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世僧人的入世情怀
——论湖湘诗僧齐己的儒家思想
2021-01-14杨建宏
杨建宏
(长沙学院 马栏山新媒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齐己(864—938),俗姓胡,名得生,潭州宁乡(今湖南长沙)人,自号衡岳沙门。晚唐五代知名诗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唐释能诗者众,……要当以齐己为第一人。”齐己为出家僧人,但他却拥有强烈的儒家入世情怀。其《与张先辈话别》中称:“为子同治者,各自话离心。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及第还全蜀”一句可知张先辈是新科及第的儒家经生,齐己在诗中称“为子同治者”,又表明他自己虽是佛家释子,但是也兼通儒学,与张先辈“同治”经术。齐己所以能出入佛与儒二家,除了受到当时三教合流的影响,同时与他本人对佛、儒二家思想的认知有关,他认为佛与儒不存价值观差别,只是学者为学进修方式不同。《与崔校书静话言怀》云:“同年生在咸通里,事佛为儒趣尽高。”事佛为儒同是“雅趣”,同是高尚事业。齐己兼通儒学,也得到了与他同时的诗友的高度肯定。如其诗友尚颜《读齐己上人集》称:“诗为儒者禅,此格的惟仙。古雅如周颂,清和甚舜弦”(《全唐诗》卷八四八,一作栖蟾诗),以上可证齐己兼通儒学,有很强的儒学背景。关于齐己的儒家思想研究,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关注,如王子羲、刘雯雯、王力力等注意到了齐己诗歌现实主义内容,也初步展开了其儒家思想的研究[1-3],但是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本文从解读齐己的作品入手,探讨研究齐己儒家思想的主要内涵,以期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诗僧齐己的思想。
一、批判战争,抒发儒家和平统一情怀
儒家主张君主独尊,天下一统。“大一统”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齐己生活在晚唐五代“大一统”国家分崩离析之际,他历经了唐末的军阀混战到五代时期的割据称雄。他一生中,游历了今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陕西、河南等地,所到之处干戈遍地,百姓离散,生产停滞。这种亲身的经历,使他对战争十分痛恨。天佑三年,大唐王朝灭亡之际,他写下《丙寅岁寄潘归仁》:“九土尽荒墟,干戈杀害馀”。908 年唐朝灭亡后一年,他写下《戊辰岁江南感怀》:“忽忽动中私,人间何所之。老过离乱世,生在太平时。桃李春无主,杉松寺有期。曾吟子山赋,何啻旧凌迟”。表达出对故唐统一王朝的思恋和对离乱之世的无限哀痛。唐朝灭亡以后,天下统一共主不复存在,历史进入五代,此间,军阀各自为阵,战火频起,百姓毫无宁日,军阀“变易主帅,如同儿戏”,“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4]。齐己的诗如实录般地记录了当时的战争情况,例如他游历江浙所作《秋日钱塘作》称“勾践魂如在,应惭战血腥”,表达的就是对江浙一带战争的痛恨,认为即使春秋霸主勾践复生,也会对当时的血腥战争感到羞愧。其它的诗,如送僧人灵辩游五台山,他写下“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送灵辩上人游五台》),表达对发生在山西一带的战乱的关心;在《夜次湘阴》诗中称“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描写战争之后农业生产的荒废;在《送卢说乱后投知己》中写道“兵寇残江墅,生涯尽荡除”,表达对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卢说的同情;在《送人赴官》中写道“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揭露出战争对社会风俗的破坏。此外,还有诗句如:“莫问江边旧居寺,火烧兵劫断秋钟”(《寄庐岳僧》);“竟陵西别后,遍地起刀兵”(《再逢昼公》);“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寄荆慕孙郎中》);“松烧寺破是刀兵,谷变陵迁事可惊”(《乱后经西山寺》);“偶别十年成瞬息,欲来千里阻刀兵”(《忆东林因送二生归》);“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戊辰岁寄王振拾遗》)等等,都表现出作者对于战争的痛恨。
