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生成逻辑、理论意蕴与时代价值

2021-01-15魏锦涛郑兴明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农业

魏锦涛,郑兴明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生态是乡村最大和最具潜力的发展优势,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纵观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从政经历,不难看出习近平向来重视乡村生态与人居环境问题。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什么样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问题。这些都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生态建设中的生动彰显,从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逻辑、理论意蕴和时代价值是当前社会各界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生成逻辑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我国广大农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并以此引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理论遵循。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生成具有独特的逻辑理路,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作为人类伟大的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为后人留下了富有科学的理论财富,其中就包含关于农业方面的重要内容。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生态农业”的具体概念,但在其卷帙浩繁的著作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态农业探索的一系列理论成果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发现了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破坏了农业生态链。人类社会进入农业文明后,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影响亦在不断增强。一方面,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通过修建水利设施、修筑梯田、改良土壤、施加肥料等方式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人类需要通过毁林造田、开荒种地等方式来增加耕地面积,通过砍伐林木来获取燃料和建筑材料。失去了森林和草地的涵养,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水资源短缺等等生态问题接踵而至。可见,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与社会形态无关,但由于总体上人地矛盾不紧张,生态环境问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却敏锐地指出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已经造成了农业生态破坏引起的一系列生态衰败现象。马克思曾给恩格斯的信中借以象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及希腊等地区的土地荒芜现象来说明人类滥用生态资源、破坏耕地的不良后果。恩格斯也曾批判这些地区居民破坏耕地的行为,他说道:“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2]马克思、恩格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耕文明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行为破坏了农业生态链,表示了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痛惜,并警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是十分惨重的。人类需重视而不可忽视、需保护而不可破坏农业生态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也对资本逻辑下农业生产的生态问题进行批判。在资本逻辑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势必要以掠夺土地为基础。资本家在掠夺农民的土地后,并非继续进行传统的耕作方式,而是急于求成,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不惜以牺牲自然为代价。马克思对西班牙的批判最能说明这一点,他说:“他们焚烧了古巴山坡上的森林,试图提供给当时获利最高的咖啡树用不完的肥料,然而,失去森林保护的沃土在一次次的热带大雨之后,只留下了赤裸裸的岩石?”[3]在资本逐利本性的驱使下,土地资源被逐渐开发殆尽,使得农业生态不断恶化。

马克思、恩格斯对农业生态的前瞻性探讨,为后人关注和研究农业生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借鉴。正是基于对马克思、恩格斯丰富的农业生态思想的吸收与运用,并充分结合实际情况,习近平提出了更多符合中国农业生态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所遇到的生态问题提供了科学地理论指导,指明了其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文化逻辑: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继承和弘扬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着浓厚的农耕文明。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国就萌发了农业管理思想。当时的统治者设立了治水、司农等官职,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更替和朝代的迭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在发生着变化。但是,人们的生活始终离不开土地,富国强民更离不开农业农村的发展。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于农业与自然的关系、农业资源配置等问题都提出过许多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今中外一直都是一个不断被讨论的问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已认识到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强调天人合一。在农耕方面,古代思想家们更是旗帜鲜明地表达农业生产顺应自然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记·月令》中说:“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吕氏春秋》中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如果不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盲目生产,就会是“入泉伐木,登山求鱼。”众多史书异曲同工地记载着农耕需顺应自然规律,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哲学和生态智慧。

在农村生态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古人用其丰富的智慧制定了各种措施。我国从周朝就已经把保护自然生态上升为国家制度,如虞衡制度,主要用以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有了制度的保障,乡村生态自然资源便得以持久保存下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习近平继承传统文化中农业生态智慧,在充分运用古人智慧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众多精辟而富有创造性的阐释。由此可见,就文化逻辑而言,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弘扬。

(三)历史逻辑: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乡村生态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开拓

总结前人的经验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与突破,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在充分总结中国历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乡村生态建设探索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毛泽东提出了“绿化祖国”的口号,倡导要“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邓小平提出要将科技运用于农业生产领域,用法律来保护好生态环境。江泽民确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提出节约耕地、节约用水,“决不能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5]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生态文明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同时,还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村容整洁”为目标,着力解决农村凸显出的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乡村生态文明探索经验表明: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对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必须要用制度、法律加以保障;再次,在实践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开展行动。

在中国探索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生态环境却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集中出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慢慢被对立化。总体来说,我国生态环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农村更是严重。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去完成。习近平正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提出了众多符合当前中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指导乡村朝着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因此,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乡村生态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开拓。

(四)实践逻辑:对基层工作期间乡村生态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

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在习近平基层工作期间对乡村生态建设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从陕西、河北,再到福建、浙江,习近平在地方任职期间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很多经典而精彩的论述,也带领了人民群众启动过乡村生态治理工程,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萌生在青年时期。在任梁家河村支部书记时,21岁的习近平带领本村百姓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为梁家河村民做饭、照明提供了方便,减少了薪柴和煤炭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正定县任职期间,习近平提出农业生产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自然资源的利用,应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的高度节约精神。

