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2021-01-15刘淮敏
刘淮敏
(安徽雷鸣科化有限责任公司 财务资产部,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及其对企业运营管理的主要影响
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主要是指在信用关系规定的交易过程中,债务方因无力偿还欠款或者违约等不能履行给付承诺而对债权方企业造成损失的可能性。[1]从企业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视角来说,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将会对企业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利影响:一是将会降低企业的流动性。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存在着较高的信用风险,意味着企业的部分流动资金被债务人无偿占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能力产生影响;二是增加企业现金支付方面的风险。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存在使得企业的应收账款难以及时回收,短期内会对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影响现金支付能力,进而引发其他财务风险;三是会增加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存在,会导致企业的资金难以按计划收回,此时为维持生产企业可能需要进行融资以补充流动性,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四是影响企业的资金正常循环,减少机会收益。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会破坏企业资金正常流转和循环,影响流动性,对企业战略规模扩张、对外货币投资收益等产生影响,从而减少企业获取机会收益的机会。[1]
二、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
(一)影响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因素
在正常的运营管理过程中,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存在具有相对客观性,实践中能够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在此分别从宏观、企业内部和财务三个视角分析如下:
一是外部的宏观因素。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对企业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外部宏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家在行业、货币以及汇率等方面所采取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会对债务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而引发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则是债务人所处行业发展水平因素。如果债务人所处的行业属于朝阳产业,获利空间较大,则其偿还能力较强,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低。反之亦然。
二是企业内部因素。能够对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内部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企业内部应当建立独立的应收账款或者信用管理部门等组织结构来对应收账款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考评,从而来降低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二是企业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效率高低。企业内部管理层是否认识到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在运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制定制度并严格执行是决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控效果的核心因素。[2]
三是财务因素。外部宏观因素和内部因素都属于非财务因素,在实务中能够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产生影响的财务因素主要是:债务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等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利润率等盈利能力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债权人可以依据债务人的这些财务指标来对其设置相应的信用政策,防控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常用分析方法
目前,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模型:
第一种是5C分析法。5C分析法也被称为信用要素分析法,它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信用风险定性分析方法,5C主要指指品质、偿还能力、资本、抵押物品、宏观五个方面,5C分析法主观性较强,主要依赖于信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分析能力。
第二种是Z值模型分析法。Z值模型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多变量分析技术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其标准表达式为:Z=6.56X1+3.26X2+6.72X3+1.05X4,其中X1表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资产总额,X2表示未分配利润/资产总额,X3表示(利润+折旧+摊销+利息支出)/资产总额,X4表示所有者权益/负债总额。在该模型中将Z的风险值临界值设定为1.23,上限超过2.9的说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低于1.23的说明企业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在1.23~2.9区间的需对信用风险进行适度关注。该模型作为一种定量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能够提升企业对债务人短期信用风险预测能力。
第三种是F分值模型。该模型以Z值模型为基础,融入了现金流量变动因素,其标准表达式为:F=-0.1774+1.1091X1+0.1074X2+1.927X3+0.0302X4+0.4961X5,其中X1表示(期末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负债)/期末总资产,X2表示期末留存收益/期末总资产,X3表示(税后纯收益+折旧)/平均负债,X4表示期末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期末总负债,X5表示(税后纯收益+利息+折旧)/平均总资产。该模型的临界值设定为0.0274,当F值高于0.1049时,说明债务人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好;当F值低于-0.0501时,说明债务人企业的财务状况较差,企业应当对其收紧信用政策。[3]
三、企业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主要对策
通过上文对影响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因素的总结及其常用分析方法的归纳,结合企业在运营管理过程中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实践,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来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
(一)建立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其具体职能
要想对企业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企业首先要在内部设立专业化的、较为独立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明确职能:一是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具备制定信用政策的职能。该部门应当能够通过多渠道和采用多手段收集债务方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数据以及信用记录等信用相关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比对决定对其所采用具体的信用政策,降低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二是要具备应收账款的管理与催收职能。该部门应当对赊销客户进行应收账款的密切跟踪,定期进行账目核对并催收,尽量将应收账款控制在信用政策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减少逾期账款的产生,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三是承担起企业总体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控的培训工作,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控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
(二)在企业内部构建信用管理体系
要实现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有效防范和控制,企业除了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之外,还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信用管理体系,步骤如下:第一步是建立以信用政策审批为核心的事前防控机制,即不仅要对目标客户进行必要的筛选,同时还要结合信用风险因素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授信政策以及收款政策,特别是要制定严格的逾期账款催收和考核程序,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第二步是要建立以应收账款管理为核心的事中监控机制,可采取与债务人及时对账、对发票跟踪和监控、及时进行应收账款差异原因分析以及部门信息共享联动等方式实现对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第三步是建立以逾期考核管控为核心的事后防控机制。在出现应收账款逾期之后,企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回收率,减少坏账,具体可采取的措施有:及时分析逾期原因进行自行追讨、支付一定的费用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追讨、支付较高额度的费用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逾期账款,自行追讨成本最低,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追讨成本次之,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成本最高且容易破坏双方的合作关系。
(三)在企业内部引入第三方信用保险模式
信用保险主要是指债权方企业为了减少在交易过程中债务方不按期支付货款所产生的损失而以保险的形式进行利益保障。信用保险模式与保理业务、单一的应收账款追讨模式不同,它引入了第三方机构来参与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全过程。信用保险模式能够覆盖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并且在此过程中只需支付较低的资信调查费用和一定的保险费,就可以为企业提供较为稳定的现金流、较高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以及减少融资成本等收益,具有明显优势。
四、结语
通过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对企业不利影响分析,分别总结了企业产生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外部宏观因素、内部因素和财务因素,并总结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分析的三种方法,借助于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相关内容总结与分析,本文重点从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控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措施,其中引入第三方信用保险模式作为一种参与了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阶段的信用管理模式虽然在我国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尚未得到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本文将其作为一种加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控的模式,主要目的是希望企业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对第三方信用保险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以进一步提升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降低运营管理过程中的潜在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