对战争的痛恨,必然会有对和平的向往和对黎民的同情。齐己的诗作中就有不少表现出了这样的思想感情。如他的《村居寄怀》:“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他希望各地军阀关心民瘼,实行“教化”,民众就会发展“耕桑”,走上富裕平和之路。他在《宿沈彬进士书院》预言“应有太平时节在,寒宵未卧共思量”,虽然战乱不已,他对未来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期待着“太平时节”的到来。毫无疑问,齐己对于战争的揭露,对于和平的向往和人民的同情,都是作者儒家入世情怀的体现。
二、鞭挞暴政,抒发儒家的仁政爱民情怀
仁爱思想是儒家的重要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说:“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民,表达出强烈的人伦观念。孟子更是提出“仁政”,把孔子的伦理思想发展成为政治理想,后世儒家思想虽然从形态上经历了由先秦原始儒家到汉唐经学儒家的变化,但是仁政爱民的核心内容却没有发生改变。齐己幼年失怙,七岁出家长沙宁乡同庆寺,其早年的贫困经历和出家生涯,让他懂得仁政爱民的意义。此外,青年至中年的游历也让他看到了贫苦百姓的生活,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因此他的诗作中有很多揭露暴政,抒发仁政爱民思想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反对苛捐杂税,主张轻徭薄赋,舒缓民力。
儒家仁政爱民思想内容很丰富,其中轻徭薄赋,反对横征暴敛,是其重要内容。孔子曾批判过“苛政猛于虎”,柳宗元也批判“赋敛之毒”有甚于蛇。晚代五代时期,苛政与赋税甚于虎蛇,赵翼《二十二史劄记》称五代统治者:“峻法专利,民已不堪命,况赋役繁重,横征百出”[5]。齐己对五代军阀的苛政与赋敛深有感触,他高举儒家轻徭薄赋的大旗,对统治者的重税政策予以无情的批判。在《西山叟》中他写道:“西山中,多狼虎,去岁伤儿复伤妇。官家不问孤老身,还在前山山下住。”作者笔下西山狼虎成灾,伤害了西山叟的儿子与媳妇。但是“西山叟”为了逃避赋税徭役却忍住伤痛,“还在前山山下住”。西山叟为了逃避赋役,不惜生命与狼虎同居的事实,深刻地揭露出苛税“猛于狼虎”,“甚于毒蛇”的社会现实,反映出作者对于晚唐五代时期“逃户”命运的深切同情。在另一首《耕叟》诗中,作者写道:“春风吹蓑衣,暮雨滴箬笠。夫妇耕共劳,儿孙饥对泣。田园高且痩,赋税重复急。官仓鼠雀群,只待新租入。”作者笔下的农民春耕暮雨,夫妇共劳,最终却是儿孙啼饥,贫寒如水。原因是田瘦税重,官府贪婪无厌。在《黄雀行》中,作者把辛勤劳作的农家夫妇比作“上下同饮啄”的黄雀,他们“暖去栖蓬蒿,寒归傍篱落”,过着清贫自守、小心翼翼的日子,可是他们依然时刻受到凶悍的统治者(鵰鹗)的威胁,“鵰鹗虽不仁,分明在寥廓。”在作者看来,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分明就寄居上位,时刻觊觎着苍生民庶。
其二,批判骄奢淫逸的社会风尚,力求匡扶社会风俗教化。
晚唐五代时期,军阀混战,礼法制度破坏,统治者贪婪腐败,社会风气极端败坏,齐己对此深恶痛绝,在其诗歌中他不仅揭露统治的暴行,还对王公显贵败坏社会风俗的恶行予以深刻的抨击。其《轻薄行》写道:“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五陵春暖芳草齐,笙歌到处花成泥。日沉月上且斗鸡,醉来莫问天髙低。伯阳道德何唾咦,仲尼礼乐徒卑栖。”诗歌批判贵族纨绔子弟纵情声色犬马,斗鸡走狗,鄙薄道德,轻视礼乐的生活作风,表明作者对于纨绔子弟败坏世风的深恶痛绝。
齐己还对统治者奢侈浪费,不惜民力,厚自奉养的丑恶行径予以揭露。他在《寓言》中写道:“造化安能保,山川凿欲翻。精华销地底,珠玉聚侯门。始作骄奢本,终为祸乱根。亡家与亡国,去此更何言?”认为统治者巧取豪夺,把天下财物当成骄奢淫逸之本,最终种下亡国丧家的祸根。这些揭露虽然没有看到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但作为诗人的直接观察,仍然是发人深省的。齐己深刻揭露统治者败坏道德秩序,目的是要恢复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匡扶社会正常的风俗教化。
