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例谈

2021-01-14王舒华

民族文汇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小组合作语文教学

王舒华

摘 要:目前,学校导学案的教学方式正在各地蓬勃发展。导学案的教学是教师根据板块设计课程的新内容,形成逻辑问题的规模,这种学习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精心设计学习计划,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关注班级合作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取向计划并帮助学生解读文本。为了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实现高效的自主学习,本文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定向计划与导学案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和班级自主学习。

关键词:中学教育;语文教学;小组合作

引言

小组合作是课程改革后日常训练活动中出现的一种训练模式,也是一种训练大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导学案的实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以导学案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教育和学校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然而,随着导学案计划教学模式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其暴露出的一些教学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课程帮助学生掌握课堂规律,集中注意力,两者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导学案涵义及小组合作学习涵义

1、导学案及小组合作学习优缺点

小組合作教学法在课堂上的传播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它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而且有效地协调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了学生的探索,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课堂上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课堂似乎生动活泼,但毫无用处,有些学生参与性不强,或者是学生群体中的差距过大。这从长远来看,不利因素将越来越明显,在课堂上,导学案计划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创建有针对性的课堂预览,使课堂教学更轻松、更高效。这对学生形成更好的独立个体思维行为是有益的。

2、片面合作,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导学案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方式,由学生被动学习转变为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一些学校在实施导学案的教育改革后,将学生席位转变为一种群体,大多数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集体观察共同解决个人学习问题。事实上,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也是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根本要求。然而,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集体学习的结果可以很容易地弥补个体的学习差距。在同一个学习小组中,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技能水平和个性特征不同,学习时间和速度也不同。如果采用小组统一的学习方式,对思维敏捷、学习水平高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导学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正确回答需要探究的问题。然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思考,这种差异很容易对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3、过度训练,忽视学生的学习本质

学习过程不应局限于知识本身,知识固然重要,但知识形成过程所体现的思维方式、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参与其中的情感也更为重要,这也是长期伴随学生生活的决定性品质。同时,一些学校单方面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机械过程,透过导学案计划的强化训练,布置过多的任务,从无形的意义上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曲解了学习的本质,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导学案要警惕学生学会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以消除功利压力和影响,使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乐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追求。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相关概念界定及应用价值

1、加强学生课前自主预习

当学生落后于课堂时,他们往往不能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并且不知道如何预测。从长远来看,学生很容易对学习感到厌倦,导学案计划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不仅在每个导学案计划中都会编写教学重点和难点,而且还会构思多个关键问题。让学生预测问题,标记有疑问的问题,让学生有预习的方向和目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因为提问可以直接反映学生观点和看法。导学案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理念,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学习,而且可以改变学生在课堂上的被动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对语文教学的独特见解。

2、课堂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认真细致地考虑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以授课形式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阐述,通过技巧和方法提出问题。问题解决后,老师指示小组在课堂上讨论自我教育,小组成员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共同研究,编写小组报告的人员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至于在该小组讨论后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组织及培训与解答。小组和小组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互相回答问题,尽量做到有理有据。这种方法可以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并取得成果。课堂上的老师应该集中精力解决问题,从学生身上发问,让学生对下一课有期望,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教师评论在导学案与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只有了解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整合要实现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根据学生不知道和需要知道的现有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面,还要通过数据收集和系统选择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设计,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完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达到掌握知识点、培养思想情感的目的。例如: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好问题的提问者和解释好课文的学生,让他们回答一些其他学生的问题。这一举动让学生学会提问、评论和发言,并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提问、表达、评论和交流的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结束语

简言之,导学案教学有效使用促进了课堂教育的有效进展。它是教师的助手,是学生学习的指路明灯。导学案计划不仅注重教师的教育、指导、引导和示范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知识转移和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内在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华丽.导学案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例谈[J].西部素质教育.2018-05-25

[2]刘其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文言文导学案设计例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05-22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小组合作语文教学
试论美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应有之义
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