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分析
——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为例

2021-01-16孙红超

林区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学院法律

孙红超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南京 210000)

引言

当前,“校园贷”“短信诈骗”“劳动纠纷”等事件频发,大学生成为当今社会的“弱势群体”,频繁遭受非法侵权或不平等待遇。由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不了解法律知识的现实重要性和意义,导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学以前学生重心在于学习,与校外接触甚少,与法律方面的接触更是有限[1]。此外,即使发生了一些侵权行为,如果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学生一般不会追究,反映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薄弱。

新时期必须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及培育问题给以足够的重视,引导大学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一员的角色转变,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鉴于法律意识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独立学院必须积极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将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修课”。从教育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与行为观念,从行为准则上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维权行为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法律意识概述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既包括人对客观的法律知识的认知了解,也包括主观上对法律的情感认同,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

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根植于其中学阶段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成长于大学阶段对法律知识的继续教育;同时更在屡见不鲜的法律侵权和法律问题中得到历练和洗礼,大学生长期生活于校园内,接触社会经验少,难免遇到各种法律侵权问题和损害学生个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此时掌握法律意识、培育法律信念和法律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

法律意识是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规范的重要保障,法律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实现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积极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也是成长为未来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应有的基本素养。相反,法律意识薄弱或欠缺,不仅容易走上犯罪道路,也严重威胁了社会治安及稳定性,危害了社会公民生命与财产安全,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在全面依法治国形势下,大学生必须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律信念、培育法律情感,要严格遵循法律规章制度,从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懂得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调查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整体现状

本次调查,以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在校大学生共计1 204人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独立学院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表》为工具,包括基本信息在内,问卷共涉及59题,调查问卷从大学生对法律现状的了解认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及获取途径,对日常维权意识的调查等多个维度,邀请了不同年级的法学和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生法律意识展开调查。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向社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推动了社会发展及产业经济进步。调查表明,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对象,独立学院大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能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如表1,99%以上大学生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法律与人类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围绕法律开展一系列社会活动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础。

表1 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存在的问题

虽然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但实际情况跟认知层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性,但如何在实际中践行这种思想认识才是重中之重,更是检验认识时效性的标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法律知识的学习、维权意识的掌握、对法律的关注度、法律观念的认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和欠缺。

1.法律知识储备量少

知识储备决定了大学生对法律意识的积累程度,这些与大学生在校知识学习存在着直接联系,也与社会实践、工作经验、专业交流等存在着因果关系,每一个因素都会影响到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调查中,大学生普遍反映法律基础知识不够用,无法学习到足够的法律专业知识,面对侵权事件难以采取法律措施保护自己(如表2),近90%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法律基础知识不够用,这部分学生权益危害更严重。

表2 法律基础知识是否够用

2.维权意识薄弱

社会信息公开化发展趋势下,大学生个人信息暴露成为弊端,无论是网络诈骗或现实诈骗都对个人利益造成巨大的危害。然而,当各种侵权问题发生之后,大学生缺少实际性的自我保护措施,面对侵权往往选择不了了之。表3大学生普遍反映周围同学的权利意识不足,仅有不到5%认为周围同学的权利意识较强。表4所有调查者中,仅有14.62%的人有过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经历。大学生群体的法律维权意识淡薄,不仅损害了自身利益,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表3 周围同学的权利意识

表4 是否有过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经历

3.关注力度不足

大学生在校生活期间,只重视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对法律知识关注度不足,面对生活中常见问题,无法给予法律规定或内容足够的援助。加之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业余时间大多参加校内或社会实践活动,很少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表5数据显示,只有47%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法律规定及行为准则,超过50%大学生对法律规定缺少重视。对法律意识的关注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法律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力度不足也说明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缺少自我学习能力,对基础法律知识储备量不足则限制了法律能力、法律观念和法律情感的培育。

表5 是否经常关注其法律规定及内容

4.法律观念认知不足

对法律的认同和情感的建立是法律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人情的关系则会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法律与道德、法律与人情的关系认知存在不足。表6中在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办事时,有52.74%的人认为不可能完全脱离人情因素,更有6.89%的人不按程序办事,只是想方设法找熟人,打招呼;表7中有接近一半的人认为打官司的方式不可取,是迫不得已最后才会采取的解决办法。