其三,反对暴君暴政,主张圣贤政治。
儒家历来主张圣贤之治,而尧舜之君则是儒家理想中的圣贤君主,孔孟之徒无不称道尧舜。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6],孟子则“言必称尧舜”[7]。唐代儒家知识分子继承孔孟思想,继续演绎尧舜之道。诗人杜甫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齐己秉承了儒家对尧舜圣明君主的向往。其《夏云曲》云:
红嵯峨,烁晚波,乖龙慵卧旱鬼多。爞爞万里压天堑,扬雷电光空闪闪。好雨不雨风不风,徒倚穹苍作岩险。男巫女觋更走魂,焚香祝天天不闻。天若闻,必能使尔为润泽,洗埃氛。而又变之成五色,捧日轮,将以表唐尧虞舜之明君。
作者借夏旱不雨,人们祈天天不应,祈地地不灵,表明在晚唐五代社会,人民流离失所,痛苦无处诉。但是作者认为这是“天”暂时没有听到民众的呐喊,必有一天,“天”会听到民众的呼号,一定会降雨泽,洗霾氛,成五色,捧日轮,天下一定会有尧舜之君出现。这也是儒家“五百年之后必有王者兴”的乐观思想的再现。其另一首《浮云行》也写道:
大野有贤人,大朝有圣君。如何彼浮云?掩蔽白日轮。安得东南风,吹散八表外。使之天下人,共见尧眉彩。
作者认为“贤人”与“圣君”历朝历代都有,即使在社会道德沦丧,国势日衰的晚唐五代,也不例外。此时之所以暂时看不到“贤人”、“圣君”,那只是浮云暂时遮蔽了太阳,只要春天一来,东南风劲吹,云开雾散,天下之人,就可以重见贤人圣君,尧舜之君就会重临大地,幸福美好的日子也会重新开启。
齐己的其它作品也不乏对尧舜的歌颂和向往。如“何当见尧舜,重为造生灵”(《月下作》)、“知祝唐尧化,新恩异往年”(《送节大德归阙》)、“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送赵长史归闽川》)、“仰贺斯文归朗鉴,永资声政入熏弦”(《贺行军太傅得《白氏东林集》》)、“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贺雪》)、风雨如尧代,何心欲退藏”(《村居寄怀》)、“何当一雨苏我苗,为君击壤歌帝尧”(《苦热行》)。
三、救世与遁形,表达儒家“穷独达兼”的理想
儒家的个人理想是以“内圣”而达“外王”。即以内心的不断修养,形成崇高的道德,最后达到成已成物,化己化物的目标。齐己是一个幼年即出家的僧人,深受南禅宗沩仰宗的佛学思想影响,在他的僧人生涯中,为了求法悟道,他遍参晚唐五代名僧达德,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卷30《梁江陵府龙兴寺齐己》称他“凡百禅林,孰不参请”。但是晚唐五代以来“三教合流”的大趋势,又让他产生“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齐己的穷独达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直抒胸臆,表明配合时君,共济天下的理想。
生活在动乱时代的齐己,总是希望能够与明君圣主相遇合,进而施展自己的才华,达到济世救民的目的。其《古剑歌》就很好地表达了其达则兼济天下的儒者情怀。在作者笔下的古剑为“神物”,系古人“百炼百淬”,反复冶炼而出。古剑流传千年,如今依然锋芒锐利、光芒四射,弹抚之间,铮铮有声。如此宝剑一与英主遇合,便可平治天下。诗称宝剑为“神物”,实则暗喻自己才能品德,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与“英雄主”风云际会,进而“平治天下”。为帝王之师,辅佐帝王平治天下,本来就是儒家的理想。齐己自比“神物”,欲与“英难主”一起平治天下,正是其儒家“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强烈表现。
