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规范对事业单位税收征纳的影响思考
2021-01-15王惠布尔津县财政局
王惠 布尔津县财政局
一、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规范与税收征纳之间关联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融合与快速发展,市场对各个单位会计工作的规范化运营提出了新的需求。会计工作主要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法对一个单位的内部经济活动进行数据化核算,以便找出其中经济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也可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方便单位进行决策管理,减少运作风险。收税活动则是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向所有公民财务或是特定的行为而实施的一种强制性不偿还性的金钱或实物课征行为。征税为了满足国家公共财政职能目的而进行的,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一般而言,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已经涵盖税收征纳工作,因此财务会计工作与税收征纳存在一点的关联性。税收征纳工作是为满足国家社会各项工作征程运作而实施的征收税款的行为;会计管理工作则是通过规范的会计核算体现单位内部经营状况,从而保证政府部门及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两者都是为了社会持续和谐发展而进行的活动。同时,税收征纳的基础一定由会计核算工作进行提供,存在一定的联系。
二、事业单位财物会计管理与税收征纳之间的差异性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税法不断根据时代的要求改革完善,但是事业单位规定的财政会计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考量税法的制约要求,两者之间在存在联系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支确认原则不同。根据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纳税人收入支出的计算应当与权责发生相关,并在这个原则上执行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但是,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是依据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权责发生制则只是原则之外的形式。由此可知,事业单位的收支确认方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业务核算却往往只遵循一种原则。同时,一些费用的扣除同样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财务会计管理规范要求中,成本费用核算若是存在较大的变化,一定是需要既定的标准对核算进行规范化的界定。根据相关税法的要求,事业单位或是社会组织,工会经费、福利费、教育费等都需要进行技术扣除,并在原有的经济科目中支出,在计算税收时则是不再进行相应的扣除,由此可知,国家在本质上将事业单位、企业的扣费标准成一体。但是,企业与事业单位在实际经济活动存在较大的差别,不可按照既定的标准走。事业单位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员工相关福利一般是在工资中扣除,则不再在应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是按照国家税法的相关标准还需进行再一次的扣除。
(2)单位资产处理的方法具有差异性。我国税法涉及范围涵盖了事业单位的各项资产业务,其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计价折扣或是摊销。但是在实际活动中,事业单位资产处理的方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若是完全照搬单位资产处理办法则是可能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例如,处理固定资产过程中,税法明确了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子建筑机械运输工具与生产运营相关的设备等,如有不属于生产运营首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 元以上使用期限超过两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财务计算。但是,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规范纸上还包含房子及建筑专用设备等。这就导致企业在处理资产核算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差别,非常不利于征税纳税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财务会计管理对事业单位税收征纳的影响
从上述可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税法存在的差异,就导致了财务管理的行为方式与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无法顺利达成税法所要求的目标。事业单位在依据自身经营的原则基础之上无法达成税法的要求,但是还得根据税法要求进行另行调整处理,这表明了事业单位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人力成本,这严重增加了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核算工作,导致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复杂化,管理效率低下,更不利于事业单位的规范化发展。这种差异性及不相容性需要亟待新的解决办法。对此,我国税务局根据这两者存在的问题及现存关系,针对事业单位现存的税收管理现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处理,有效帮助事业单位重新认识税收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联系,以便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税收进行重新定义,尽可能消除国家税收活动对事业单位造成的不良影响。
四、减轻影响的措施分析
国家税法的更新,税收管理进入了信息化的模式,这是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时代引领性及先进性。但是,事业单位本身属于国家财政拨款支持的单位,其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国家税法是为保障人们权益进行开展的,事业单位本身应当在充分掌握税法的而基础上对单位的会计管理规范与制度进行变革,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首先,事业单位需要根据税法的全部现有规定,对与税法相关的会计管理工作进行改变,从制度根本落实财务管理与税收的差异性。其次,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系建设,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分工计算的工作,保证内部各项工作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