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研究*

2021-01-16吕锦茹

菏泽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时代政治思想

吕锦茹

(菏泽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就明确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方法、生活方式造成一定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因时而动,因势创新,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迅速控制住了疫情,但是疫情也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医疗、生活、就业等方面造成了影响,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一些西方国家因应对疫情不力而遭到批评,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而把矛头转向中国,抛出“中国责任论”“中国道歉论”“中国赔偿论”等各种论调对中国进行打压和制裁,借机围堵和遏制中国。

与此同时,疫情的爆发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使命。我国在应对疫情时领导有力,应对得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人民立场,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势,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患难与共、共克时艰等崇高的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此次疫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明的素材,使得大学生能够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代大学生具有个性鲜明、价值观多元化、思维活跃等特点,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和思想的冲击,尤其是在重大社会公共危机发生后,往往会出现一些恐惧心理、负面情绪和消极态度,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形势的发展变化,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特点,积极进行内容和方法创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点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点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了发放问卷和个人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课题组设计了“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点调查问卷”,该问卷内容设计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和被访者意见,先后共发放问卷1 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003份。此外,课题组还先后对50余人进行了访谈,充分了解其意见和建议。

本次问卷的调查对象为菏泽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文史哲类学生占比为21.14%,理工类学生为41.58%,教育学类学生为23.23%,艺体类学生为7.56%,其他类学生为6.49%;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占比分别为41.15%、35%、11.78%和12.08%;男生占比为35.07%,女生为64.93%。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疫情的爆发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影响。对于“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你带来的影响大不大”这一问题,认为“非常大”的比例为24.43%,认为“有点大”的比例为48.06%,认为“不太大”和“没影响”的比例为26.12%和1.4%,由此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疫情对自己造成了影响。综合分析调查结果,疫情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疫情带来的政治形势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属于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安全危机,各国在应对疫情时的不同表现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疫情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全国上下一盘棋,不仅在短时间内有效的控制住了疫情,而且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确保了社会秩序和居民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而某些西方国家则因应对疫情不力遭到国内民众批评,为转移国内矛盾和民众视线,一些西方国家将矛头对准中国,加大了对中国的制裁和诋毁,试图推卸抗疫不力的责任。后疫情时代国际政治局势瞬息万变,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你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是否变化”这一问题,92.62%的学生选择关注度增加,这表明大学生群体对变化中的政治局势展示出浓厚的兴趣。而当代大学生具有接收新信息途径广速度快、价值观多元化、对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弱等特点,因而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于“你认为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否需要创新”这一问题,93.74%的学生认为需要创新,说明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无法完全应对疫情爆发带来的新变化,有必要进行内容和方法创新。

第二,疫情带来的经济形势变化使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疫情的爆发对我国的经济短期内带来了一定冲击,一些服务业、制造业、进出口企业受到较大影响,一些中小企业、个体经济转型失败面临倒闭,新冠疫情全球范围内大爆发也导致全球的经济收缩,新一轮国际疫情对世界和中国经济运行和增长的影响远远超过只有局部发生疫情的情况,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原来只考虑国内疫情的情况要严重得多[2]。经济的下滑势必会造成工作岗位的减少,使应届毕业生产生一定的焦虑,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你的就业压力是否变化”一题,64.51%的学生表示就业压力增大。国家层面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政府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六稳”“六保”的首位。就山东省而言,2020年3月出台《应对疫情稳就业政策细则》,随后各地市相应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就业。在针对高校毕业生方面教育部和山东省也出台了专门的措施促进就业,如教育部“24365”平台、山东省共青团“青鸟计划”项目等,都对保障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就高校而言,应对稍显缓慢。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国家在保障就业方面做出的措施你是否了解”一题中,57.33%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提升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等方面的内容教育。

第三,疫情带来的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疫情爆发后的第一个学期全国大部分学校停课不停学,传统的教学方式由线下被迫转变为线上,开学后有部分科目也是继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方法的转变给学生带来新的挑战。“你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你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哪个方面”一题中,77.27%的学生选择“学习”;“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你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变化”一题中,47.76%的学生选择提高,15.85%的学生选择下降,由此可见63.61%的学生表示学习积极性发生变化;“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你的学习方法是否发生变化”一题中,79.06%的学生选择发生变化。面对变化,大学生们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教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你是否适应”一题中,33.6%的学生表示适应,8.08%的学生表示不适应,58.33%的学生表示一开始不适应,目前已适应。