“达而兼济天下”的思想在其《片云》中也有很好的体现。此诗云:“水底分明天上云,可怜形影似吾身。何妨舒作从龙势,一雨吹销万里尘。”诗中将自己比作沉于水底的天上云彩,意思是说自己一身雄才,满怀壮志,却不幸沦落于社会底层,但是如果得遇机会,能够君臣际会,他一定会舒作从龙之势,辅佐君主一扫天下妖霾,建立一番顶天立地的事业。此外,他的《剑客》也很好地诠释出其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诗云:“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勇死寻常事,轻雠不足论。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诗中,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个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大义凛然,勇贯三军的剑客形象。这一形象的出现似乎与佛家慈悲为怀,普渡天下众生的观念大有出入,但是如果换成儒家的入世角度而理解,这一形象的出现似又有其必然。因为“勇”是儒家的大德之一,“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7],“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8]。儒家的勇不是鲁莽行事,冒失进取,而是“依于仁”,“立于礼”,发乎爱人,约束于规矩。作为完人(成人),勇德是可贵的,但必须“文之以礼乐”。齐己笔下的剑客,是五代乱世中的剑客,像荆轲一样,是扫除暴君的剑客,他弘扬的是正义,是除暴安良,表达的是积极的正能量,是文之以礼乐的儒家之勇。
其二、间接赞美英雄,抒发济世救民的理想。
齐己生活的晚唐五代时期,政治上的总形势是中央集权瓦解,地方分裂割据。因此,统一是当时社会的总体要求。齐己往往通过自己的诗篇表达对为国家统一作过贡献的英雄人物的赞美和称颂,以此表明自己救世济民的英雄理想。如西晋的羊祜和东晋的陶侃两个动乱时代的代表人物,齐己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关于羊祜齐己有《读岘山碑》诗云:“三载羊公政,千年岘首碑。何人更堕泪,此道亦殊时。兵火烧文缺,江云触藓滋。那堪望黎庶,匝地是疮痍。”羊祜坐镇襄阳,治理荆州,三年之后,就留下丰功伟绩,以至后人为其刻石纪功,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缅怀他的功绩。如今战乱频仍,文化凋敝,百姓流离,满目疮痍的晚唐五代,急盼有羊公这样的雄才大略的将军出现,以经略天下,结束纷争,完成统一。作者诗中深切地缅怀先烈,呼唤英雄,希望羊祜这样的“达”者再世,拯民水火,兼济天下。此外,齐己在《送惠空北游》《过鹿门作》等诗中也提到羊祜,表达出同样的情感。
陶侃是东晋名将,政治家,对于东晋政治稳定起过巨大的作用。齐己写过《湘西道林寺陶太尉井》,诗称:“太尉遗孤井,寒澄七百年。未闻陵谷变,终与姓名传。影浸无风树,光含有月天。林僧晓来此,满汲洒金田。”此诗没有直接写陶太尉的丰功伟绩,却把视点落在陶太尉掘的井上,作者说世间万物,千百年来都会发生陵谷之变,而太尉井却依然与他的主人一道永世不灭,被称为“太尉井”,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太尉建立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不朽功勋。该诗同样透露出作者强烈的“达则兼济天下”的儒家入世情怀。
其三、坚持独立的人格,不屈服于权贵。
“达则兼济天下”是儒家积极入世的一面,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儒家退而自守,消极入世的一面。纵观齐己一身,幼而出家为僧,中年游方各地探求佛法,中晚年直到病死江陵,一直被遮留在南平高氏政权下做僧正,一生并不得志,因此他并不是一个儒家意义上的“达”者,从儒家意义上理解,齐己应是一个有志不遂的“穷”者。作为“穷”者,能退而自守其德,坚持“独善其身”,坚持儒家“大丈夫”的人格理想,坚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实也是儒家的入世精神的体现。齐己“独善其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鄙视高官厚禄,不与王侯合作。齐己虽在龙德元年(921)被迫接受僧正封号,但他始终不乐王侯,坚持洁身自好。如《独院偶作》云:“身非王者役,门是祖师徒”,表明作者是佛道中人,不与王侯合作是其本性。这一理想,纵贯齐己一身,所以《白莲集》中许多诗篇都贯穿这一主题。