福建、浙江、上海的履职经历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完善。在福建任职期间,习近平充分认识到只有把生态环境搞好,经济才能发展起来。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借当地百姓的话“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6]来强调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者,木兰溪在习近平的亲自治理下,从水患之河嬗变为生态之河,更使当地的村民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度大大提升。在浙江任职期间,习近平在考察安吉县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亦是一个理论创新。同时,习近平又亲自启动了浙江“千万工程”,以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丰富的地方工作经历,使习近平深刻认识到我国广大乡村存在的生态问题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为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的生成提供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二、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理论意蕴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多个维度深刻回答了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其理论意蕴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逻辑主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综观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形成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贯穿于整个理论的始终。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早在我国古代,人们便提出了蕴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而马克思、恩格斯也曾提出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习近平在充分吸收这些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亦有学者认为,“生命共同体”概念是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对西方生态哲学和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改造的结果。[7]

“生命共同体”理念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方向。习近平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8]这是在告诉我们,人与山水林田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系列元素环环相扣,让世间生命得以延续下去。可以说,生命共同体理念生动阐释了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命运以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内生联系,蕴含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和生态哲学思想。可见,人与自然不仅是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更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二)人本旨归:让美好的乡村生态环境给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当前我国对农村环境投入较少、污染处置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建设无规划,使部分乡村地区曾经“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田园景象荡然无存,农民对现实生活愈加不满;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高投入、工业“三废”转移到农村,污染了土地,威胁了“舌尖上的安全”,使得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打折扣。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9]人们追求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着眼于满足农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他强调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仅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而且对老百姓的健康也产生了极大影响,这是一个很突出的民生问题。在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动农民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治理中去。在乡村规划设计中,习近平强调要多听农民的声音,多从农民角度思考。在整治农地污染中,习近平强调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理念,指导着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一定要让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实践向度:加快顶层设计,构筑乡村生态制度约束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蕴含丰富的实践导向。强调加快顶层设计,用制度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如在农业用水方面建立收费制度,以达到农业节水的效果;在农地耕作方面建立轮作休耕制度,并对休耕农民进行一定的补助,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的收入;在人居环境治理方面,建立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立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制度[10]等,以实现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加强制度约束,使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使开发者对乡村生态心存“敬畏之心”。

(四)价值转向: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

当前农村依然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企业。这些企业为农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消耗了大量的乡村资源,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大大牺牲了农村环境承载力。显然,这种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再次来到浙江安吉考察时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11]具有明确的价值转向意涵,更加明确了要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要实现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内生统一、相互协调,指明了保护自然生态的过程就是促进生态价值增值的过程,也是挖掘和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质量的过程。

良好的生态对乡村振兴战略有重要的拉动作用。首先,农村“三产融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优美的生态则为农村“三产融合”提供良好的资源禀赋。乡村生态资源多样和贴近自然的特性成为乡村发展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康养产业、乡村旅游等新型经济模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下乡享受田园风光带来的不同生活体验,进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生活富裕。其次,乡村丰富的生态资源是吸引社会资本下乡重要诱因,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下乡也为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助力乡村生态资源活化为经济效益,使“绿水青山”可持续的转化为“金山银山”,进而打造完善的生态经济体系,并撬动乡村“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

三、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时代价值

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既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也是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结合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刻剖析了当时人类破坏农村环境的根源,并指明了人类即将付出沉痛的代价。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未曾出现过的现象。习近平充分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观,又创造性地提出了众多“中国化”乡村生态文明理论,如:“两山论”“生态生产力论”“生态普惠论”等,形成了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可以说,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农业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它为马克思主义的永续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生命力,更为我国广大乡村生态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二)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乡村生态振兴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谈论当中。这说明:一方面,我国广大乡村当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影响着乡村的发展;另一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生态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极力解决。何以将乡村生态问题解决好,既需要正确而科学的理论指导,又需要强有力而高质量的行动举措。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则扮演着理论指导这一角色,它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根本指导方针。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2]3。对于乡村来说,习近平引用众多古诗词来感叹乡情美景。“岸芷汀兰,郁郁青青”“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曾经的乡村美不胜收,如今的乡村亦要如诗如画。新时代发展乡村,绝不是搞大开发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是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可以说,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清晰地勾画出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路径图,为实现乡村生态宜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实现乡村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11]1农村亦是如此,在面对当前生态问题依然繁多的农村地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这其中,科学的理论指导更是不可或缺的。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是新时代乡村生态振兴的根本指导方针,在众多方面给予了乡村发展的科学启示:第一,农村环境治理方面。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中蕴含了丰富的农村环境治理理论,指导农村处理好农村垃圾、污水、厕改等较为棘手的问题;第二,农业生产方面。“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方面,随着农产品风险增多,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感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农产品成产成本上升,但农业生产效益低、国际竞争力较弱。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城镇后花园。[13]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方面仍存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不仅影响农地的环境,还影响农业产品的质量。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则从农业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为农业生产方式提供了新的出路,也为农产品的品质做出了一定的保障;第三,农民对优美宜居的生存环境需求方面。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悄然发生了改变,而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亦随之变化,农民对优美宜居的生存环境的需求也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而愈加浓烈。习近平乡村生态文明观作为理论指导与行动指南,为实现乡村永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