2.疫情带来的影响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习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调查中,对于“你认为后疫情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需要创新?”一题,有92.72%的学生选择需要创新。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感到不太满意。在“你认为后疫情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哪些要素需要创新?”一题中,选择“教育方式”的学生占91.53%,选择“教育内容”的学生占87.56%,选择“教育主体”的学生占56.17%。由此可见,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主体是学生认为需要创新的主要方面。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生发展需求进行创新

“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承担着发展人、培养人的使命,相对于其他人类文化活动来说,教育以‘育人’为根本特征。”[4]教育的使命为“认识学生的发展可能、成长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5]教育是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要服务的,因此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学生的成长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才,使学生在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尽早确立正确的自我实现方向,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源头和动力,应关注“人”的成长动向,随着学生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创新。

(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独立发展与交叉融合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1984年才在高校设立并开始招生,三十多年来,党中央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多次出台指导性文件,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发挥其立德树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功能。”[6]

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进入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真正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尤其是疫情过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学生需求加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与心理学相融合,加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军事训练学相融合,加入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相关内容;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融合,加入公共卫生安全与疫情防控相关内容;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加入就业创业相关内容;与体育学相结合,加入体育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等。

四、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本文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时参考了思想政治教育五要素说,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7]。因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事关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指导作用,不可轻易变动,所以本研究只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一)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8]。后疫情时代对教育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第一,教育者应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仅要在自身专业领域不断学习拓展,而且要扩展到诸多领域。如后疫情时代要更加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及时疏导,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再如疫情的发生使线上教学成为普遍现象,因此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需要。第二,教育者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变化。后疫情时代有一些学生会因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安排的改变出现不适应的状况,因此应当多关注和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即在校大学生。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疫情对自己的思想、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需要大学生们积极应对。第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当代青年学生身处盛世,肩负重任,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后疫情时代国家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发展机遇,需要大学生们坚定信念,迎接挑战,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打好专业基础,树立创新思维。大学生们在这个年龄阶段有理想、有抱负,但容易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作为受教育者,在大学期间要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同时还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用辩证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奉献社会。第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疫情期间许多青年人奔赴一线抗疫,事迹感人,充分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和担当。后疫情时代,大学生们应该向榜样学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在社会的大课堂中锻炼自己、服务群众。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目前一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创新。

1.思想政治教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新型冠状病毒以其传播速度快、传播面积广、隐蔽性强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恐慌。根据教育部统计,2020年我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183万人。因此,做好高校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高校应当进一步提高对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谋划合理的健康教育策略,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强化防疫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疫情防控的思想认识,锻炼健康体魄,并带动周围人共同防疫。

2.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安全教育相结合。我国目前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公共安全教育较为重视,中小学均开设公共安全教育相关课程,2007年教育部出台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以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9]。但在高校却显得重视不够,缺乏对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如何应对公共安全的演练,导致大学生公共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此次疫情的爆发给传统的思政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要求高校必须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安全教育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相关问题的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据报道,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10]。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为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在升学扩招、渠道开拓、就业服务、加强指导、支持湖北等五方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11]。对于高校来说,后疫情时代应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积极性,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确保大学生能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成为有用人才。

(三)后疫情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创新

后疫情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以思政课教学为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增加教育的实效性。

1.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2020年初,为应对疫情,教育部发布“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通知。各高校积极应对,制定了关于开展线上教学、网络思政课的相关方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线上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指导。但经调查,线上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实效有待进一步加强。后疫情时代,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方式更加立体更加丰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2.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冲在抗疫一线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他们穿梭于街道、社区、乡村、医院,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疫情期间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道德修养、锻炼个人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表明,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可程度较高,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强实践教育。后疫情时代可以持续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教育活动,如开展志愿服务、帮扶弱势群体、基层走访调查等,使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3.专业教学与三全育人相结合。在高校,狭义来说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主体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但在2017年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按照这一要求,高校应逐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高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高校所有课程都应当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对学生开展不同方式的思政育人。只有将专业教育与三全育人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使命。后疫情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形势的新变化积极谋划,守正创新,努力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路径,以便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时代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