市创新水平高的城市可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二者相辅相成。
创新驱动资源要素包括人才基础和资本投入两个方面。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研究与发展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理论的人才,才能够顺利开展。高等院校作为先进人才最直接的供应方,其发展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进技术人才水平的高低。同时,大量的研发经费是必不可少的,充足的研发经费能够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能够最大程度上加强研发过程中应对失败与风险的能力。完备的创新资源要素的提供,是创新型城市不可或缺的,支撑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创新驱动效应要素体现在知识产出和产业聚集的综合作用上。知识产出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专利申请受理数能够体现出企业的主动创造性,而授权专利数可以显著地衡量城市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提高城市创新水平。由于单个企业所研发的技术成果具有个体性和偶然性的特点,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城市创新水平,只有更多的产业聚集到一起,才能使研究成果更具普遍性[16]。知识产出和产业聚集效应,能够形成产业集群,更好地释放城市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创新驱动环境要素是指创新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完整的技术市场运行体系、地方政府的有效支持以及融洽的创新氛围等方面。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企业的研发及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推动地区之间的科技合作,实现科技设施联通、创新平台互通、创新人才流通,更好地实现城市创新型建设,提升城市创新水平。
(三)数据来源
基于数据的准确性、可得性和科学性,本文选取2007—2016年全国28个省(由于数据缺失,不包括西藏、新疆、青海、台湾、香港、澳门)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有关数据,利用Stata软件来进行定量分析。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来自2008—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
(四)城市创新水平的综合测算结果
根据前文的熵值法计算得出28个省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创新水平综合得分,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2007—2016年间,我国城市创新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创新等级不高,这一结果符合现阶段我国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主要依靠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现实状况。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来看,城市创新水平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减弱。
从四大板块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最高,年平均增长率为4. 1%,且提升幅度最高,由2007年的0. 264提升至2016年的0. 380,平均创新水平为0. 319;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次之,年平均增长率为4. 3%,城市创新水平增长幅度略低于东部地区,由2007年的0. 194提升至2016年的0. 280,平均创新水平为0. 226;东北地区城市创新水平较低,年平均增长率为2. 5%,其创新水平提升相对较低,由2007年的0. 150提升至2016年的0. 185,平均创新水平为0. 167;西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最低,年平均增长率为3. 6%,其创新水平提升幅度略高于东北地区,创新水平由2007年的0. 138提升至2017年的0. 187,平均创新水平为0. 148。2007—201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共十八大后国家将科技创新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地位,各省加大教育和研发经费的投入,R&D从业人员和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促使各城市创新水平持续提升。尽管研究期间内各省的城市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整体城市创新水平与世界发达地区相比依旧存在一定的距离,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提升各地区城市创新水平,缩短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根据城市创新水平均值,将城市创新水平划分为高创新水平、较高创新水平、中等创新水平和低创新水平四个等级,划分结果由表3所示。
高创新水平包括北京、江苏、广东、山东、浙江五省,其创新水平均高于0. 350。高创新水平的五省均为东部沿海地区,该省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数目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优秀的教学资源以及优良的政策,为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广东的城市创新水平综合得分最高,为0. 716,远高于其他省,这主要归因于广东的多元产业结构,企业R&D经费投入和R&D从业人员以及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领先其他省,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有良好的创新基础和创新环境,确保其城市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
较高创新水平包括上海、河南和湖北,其城市创新水平处于0. 250—0. 350之间。河南和湖北处于我国中部地区,具备一定的创新发展条件,两省拓宽原有发展思路,充分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吸引了大量的高技术企业投资设厂和新型人才安家落户,从而处于较高创新水平,但与高创新水平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城市创新水平仍存在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上海作为国家金融中心其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国家领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但由于城市面积较小,城市拥堵,“大城市病”问题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城市创新水平。
中等创新水平包括黑龙江、山西、广西、河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辽宁、天津、福建等13个省,其城市创新水平位于0. 150—0. 250的区间内,这些省多以资源型城市为代表,自身的发展多依靠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城市内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多依靠内部大型国有企业的支撑,产业转型压力大,无法形成有效的创新竞争环境。同时,由于城市内部新型企业数量较少,难以吸引新型劳动力和高新科技人才,导致大量的人才外流,创新型人才供给量不足。
低创新水平包括宁夏、甘肃、海南、吉林、内蒙古、贵州、云南等7省,其创新水平均低于0. 150,这类省多位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经济辐射范围较窄,高新技术企业十分少见,整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严重滞后。吉林之所以处于低创新水平阶段,是由于其发展主要依靠城市内部的传统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转型压力大,自主创新性相对较弱;同时,近年来东北地区整体发展的不景气也制约着吉林的发展。
