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245 ℃超高温压裂液稠化剂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2021-01-15许可侯宗锋常进卢拥军方波秦伟伟石阳徐敏杰康博
许可,侯宗锋,常进,卢拥军,方波,秦伟伟,石阳,徐敏杰,康博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2.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上海 200237;3.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陕西 西安 710018)
随着勘探技术的进步与超深储层的开发,对储层改造压裂液的耐温要求也越来越高[1-4]。提高超高温压裂液稠化剂耐温性能主要有5种方案:①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但分子量过高会导致基液粘度大,稠化剂溶解和注入困难;②引入疏水单体,虽可提升聚合物的增粘能力,但是水溶性差且产出液难以处理[5-6];③制备梯型聚合物,形成格子状结构[7-9];④引入杂原子耐温型基团;⑤引入较大位阻基团功能型单体。本文采用主链基团AM、强水解基团AA、杂原子耐温型基团AMPS、梯型聚合物单体NVP和大位阻基团DMAM,通过聚合,合成了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稠化剂,考察了其化学结构,测试分析了耐温耐剪切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AM、DMAM、MAA、AMPS、NVP、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铵、氢氧化钠、无水乙醇均为分析纯;FAC-206高温交联剂、FAA-240高温调节剂、FAT-240高温稳定剂均为自制。
DF-101S恒温磁力搅拌器;MARS 60高温高压流变仪;DELLOPLIPLE330六速旋转黏度计;FTIR-650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2 高温稠化剂的制备
根据课题组前期工作研究[10],将耐温聚合物稠化剂单体的质量比定为AM∶DMAM∶AMPS∶NVP∶AA=60 ∶20 ∶20 ∶0.5 ∶1,单体水溶液浓度为30%,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质量比1∶1的(NH4)2S2O8和NaHSO3,引发剂占单体质量为0.2%,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8,采用溶液聚合,反应温度在10~20 ℃,聚合时间为8 h。考察聚合凝胶是否粘壁和弹性大小。
2 结果与讨论
2.1 单体浓度的选择
单体浓度对聚合凝胶状态的影响见表1。
表1 单体浓度对聚合凝胶状态的影响Table 1 Effect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on polymer gel
由表1可知,当单体浓度为30%时,聚合凝胶不粘壁,弹性良好,故选择为最佳单体浓度。
2.2 聚合pH的选择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整体系pH值。先确定合适引发pH区间,再进一步小范围对比,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 聚合pH区间Table 2 Aggregation pH intervals
由表2可知,当引发环境pH值较低时,聚合物凝胶过稀,取样配制为水溶液后增稠性能达不到要求;当pH值过高时,导致聚合反应不能正常引发,原因在于碱性环境使聚合体系中丙烯酰胺类单体发生水解反应,阻碍了聚合引发速率。pH在7~8时,聚合物性能比较好,因此进一步探究最优的pH引发环境。
表3 精确确定聚合pH值Table 3 Accurately determine aggregate pH
由表3可知,pH为7~8时聚合反应均能正常引发,且聚合产品弹性较好,pH=7时性质相比略软,pH=8时性质最弹。将不同pH值下所制备的聚合产物用水溶解之后,基液中不存在不溶物,且水溶解性好。取产品配成0.6%的稠化剂水溶液后,剪切速率170 s-1下的稳态剪切黏度基本在50~85 mPa·s之间,符合压裂液基液的悬砂要求。因此,pH=8为适宜引发环境。
2.3 引发剂用量的选择
引发pH为8,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百分比对聚合物凝胶的影响见表4。
表4 引发剂用量筛选Table 4 Results of different trigger dosage
由表4可知,引发剂用量过低时,料液不引发,影响正常聚合进行;当引发剂用量过大时,则可能产生暴聚,聚合产品产生过多的支化与交联,难以溶解。引发剂用量为0.2%时,引发环境较为平稳,易于操作,0.6%的稠化剂凝胶的水溶液黏度在50~85 mPa·s之间,引发剂含量可筛选为0.2%。
2.4 聚合温度的选择
考察适宜聚合温度,控制每批次产品总质量为150 g,聚合凝胶状态见表5。
表5 聚合温度筛选Table 5 Results of trigger temperatures
由表5可知,温度越低,聚合物产品性能越好,考虑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与聚合反应的温度波动,反应温度确定为10~20 ℃。
综上所述,优化的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稠化剂合成条件为:聚合单体水溶液浓度为30%,聚合pH为8,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4比例为1∶1,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为0.2%,聚合温度为10~20 ℃,聚合时间8 h。
2.5 五元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
根据优化后的合成条件,对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进行红外结构分析,结果见图1。
图1 五元聚合物稠化剂的红外测试Fig.1 IR characterization of quinary copolymer thickener
2.6 耐温耐剪切曲线
采用高温压裂液体系:0.6%五元聚合物稠化剂+1%FAC-206高温交联剂(自制)+0.5%FAA-240高温调节剂(自制)+0.8%FAT-240高温稳定剂(自制),在245 ℃下,100 s-1剪切60 min时保留黏度为202.31 mPa·s,100 s-1剪切90 min时保留黏度为173.44 mPa·s,100 s-1剪切120 min时保留黏度为158.17 mPa·s,证明该五元聚合物适合作为耐245 ℃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的稠化剂使用。
3 结论
溶液聚合法合成AM/DMAM/AMPS/AA/NVP五元聚合物的优化条件为:聚合单体水溶液浓度为30%,聚合pH为8,引发剂(NH4)2S2O8和NaHSO4比例为1∶1,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为0.2%,聚合温度为10~20 ℃,聚合时间8 h。五元聚合物适合作为耐245 ℃超高温压裂液体系的稠化剂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