表6 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办事的方式

表7 对打官司行为的看法

三、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

虽然法治化的进程在不断推进,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得到不断健全和完善,但传统文化渗透下的人情观念、道德观念、权力意识仍然严重影响法治建设。此次调查的大学生多为“00后”,尽管成长在法治建设的环境下,但也不可避免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调查中存在的认为打官司无用论,遇事首选不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寄希望于人情、关系等,均说明传统不良文化影响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调查显示有89.87%的学生选择从网络上获取法律知识,虽然网络的迅速传播性提高了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范围和速度,但由于当前我国网络法治建设仍不完善,存在网络环境复杂不容易辨别真伪等现象,导致大学生在获取法律知识的同时也容易落入“陷阱”,被不良信息和言论蒙蔽双眼,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法律认知。表8数据显示,有70.43%的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被欺骗过,其中有23.84%的学生产生了财产等方面的损失。

表8 您有没有在使用网络过程中被欺骗过

(二)高校法律教育的欠缺

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基地, 在知识

的教育和情感的培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与高校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独立学院作为近十几年来一种新型的高校办学形式,其发展多依赖于母体院校,在规范办学、学生教育的体系性、培养方案的适应性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距离多样性和应用型高校的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在加强办学的规范性、培养学生成长的综合性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高校开设针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课程,但课程的开设科目较少,师资力量的专业性和数量也不足,大学生从法律基础课中获得的知识仍然非常局限。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获取大多来源于网络、电视等媒介,从课堂中获得的法律知识不占多数。表9关于法律知识的来源,分别有1 082人次选择网络,946人次选择电视栏目,仅有702人次选择从课堂教育中获取法律知识。如表10所示,46.68%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法律课程少,甚至有25%的学生不清楚学校是否开设相关法律课程,可见,学校法治教育的缺位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9 法律知识的来源

表10 学校开设的课程中,是否能满足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

除了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的缺失外,高校在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也是影响学生提升法律意识的因素。独立学院的管理模式虽借鉴母体院校,但因其发展历史较短,在规章制度上存在一定的空白地带,导致某些突发事件、甚至常规事件的处理不及时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可,更影响了学生对法律规范的认可,以及对法律信仰情感的培育。

当学生身边存在的违反程序、违反正义等现象,不能得到公平合理处置时,也影响了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导致他们遇到问题首先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得过且过或者寻求人情、关系甚至用暴力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影响却是广泛的,并会在学生之间迅速传播,破坏了法律意识形成的环境和风气。

(三)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法律意识不仅包括法律知识的积累,更包含对法律的信仰和情感。“00后”的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呵护,经历的挫折教育较少,社会经历相对有限,思想较为单纯,容易被欺骗。面对复杂的现实和网络环境,价值观容易受到影响而多变,很难对法律建立起相对稳定的信仰和感情。

独立学院的大学生相对于本科第一批次和专科批次的学生而言,存在着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的微妙差异。根据笔者对独立学院学生的了解,他们往往希望追求更高的学习成绩和更出色的表现,对学习成绩较为看重,具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导致在实际校园生活中过于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容易忽略对其他知识,尤其是法律知识的学习;同时欠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遇到问题不能积极解决,往往选择隐忍和退让,阻碍了法律意识的养成。

结束语

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养,不仅对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了安全保护,也对未来社会实践给予了法律保障。法律知识储备少、维权意识弱、关注度不足等是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社会、学校、学生个人都有密切联系。对独立学院大学生而言,在提高法律意识方面,除了宏观上法治社会背景下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进步,更重要的应该是微观主体的努力。从社会角度出发,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只有正确引导才能使其发挥正确作用,如果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面貌和风气[1]。社会相关部门要增强对独立院校的监督和支持,健全法律机制,加大宣传力度,把法律意识根植于每个公民心中,只有大环境法律意识提高了,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才能更加根深蒂固[2]。同时,独立学院必须在教育和管理上下功夫,不仅要拓展法律教育领域,增加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大学生在学习法律知识阶段树立资源优势[3];还要加强法治校园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建立程序和实体正义,引导学生培养法律的情感和信仰。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学院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加强高中生法律意识教育的对策
海盗学院(12)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海盗学院(7)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让人死亡的法律
论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