三、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分析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将创新发展提升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作为当今时代最为重要的发展动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如何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还需要深度挖掘。鉴于此,本文实证分析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并检验模型的稳健性和内生性,确保模型设定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一)变量说明与模型设计
⒈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单一的指标难以综合测算城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因此,本文通过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社会民生三个维度,选用人均GDP、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工业增加值率、非农产业占GDP比重、第二产业投资额、第三产业投资额、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公路里程、城市绿地面积等10个指标,通过熵值法测算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
解释变量:城市创新水平。城市创新水平对城市经济发展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立足点。因此,本文通过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创新驱动资源要素、创新驱动效应要素和创新驱动环境要素4个维度,选用19个指标综合测算城市创新水平。
控制变量:影响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现有文献研究[17]-[19],选取政府财政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率、城市化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5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
⒉模型设计
其中,被解释变量Dev表示城市经济发展效应,解释变量UBI为城市创新水平,并选取政府财政支出(Gov)、外商直接投资(Tra)、固定资产投资率(Fix)、城市化率(Urb)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Infra)作为控制变量。
(二)回归结果分析
⒈描述性统计
回归模型包括11个主要解释变量。由于测算的是2007—2016年28个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所以共有280个样本。城市创新水平的均值为0. 227,与整体的城市创新水平比较,东部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最高为0. 310,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次之为0. 226,西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最低为0. 148,东北地区城市创新水平为0. 167,其余变量的分布均处于合理范围。具体如表4所示。
⒉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
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效应影响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在总体回归结果中,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效应的影响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表明城市创新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效应会提高0. 486个百分点。这种显著的影响来源于城市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城市创新通过创新驱动的主体要素、资源要素、效应要素和环境要素四个方面,不断提高城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能力。高创新水平的城市通过其先进的教育资源,能够更好地培育新型创新人才,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使高技术企业聚集起来,生产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出具有领先地位的新型技术和发明,高附加值的产品和领先技术提高了经济效益,拉动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回歸结果中,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阻碍经济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反映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外商直接投资额的不断增加,外商投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多,表明我国对国际资金的吸引能力日益增强,但也要看到日益突出的国际经济矛盾和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因此,在不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基础上,要不断扩大内需,增加国内投资额,吸引国内资金,提高抗风险能力。
⒊四大板块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
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来看,首先,在东部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0. 451,表明城市创新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够使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增加0. 451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多为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城市创新基础好,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城市內部企业竞争激烈,企业创新积极性高。同时,东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处于国家领先地位,优质的教育资源,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基础。卓越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雄厚的资金供给二者相辅相成,不断推动整个东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的提高,带动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效应提高。其次,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在四大板块中最高,为0. 714,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明中部地区城市创新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效应会增长0. 7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各省拓宽原有发展思路,加强各省联系的同时,以国家区域战略布局为依托,跳出中部地区板块范围,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使更多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在中部地区投资建厂,外来企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带动城市内原有企业学习,企业创新能力得以提高。与此同时,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和智力资源密集区,仅中部6个省会城市就有300多所高校,R&D从业人员数也在不断增加,推动由传统的资源、劳动为主要驱动力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过渡。再次,西部地区的回归系数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0. 