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16欣,徐晔,冯川,吕莹,钦斌,何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1期
关键词:教课阅片影像学

陈 欣,徐 晔,冯 川,吕 莹,钦 斌,何 玲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10)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融合,临床应用性极强的二级学科,其在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诊断、治疗及随访中具有重要意义。医学影像学示教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模式更便于医学生学好医学影像学,为将来的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是以临床案例作为教学基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然后提出临床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来解决问题。慕课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是一门信息化网络课程,其具有海量性、覆盖面广特点,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检索课程,满足多方面的学习需求。目前,随着多种教学方法的改进,多种混合式教学法也被应用于教学中[1-2]。本研究比较了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的效果,旨在探索全新的示教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专业方向)五年制本科生两大班,共210人,以小班为单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人。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由相同教授根据统一教材和教学时间完成理论授课后,示教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重难点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查阅相关资料。随后,由教师进行示教课教学。(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按照教材顺序及教学大纲,以多媒体课件形式,对要求掌握的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授课,然后学生采用传统X胶片学习并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在旁进行解答。(2)观察组采用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及示教课前,教师对慕课平台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解,并将重要的知识点告诉学生,进行相应的慕课视频学习,启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示教课时,授课教师再通过对课前选取的具有完整临床病史、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的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将疾病的影像学理论知识、影像表现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同时,学生们根据示教及慕课学习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讨论和总结,授课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引导方向、纠正错误及归纳总结。最后,由学生提出问题,授课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

1.2.2教学效果评价 (1)客观评价。2个月的示教课程结束后,由教研室统一安排考试,包括医学影像学示教课理论考试(满分为100分)和医学影像图片阅片判读考试(满分为40分)。(2)主观评价。全部示教课程结束后,利用网络采用本校自制调查问卷完成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问卷包括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难重点突出、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升阅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及示教过程满意度等,每项采用0~10分进行主观评价。同时,观察组评价内容还包括了是否支持此种新的教学模式。2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2 结 果

2.12组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示教课理论考试及阅片判读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考试成绩比较分)

2.22组教学效果主观评分比较 观察组在对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难重点突出、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升阅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及示教过程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同时,观察组所有学生均表示支持此种新的教学模式。

表2 2组教学效果主观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医学影像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3],其不仅能直观观察病变情况,还能辅助判定临床病情。因此,掌握影像医学对临床医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医学影像学示教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以PPT结合传统胶片进行授课,是一种被动的教学方法[4],其普遍存在教学内容过多、课堂时间有限、示教课小组人数偏多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质量。临床教学中如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内容。

本研究探讨了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教学中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示教课理论考试及阅片判读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慕课联合CBL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对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理解和记忆,其原因可能是:慕课具有海量性、内容覆盖广等特点,学生可通过网络平台点击观看视频,掌握知识信息[5-6]。本校慕课平台中包含有基础解剖、影像解剖和相关的病理生理等内容,这使学生能更好地在疾病基础上理解影像学表现。而且,慕课中含有的大量微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展示影像学知识,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帮助其理解和记忆[7-8]。CBL是将典型临床病例提供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临床思维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9]。该方式可使学生将单调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病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慕课联合CBL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对促进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主动性、教学内容难重点突出、提高理论知识掌握度、提升阅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增强团队合作及示教过程满意度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可能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慕课的学习,查漏补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慕课共享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在线交流、测试等,并可通过数据分析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将CBL教学法应用到医学影像示教程中,示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临床病例,从而突出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及小组讨论,从临床病史、临床表现、影像表现来诊断疾病,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难点、重点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10]。学生在分组讨论过程中,也增加了交流,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自身的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因此,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但是,由于国内医学院校的慕课启动时间不长,资源还比较有限,特别是医学影像学的慕课教学质量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需增加其形式的多样性、知识的趣味性、来源的权威性和广泛性,才能更显著提高教学质量[11]。同时,医学院校缺乏有效的慕课教学监督体制,需构建良好的互联网教学管理体制,引入合理的考核体系,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后台监控和评价反馈等[12]。值得注意的是,慕课联合CBL教学法也加重了示教教师的备课压力,教师需精心准备病例,对其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慕课联合CBL教学法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中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阅片能力,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弥补传统授课方式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课阅片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怎样上好低年级口语交际
阅片列表在耳科住院医师颞骨CT影像阅片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在16层CT低剂量肺癌筛查肺结节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要账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SP-1000i全自动推片染色仪及CellaVision DM96自动阅片仪在形态学检验人员镜下比对中的应用
吓人的尖叫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