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育的新时代教育价值研究
2021-01-16轩玉琴徐丹丹
轩玉琴 徐丹丹
一、导语
生态美育源于现实的内在需求,是生态文明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也是新时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成人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生态美育是以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以生态自然美为主要内容,以生态有机整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的生态审美教育。生态美育不同于传统美育和生态教育之处在于,它具有生态性与审美性相统一、欣赏性与尊重性相统一、自由性与平等性相统一、多样性与和谐性相统一、伦理性与道德性相统一、主体间性与诗意性相统一等特征。这些特征对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生态美育促进新时代教育主体间性交往关系建构
以“人”为对象的教育不能把人当作一种工具来培养,而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1]3,应该是触及学生生命和灵魂的活动,是促进其精神和智慧成长的过程。知识传授固然很重要,但是知识、技能不能完全等同于智慧、素质与能力,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思维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只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被看作具有主体间性的精神实体时,教育才能更好地进行。这种主体间性的精神实体之间的交往能打破师生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身体与心理之间、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对立,从而重构一种双向平等、互动、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曾繁仁先生指出,生态美育的目的“应该包含使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能够确立欣赏自然的生态审美态度和诗意化栖息的生态审美意识”[2]193。生态美育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友爱的关系。它打破了主客二元对立的局面,追求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即超越主客二元对立建立起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交流关系。
传统教育存在的教师与学生对立,教学内容与学生身心需求脱离,教学方法形式单一等问题,造成了教育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分离、价值性和知识性相分离、灌输性和启发性相分离、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分离等不良后果。 “(传统)教育多采用外部灌输的方式, 这种方式不与其他教育方式有机配合,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不配合、不参与,造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信息交流渠道断裂。”[3]生态美育的主体间性交往理念和经验有助于促进主体间平等对话交流关系的建构,转换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二元关系,打破被动、单一的旧的交往形式,建立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双向交流、互惠互利的新形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为主体,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平等的关系。教育本身是面向“人”的教育,在自觉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对话,从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由主客体性向主体间性转换。在这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社会个体、作为独立的人而存在,不再拘泥于“身份”差异。教育要关注生命本身的存在价值,关注生命的需求与选择,关注成长中的挫败与成功,最终达到真正的人性关怀和潜能开发,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生态美育促进新时代教育跨学科多元化内容更新
生态美育由生态学、教育学、美学等多学科交叉而成,所以,它具有跨学科的特性,具有包容性和多元性的特点。看似普通平凡的事物,都蕴藏着生态美的内涵。秋天的落叶、明亮的圆月、壮阔的大海、风蚀的岩石、塞外风沙,这些不同的对象都能成为生态美育的落脚点。生态美育就像大自然的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融合性的特点。生态美育在多个学科之间寻找落脚点,通过对话、协调,把各个学科连接在一起,拓宽了教育视野,有利于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生态美育对教育的跨学科融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生态美育内容融入教育的内容创新,在教育中增加人文关怀,关注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倡导简约的生活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的本真,回归个人的本真,关注人类终极生存问题。这也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关注的核心问题。在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生态美理应成为教育的关注重点。二是利用生态美育学科方法促进教育各学科之间融会贯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是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各学科之间要有机结合、多元渗透。品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包含丰富的伦理学知识,而探知受教育者心理,寻找适合的内容和方法,找到教学发力点,需要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因此,完善的教育应把客观规律和感性认识合二为一,教育者应当主动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引领受教育者进入审美自由的天地,将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观念、意识,外化为实践行为。
四、生态美育促进新时代教育参与式实践体验
生态美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诗意栖息和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生态美育扎根现实世界,以人的生存为源头,经由审美实践,切实感受生态美的具体形象,激发受教育者的生态审美意识,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美理想和生态美建设能力。这个过程是受教育者能动的体验过程。
生态美育的参与式实践来源于“参与美学”。这是环境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和卡尔松提出的一种全新美学范式。“人们将全部融合到自然世界中去,而不是像从前一样仅仅在远处静观一件美的事物或场景。”[4]12曾繁仁提出,“参与”的内涵是“使自己参与或专注于某项事物,或使自己对此肩负某种承诺或责任”[2]161。“参与”不仅仅要求同等地对待环境与艺术的美,更重要的是要求主体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与生态之中。“参与美学”与庄子的物化、齐物、逍遥一样破除二元分离。在“参与”中,主体自身的各种感官专注于包括自我在内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整体之中,最终达到一种相忘于江湖的自由状态。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提出,人类要学会“像山那样思考”[5]121。人类在领略大自然的声音美景的同时,还要敬畏大自然,尊重大自然。如果人类忽视自然价值,一味征服和利用自然,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去。”[5]121欣赏、尊重和关怀、职责是统一的。只有真正地学会相互欣赏,学会理解和尊重自然,才能真正地做到诗意地栖息、审美地参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收获人生感悟和思想升华。
生态美育参与式实践模式,同样适合新时代教育,且能提升其实践价值。参与式教育与以往教育不同:其一,确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的主体性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参与式教育不仅会考虑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还会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有感情有认知,有梦想有追求。只有充分考虑主体的需求,才能提升教育的感染力与说服力。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在与学生的深度交往中实施教育,我们的教育话语才更有力量。其二,在学生的学习场景中,实时互动。这种实时的互动包括主体间的话语交流、肢体语言、情绪感染等内容,改变了传统的说教灌输的形式,让受教育者真正地参与进教育之中。
五、生态美育促进新时代教育目标的实现
生态美育是以精神解放和完善人格的形成为目的的教育。教育不仅仅给人知识技能,还要促进其精神和智慧的成长。生态美育在培养大学生对生态自然美的感受力、审美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中,塑造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引导着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始终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美美与共。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这就要求教育必须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国家建设服务。新时代的教育要使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认同感,形成对人民的责任和对国家的忠诚,自觉地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新时代教育的长远目标要落实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的价值目标上,落实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6]77。“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6]77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处理好灵与肉、物质与精神、内在与外在、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新时代教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中,生态美育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其一,具有生态审美素养的人能更好地发现、认识、欣赏自然的美好,包容自然、社会、他人存在的美与缺陷,更好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欣赏他人与社会。其二,生态美育对感性自我成长的促进——认识自我、成就自我、求真向善尚美,是完美人格形成的必要前提。生态美育消解着“人类中心主义”,它把世界看作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看作人与自然的和谐组合,是一种致力于人格完善的教育。[7]人格完善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即个体与社会的统一。其三,生态美育可以促进人们以更加自由、开放、真诚的形式展开情感沟通,解决人们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精神问题,升华人生境界。
六、结语
蔡元培是第一个赋予审美教育以现代意义的教育家,他认为世界观教育可以从美感教育入手。2013年,檀传宝提出“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8]。他也认为审美救赎是现代化进程中克服精神危机的一种方式,是我们走出现代教育异化困境和人性分裂最重要的选择之一。当“美丽中国”战略目标提出后,生态美育迅速成为中国美育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其深层原因是,生态美育不仅关注个体的自由、平等和精神成长,关注人的生存、生活与生态的关系,而且重视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境界。生态美育的内容、形式、任务、实施过程对于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把生态美育融入教育,既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激活其生态功能和美育功能,也可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生态美育为教育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新路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