486,表明其城市创新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效应会增加0. 486个百分点。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东部地区装备制造、新材料、化工、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向西部地区的转移聚集,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东西部扶贫合作机制不断延伸至经济、科技领域。建立以西部地区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机制,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不断走向高端化、国际化,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模式。最后,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的回归系数并不显著,这是由于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其中吉林更是处于低创新水平。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多建立在传统计划体制的工业化进程中和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基础之上,国有大型企业往往是一个城市立足和发展的根本,是其主要的经济支柱。这些城市大都有一个或几个大型国有企业支撑,企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控制力,对当地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所有制结构有着深远影响[18]。相对于东部地区开放的发展模式,这种经济结构稳定、封闭、僵化,难以形成创新能力高的企业。僵化固定的经济结构难以形成企业之间的互动,从而东北地区整体城市创新水平不高,城市经济低迷,导致城市出现衰退状况。
(三)稳健性检验
采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如表6所示。从表6中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城市创新水平对城经济发展效应影响系数的显著性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保持一致。此外,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的回归系数依旧不显著,再次表明东北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不高,整体经济形势不景气,仍需要不断提升其城市创新水平。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得到证实。
(四)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城市创新水平和经济发展效应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即经济发展效应也可能会促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为排除内生性问题以及遗漏关键变量对回归结果产生干扰,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发展效应。因此,选择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Ind)为工具变量做2SLS回归。
第一阶段将工具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回归,得出内生变量的拟合值。表7中的回归结果表明工具变量显著为负,除西部地区以外。负值表明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仍然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从而对整个城市的创新水平存在阻碍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改善产业结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于其他地区仍然存在很强的提升空间,其第二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导致和其他地区存在差异。
第二阶段将内生变量的拟合值代入模型进行回归,其回归结果如表8所示,城市创新水平与经济发展效应的回归结果和显著性同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采用工具变量后的结果依然稳健,本文结果再一次得到证实。
四、研究结论
本文以全国28个省为研究样本,对其2007—2016年城市创新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并对其经济发展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2007—2016年我国城市创新水平整体上随着时间的演进在不断提升。2007年处于高创新水平的仅有北京、江苏和广东三省,较高创新水平的有浙江、山东、上海,其余省级单位均处于中等及低等创新水平。2016年,浙江和山东的城市创新水平提升至高创新水平区域;天津、河北、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四川、陕西等省提升至较高创新水平区域,但地区之间的城市创新水平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创新水平存在空间异质性,高创新水平与较高创新水平的省多处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等及低创新水平多处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创新水平在时间上不断提升,但空间上体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因此,不断推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的同时,要缩短各地区之间城市创新水平的差距,实现地区之间协调发展。
第二,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提升城市创新水平对促进经济发展效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水平对经济发展效应的影响系数在1%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城市创新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会提高0. 486个百分点。因此,各地区要强化科学技术的投入,发展高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型人才,推动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进而实现城市经济持续不断的发展。
第三,城市创新水平的经济发展效应在四大板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创新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将分别增加0. 451、0. 714、0. 486个百分点;而东北地区由于其整体发展的不景气,以及僵硬固化的产业结构,经济依赖国有企业的同时又阻碍其转型与发展。因此东部地区要继续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断推进城市创新水平的提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部地区要不断深化现有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强化各省之间的有效合作,深入融合“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其城市创新水平的持续提升,为经济注入更强的内生机制;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要学习中部地区的发展理念,转变现有发展模式,加强相邻区域之间的联系,规划立足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吸引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投资设厂,实现整个地区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Hall,P.G. Cities in Civilization:Culture,Innovation,and Urban Order[M].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98.22-23.
[2]Audrestch,D.B. Feldman,M.P.Innovation in Cities: Science-Based Diversity Specialization and Localized Competition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7(43):409-429.
