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
2021-01-15赵德成
赵德成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财务处,江苏 连云港 22200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形成了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格局。同时,高等学校的急剧扩招和扩建,使得高校在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预算和资产管理、内部控制监督体制和筹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愈发凸显,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大数据具有“信息存储能力庞大、数据来源渠道多元化、数据真实等特点”[1],利用大数据可以使财务管理方法更科学,过程更简洁。如何利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财务管理,分析高校财务管理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之策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 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意义
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形式已不能满足高校发展的要求,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1.有利于提高数据精确度和利用率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利用人工采集信息来进行数据分析,其流程比较繁琐,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由于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数据难以共享,导致数据利用率较低。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使工作人员工作流程简洁化,有效降低财务工作的繁杂度,减少财务部门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升数据搜集和利用能力,有效统一核算标准,让财务数据更加精确。
2.有利于降低财务风险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和发展,经济活动更加多样化,导致高校财务风险不断加大。“利用大数据技术监管财务,财务信息可以实时更新,财务预算和日常开支信息可以更准确、更全面、更细致展示”[2],利用财务信息系统可及时发现财务风险,从而采取应对策略,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同时,大数据技术在财务管理中具有事前预警及时查漏补缺并加强内控的优势,能够规避一定的财务风险。
3.有利于加强高校财务监督
面对高校日益扩大的规模和复杂变多的经济活动,如何有效进行财务监管成为各高校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通过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高校财务管理运用经济信息服务平台,随时了解学校财务的各项业务活动,从而实现对财务日常监管。同时,运用人工智能可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实现财务对信息的诊断、分析和验证,提高数据信息的实际价值。
4.有利于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提高高校决策及竞争力
大数据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提高高校决策及竞争力。以往的管理模式导致财务信息数据过于局限,从而影响了风险防范和决策效果。大数据技术保证了高校的财务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结构完整化、覆盖全面化,学校可以利用大数据信息有效预测资金使用情况和学校未来收支计划,更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增强决策的执行力和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在人员综合素质、内部风险防控监督、预算和资产管理等方面都显得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其财务管理现状令人堪忧。
1.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新时代高校财管人员既要精通业务活动又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目前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人员学历低、职称低,甚至缺乏相应的从业资格,会计继续教育形同虚设,财务领导岗位安排不合理,高校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差,缺乏危机意识,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不强。另外,有些财务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不过硬,徇私舞弊,隐瞒漏洞,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严重影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2.预算和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目前,预算管理观念缺乏创新,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预算内容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实际,学校其它部门的人员缺乏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预算的审批、监督和跟踪管理机制不完善,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划分不清,管理效率低下,重复购置,严重浪费,固定资产核算账实不符。同时,部分高校的无形资产登记在册的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有的甚至被他人窃取,给高校的声誉造成恶劣的影响。
3.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体制不完善
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监督仍存在很多问题。部分高校没有遵循统一领导,很难实现资源优化和有效配置。部分高校财务人员认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严重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有人认为内部控制是彼此不信任的表现。正是因为这样的误区,使得高校信息沟通不及时,内部控制监督不全面、不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漏洞百出,内部控制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另外,很多高校存在内部审计职能不明确、内审人员素质差、监督弱化等问题,使得最终的审计监督达不到审计的目标。
4.筹资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向银行贷款已成为高校经费来源的重要途径。但高校在运用银行贷款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银行借款的危机,更没认真考虑自身的偿还能力,导致学校利息负担过重,财政入不敷出,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的高校银行贷款资金使用不善,还款计划不合理,资金的借贷规模超出学校的还贷能力,甚至出现以新贷还旧贷,缺乏相应的贷款预警机制和风险防范意识,导致学校的财政入不敷出,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健康发展。
三、解决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高校应立足于财务管理自身的实际和需要,建立一套切合高校校情、有针对性的、科学有效全面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
1.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可取得显著成效:“应建立严格的财务人员引进机制,实行会计人员上岗培训,不符合规定的人员坚决不予接收或调离工作岗位。认真对待会计继续教育的学习,财务科内部应进行考核,财务领导岗位应选举产生,而且规定财务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3]同时,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通过这些举措,既能培育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又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2.加强预算和资产管理
学校应认识到全面预算的重要性。强化预算管理理念,加强预算分析,掌握预算执行力度,运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和编制程序,建立健全奖惩考核机制,提高预算的精确度。加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坚持公开透明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强化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监管,从而减少管理工作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的效率。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对学校商誉重要性的认识,打响学校品牌,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体制
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完善信息沟通机制,为内部控制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同时,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务管理人员之间做到职权分离、互相监督,制定严格的业务程序。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定期清查财产,形成报批机制。完善监督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内部控制报告制度,加强外部监督,确保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违规违纪行为严惩不贷,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关人员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4.降低筹资风险,拓展多元化筹资渠道
高效筹资的目的是降低筹资风险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高学校的办学能力。为了达到以上目的,要充分做好调研工作,科学制定贷款与还款计划,做到有理有据,使学校贷款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同时,拓宽筹资渠道,把财务风险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制定投资应急预案,要做到科学、合理、严谨。对于贷款的偿还、使用等情况应专人专管,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5.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改善学费管理方式
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构建一体化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对资金利用情况的互通,从而使信息处理更加及时和全面。建立专门的校园一卡通管理办公室,选择专业人员到该部门工作,健全校园一卡通信息系统,完善它的各项功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既可减少现金流动,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又可促进学生管理部门之间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对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加大校园网维护的力度,保证校园网使用的安全。规范学费的收取标准,学校应明码标价,遵循公开、公正、透明原则,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解决学生学费管理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6.完善经济投资决策的流程和方法
高校的经济投资决策至关重要,它决定经济投资收益。因此,一定要完善经济投资决策的各个环节,慎之又慎。首先,完善第一手决策资料。学校各部门应积极主动承担责任,搜集第一手决策资料并进行严格的筛选和分析,然后交到审计部门再次审查。其次,广范讨论,听取大家的建议。让大家各抒己见,争取把投资预案做到尽善尽美,效益最大化。再次,引进专业人才。由专业人员对投资预案进行论证和分析,以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发挥资金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