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启示
——以人教版地理1和地理2与英国Geography B Evolving Planet为例

2021-01-16波,安

林区教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章节人教版栏目

徐 波,安 龙

(咸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教材作为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的现实载体,既是课改的成果,同时也成为影响课改落实的重要中介。教材栏目是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类型、内容、形式等的不同而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所谓教材栏目是指在教材中为了更加生动和准确地呈现教材内容而精心设计的功能模块,主要以文字和图表等方式彰显其特性[1]。随着教材栏目多元功能的不断揭示,不同的教材栏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地理教材之中。不同的国家地理教材编写者对教材栏目的设置不尽相同,这就为相互比较与借鉴提供了可能。本文以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1与地理2(以下简称“人教版”)和英国GeographyBEvolvingPlanet(以下简称“EP”)中的教材栏目为比较对象,分别从形式与数量、类别与功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未来中学地理教材的编写带来一定启示。

一、我国“人教版”与英国“EP”教材简介

我国高中地理教材由各大出版社组织专家编写。目前我国大陆出版发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主要有人教版等四种版本。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科书出版领域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加之其所出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在知识体系方面相较于同类教材更加典型,因此人教版地理教材在全国范围内有着较大的发行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地理1主要以自然地理为主,包括“行星地球”“地球上的大气”等五章16小节内容;地理2以人文地理为主,包括“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等六章16小节内容。

英国中学地理教材由校外专门的考试机构组织专家编写。由于存在不同的考试机构,因此所编写的教材也因机构不同而不同。“EP”是由机构之一的爱德思(Edexcel)组织专家编写而成,其编写依据为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是一本适用于Key Stage 4的中学地理教材。“EP”是将地理作为选修科目并参加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的学生必修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在英国有着较广的受众,代表性较强。该教材共有四个单元18章,其中第一单元为自然地理,分别为“不安的地球”“气候和变化”等共八章16节内容;第二单元为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动态”“消费资源”等共八章16节内容。第一和第二单元的前四章为必修内容,剩余的四章为选修内容。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各有一章内容。可以看出,“EP”的体量与我国“人教版”的体量大致相当。

二、我国“人教版”与英国“EP”教材栏目设置比较

(一)教材栏目形式及数量比较

“人教版”和“EP”都设置了不同形式、数量丰富的教材栏目,表1呈现了二者最主要的教材栏目形式、出现次数及所占比例。

表1 “人教版”与“EP”教材栏目形式与数量比较

通过表1整体比较可以发现,“EP”教材栏目形式更加丰富多样,有8种之多,各栏目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有305次。而“人教版”只有5种教材栏目,各栏目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为158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表1中的“EP”教材栏目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涵盖了所有章节,而没有去掉那些可能未被选修的章节以及第十七和十八章,因此“人教版”教材栏目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与“EP”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表1呈现出来的如此大的数量差距。从表1具体内容的比较可以发现,“人教版”与“EP”都包括了“活动”这一教材栏目,且其数量与比例都在各自教材中占据明显优势,而其余教材栏目在数量和形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至于“人教版”与“EP”教材栏目是否会出现形式不同而功能一致的情况,就有待于对教材栏目的内容及功能作进一步分析与比较。

(二)主要教材栏目的类别及功能比较

1. “人教版”教材栏目的类别及功能

不同的教材栏目通常发挥着不同的功能。但有时同一教材栏目,也可能在教材中发挥多种功能,这一点在“人教版”“活动”栏目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结合“人教版”教材栏目实际发挥的作用,将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和问题研究等栏目归为五类:问题探究类、技能训练类、知识拓展类、社会实践类和双基巩固类[2](见表2)。

表2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栏目类别、形式及数量

“人教版”的问题探究类教材栏目主要包括“问题研究”和探究“活动”,共计27个,占总栏目数的17.1%。“问题研究”设置在每一章的最后部分,其主题与章节知识密切相关,是对章节知识的综合运用。主题既有对未来的畅想,如“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等,也有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如“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等。具有探究属性的“活动”有16个,如地理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设置了一个实验,这一活动旨在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探究“热力环流现象”的发生原理。可见,“人教版”的问题探究类教材栏目发挥着激发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增强学生问题分析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主体性的作用,是对“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课程理念的直接回应,也是新教材与旧教材的重要区别之一。

“人教版”的“技能训练类”栏目主要以“读图思考”和“活动”两类为主,共计44个,占总栏目数的27.8%。“读图思考”在“人教版”各章节多有分布,比如在地理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设置的“读图思考”中,要求学生分别从南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并画出对应的示意图,这是对学生地理观察能力和示意图绘制能力的培养。“人教版”既有发挥探究作用的“活动”,也有偏重技能训练的“活动”。同样是地理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该节设置的“活动”要求学生绘制示意图以表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不难发现,该栏目起到了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技能的作用。

“人教版”的“知识拓展类”教材栏目主要以教材中的“阅读”和“案例”为主,二者在教材中共出现了48次,占教材栏目总数的30.4%,是“人教版”中数量最多的教材栏目类别。其中,阅读14个,比如地理2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中设置的阅读栏目旨在向学生介绍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及其贡献。“案例”达34个,广泛分布于教材之中,旨在对教材相关知识内容进行扩充,以及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地理视野。

“人教版”的“社会实践类”栏目数量很少,且主要分布于地理2之中。比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节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走访有关部门或访问长辈以了解当地交通布局发生的变化,并据此将调查结果用图或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类教材栏目沟通了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间的联系,学生践行栏目内活动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过程。

“人教版”的“双基巩固类”栏目以“活动”为主,共有35个“活动”,占教材总栏目数的22.2%。比如地理1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中“锋与天气”之后所设置的“活动”即是此种类型。地理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中设置的第二个活动——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何种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以及影响我国古代人口迁移因素与当代人口迁移因素的区别,就是以巩固“双基”为目的而设置的“活动”。这类教材栏目以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目的,是对以往重视“双基”传统的延续。