[3]卡尔·达尔曼,让·艾立克.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M].熊义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8-93.
[4]Arne,I.Heidi,W.A.Oslo: In What Way an Innovative City [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1,3(7):871-887.
[5]Richard,F.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NewYork:Basic,2002.187-216,275-296.
[6]Laurentic,C.D.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the Labour Market: A Comparison of Five Regions[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6, 14(8) :1059-1084.
[7]Maggioni,M.A.Uberti,T.E.Inter-Regional Knowledge Flows in Europe: An Econometric Analysis[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7.230-255.
[8]Dalgim,M.Mitrat,T.D.Inequality,Nonhomothetic Preferences,and Trade: A Gravity Approach[J].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2008,74(3) :747-774.
[9]Marina,V.G.,Soetanto,D.P. Benefitting From Learning Networks in "Open Innovation": Spin-off Firms in Contrasting City Regions [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3,21(5):666-682.
[10]Hall,B.H.,Lotti,F., Mairesse,J. Evidence on the Impact of R&D and ICT Investments on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in Italian Firms[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 2013 ,22 (3) :300-328.
[11]肖鵬,李兴文,刘国新.创新型城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J].科技与经济,2006,(5):51-54,56.
[12]张洁音,黄友,张乐萍,等.浙江省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基于58个市(县)的创新能力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2,(10):13-18.
[13]方创琳,马海涛,王振波,等.中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综合评估与空间格局分异[J].地理学报,2014,(4):459-473.
[14]谢远涛,李虹,邹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指数研究——以116个地级城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5):146-158.
[15]包海波,林纯静.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治理研究,2019,(5):51-58.
[16]魏亚平,贾志慧.创新型城市创新驱动要素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4,(19): 1-5,20.
[17]冯云廷,翟婧彤.计利群.创新能力、经济结构与城市兴衰[J].财经问题研究,2019,(2):113-121.
[18]张治栋,吴迪.产业空间集聚、要素流动与区域平衡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经济发展差距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9,(4):42-48.
[19]高树华,张文松.基于创新资源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76-80.
[20]万勇.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1,(4):36-46.
[21]何舜辉,杜德斌,焦美琪,等.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7,(6): 1014-1022.
[22]马静,邓宏兵,蔡爱新.中国城市创新产出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来自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检验[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10):12-25.
[23]李春林,叶芳,王芬,等.浙江城市科技驱动力时空分异研究[J].科技导报,2018,(22):145-151.
[24]肖梦,邓宏兵,谢伟伟.中国区域创新发展绩效测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9,(14):1-10.
[25]何明俊,刘静,廖祖君.中国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空间关联性特征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J].中国西部, 2019,(4):14-24.
[26]胡艳,潘婷,张桅.一体化国家战略下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99-106,239.
[27]滕堂伟,瞿丛艺,胡森林,等.长三角城市群绿色创新效率格局分异及空间关联特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107-117,239-240.
[28]刘建华,李伟.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中原城市群创新空间联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5):63-68,90.
[29]李斌,田秀林,张所地,等.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化研究[J/OL].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1):1-15.
[30]马昱,邱菀华,王昕宇.城市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9,(8):116-123.
A Comprehensive Calculation of Urban Innovation Level and the Effec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IAO Li-jing1,GUO Peng-cheng2
(1. School of Economic,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2.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used the entropy method to comprehensively measure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28 cites at the provincial and prefectural level and above from 2007 to 2016, and empirically analyzed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is paper are concluded as follows. First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overall level of urban innovation in China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time,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e reality of China’s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ing a state of "high in the east and low in the west, high in the south and low in the north"; Secondly, the level of urban innova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 every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urban innovation, the level of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crease by 0.486 percentage points. Thirdly, for the four major economic secto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s of urban innovation level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 of the innovation level of cities in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re significant, while the northeast region has a low level of innovation due to its own limitations and is also lagging behin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Key words:urban innovation level;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innovation driven
(責任编辑:兰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