2. “EP”教材栏目的类别及功能

同样按照教材栏目实际发挥的功能,可把“EP”中的教材栏目划分为四大类:问题思考类、技能训练类、信息提示类和考试导向类。表3显示每一类别所涉及的主要教材栏目的具体形式及其在教材中出现的次数等。

表3 英国高中地理教材栏目名称及数量

“EP”中的问题思考类教材栏目以“活动”为主,共计78个,占总栏目数的25.5%,几乎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章节。“活动”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每节数量不等。这些问题既与教材知识相关,但又难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答案,需要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比如第一章“不安的地球”第一节“地球构造板块如何以及为何移动”中的一个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呈现的消亡边界示意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何谓俯冲?二是解释为何洋壳与陆壳相遇,洋壳总是俯冲在陆壳之下。问题思考类教材栏目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课程内容知识相关的问题从而提升学习效果为目的。

“EP”中的技能训练类教材栏目主要包括技能建设者、决策技能和活动等三类教材栏目形式,共计85个,占总栏目数的28%。“EP”中的技能训练类教材栏目是“EP”的特色栏目,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第二章“气候和变化”的第二节“未来的气候可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挑战”设置了这样一个“技能建设者”,它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三种温室气体的数据,要求学生依据这些数据绘制图表,以说明其中的某种温室气体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这是对学生表图转化和绘制图表技能的培养。当然,除“技能建设者”外,“决策技能”和少部分“活动”也发挥着同样的作用。比如第十章“消费资源”第一节设置的“活动”要求学生确认两种可替代能源的形式,并要求绘制表格以显示开发它们的成本和收益,这是对学生地理比较技能的训练。由此看出,“EP”通过“技能建设者”“决策技能”“活动”这三个教材栏目把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EP”中的信息提示类教材栏目主要包括“目标”“重要提示”“小心”等三类,总计64个,占总栏目数的21%。设置“目标”意在展示学生学习某一章节后学生行为的特定变化。近乎每一章节都明确呈现了学生章节学习的三级“目标”,其难度逐级递增。“重要提示”在于向学生提供有关如何应用所学知识以及如何记住关键信息的便捷提示。“小心”则以非常显眼的方式试图告知学生通常会犯的共性错误和迷思,确保其不会再次犯错。该类教材栏目以文字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EP”中的考试导向类教材栏目主要包括“考试区”和“分数加”,共计78个,占总栏目数的25.5%。“考试区”是对章节内容知识的小结,包括对该章内容的极简概括、学生需要知道的具体知识以及关键术语。“分数加”则指向学生如何更好地作答以取得更高的分数。章节教材内容中的“分数加”有时会呈现模拟考试问题以及对这一问题不同水平的回答,有时会呈现真实考试问题以及不同层次水平学生的真实作答,而在章节结尾的“分数加”则展示了学生对问题的作答及对作答的反馈,并向学生呈现如何构建更好答案的示例。不管是“考试区”还是“分数加”,它们都在引导学生朝着获取更好成绩这一目标而迈进。

3. “人教版”与“EP”教材栏目的类别及功能比较

通过分析发现,“人教版”与“EP”二者在教材栏目类别及功能上各有特点。从数量上看,尽管“人教版”教材栏目形式和数量少于“EP”,但它的教材栏目类别却更多;从功能上看,“人教版”与“EP”都有技能训练类教材栏目,且其发挥的功能基本一致。此外,“人教版”与“EP”的其他教材栏目类别均发挥着自身的独特功能,显示出各自的特点。“人教版”问题探究类教材栏目充分体现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课标理念,“EP”问题思考类教材栏目充分发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的作用;“人教版”知识拓展类教材栏目扩充了学生的地理知识与地理视野,“EP”信息提示类教材栏目提醒学生相关注意事项;“人教版”双基巩固类教材栏目延续了以往地理教材重视“双基”的传统,“EP”考试导向类教材栏目则旨在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人教版”社会实践类教材栏目意在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但数量相对偏少,“EP”则没有专门设置相关教材栏目。

三、启示

对“人教版”与“EP”教材栏目设置的比较,其目的不仅在于对比各自教材栏目的形式、数量、不同的类别及其功能等,更在于通过这种比较,在看到我国地理教材栏目设置优点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与“EP”教材栏目设置的差距,从而在新一轮地理教材编写过程中能够延续以往教材栏目设置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为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就此而言,我国人教版地理教材栏目的设置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一步优化:

第一,适当增加教材栏目形式的多样性。与“EP”相比,“人教版”教材栏目的形式还不够丰富;与其他学科相比,“人教版”教材栏目的形式也相对较少。因此,未来可考虑适当丰富教材栏目的形式,比如增加类似于“EP”教材中的“目标”栏目,以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第二,适当增加社会实践类教材栏目。尽管“EP”没有单独设置社会实践类教材栏目,但对学生地理技能和野外实践能力的要求在教材第十七章“作出地理决策”和第十八章“地理调查”这两章得到充分体现。“人教版”中虽然设置了这类教材栏目,但数量很少。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些地理课程理念无不要求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及技能等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应用于实践中。社会实践类教材栏目的匮乏,难以体现地理课程的性质,也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第三,增加对每一章内容知识的小结。“EP”教材设置有考试区,虽然主要以提升学生考试成绩为导向,但其中包含着对章节内容知识的小结。“人教版”也可以在每一章章尾增加该章内容知识的小结,小结可不拘泥于文字的形式,既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还可以是思维导图或概念图的形式。总之,学生通过小结能够把握一章内容的知识结构,为记忆、理解和迁移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章节人教版栏目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