如“未尝将一字,容易谒诸侯”(《自题》)、“囊中有灵药,终不献公卿”(《喜辩公自武陵至》)、“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送朱秀才归闽》)、“未谢侯门去,寻常即掩扉”(《荆门秋日寄友人》)、“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题东林十八贤真堂》)、“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楚寺寒夜作》)、“曾无一字干声利,岂愧操心负至公”(《吟兴自述》)、“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其二》,这些掷地有声的诗句表明作者鄙视功名利禄,超然物外,不为富贵所淫、贫贱所移、威武所屈。这正是儒家“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体现。二是向往自由,回归本真。齐己是僧人出身,向往山林生活是他的本性。在唐末五代乱世社会中,遁入山林,抱道自守,的确也是独善其身的最好办法。齐己被高氏政权遮留之后,虽然衣食无忧,但他依然强烈向往山林生活,希望摆脱朝廷的约束,反朴归真。齐己中晚年后的诗,最重要的主题就是回归山林,独善其身。其中最能直接表现这种愿望的是《辞主人绝句四首》《渚宫莫问诗十五首并序》《荆州新秋寺居写怀诗五首上南平王》。
《辞主人绝句四首》题名就是“辞主人”,表明要辞别高氏南平王,回归山林,还其自由之身。四诗分别题名为《放鹤》《放猿》《放鹭鸶》《放鹦鹉》,分别以被囚禁的鹤、猿、鹭鸶、鹦鹉自比,他们虽然锦衣玉食,或乘轩、或金锁、或金笼,但他们却失去了辽阔的天空、朗朗的明月、碧透的江流、甘甜的含桃,只能成为王侯们的赏玩之物。作者对这些被囚禁动物的同情,实是表明自己对于山林生活和自由精神的强烈渴望。其次,《渚宫莫问诗十五首》也更明确表达其“独善其身”的愿望。诗序中表明作者醉心佛学,喜历山川,不乐为王侯所用,虽居于龙安寺,却不交王侯,“自是龙门墙仞,历稔不复瞻觊,况他家哉?”《莫问》诗十五首大抵表达其对山林的向往和对庐山东林寺的怀念之情。如其二云:“旧峰何练若,松径接匡庐。”其三云:“东林未归得,揺落楚江头。”都是表明作者对渚宫生活的厌倦和对东林寺自由生活的怀念。
除了上述组诗集中表现其穷则独善其身思想以外,还有如“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老来何计重归去,千里重湖浪渺茫”(《寄道林寺诸友》)、“侯门终谢去,却扫旧松萝”(《示诸侄》)、“依刘未是咏,访戴宁忘诸”(《荆渚病中因思匡庐遂成三百字寄梁先辈》)、“早晚寻流水,同归麋鹿群”(《答人寒夜所寄》)、“终须拂巾履,独去谢尘埃”(《远山》)、“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渚宫自勉二首之一》)、“上台爱育通幽细,却放溪山去不难”(《谢南平王赐山鸡》)等等诗句,都是表达其保持佛家人性独立,体现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
四、诗骚两挟,宣扬儒家诗、乐王道教化
《诗经》和《离骚》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古诗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源头,它们分别开创了中国古诗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滥觞。儒家特别重视诗的教化功能。《论语·为政》说:“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曰:思无邪。”《论语·阳货》又说:“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子路》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在儒家看来,诗教的目的就是传播统治者的政治思想,形成合乎礼义的价值观,养成事父事君的伦理道德观,培养适合统治者需要的政治才干。屈原的《离骚》以丰富的想象,瑰丽的篇章,抒发自己忠君和爱国的思想,表达自己矢志不移的信念,充满着强烈的浪漫的入世情怀,也成为中国诗歌的正统。后世“风骚”并举,就是肯定其与儒家诗教同样的美学意义。
齐己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实践中,秉承“风骚”传统,坚持“王化”旨归。
齐己坚持风骚并举,弘扬王化旨归,在他的《风骚旨(指)格》一书表现最为突出。书的首章即是《六诗》,六诗全部取自《诗经》各体:一曰大雅、二曰小雅、三曰正风、四曰变风、五曰变大雅、六曰变小雅。次章《诗有六义》,亦取裁《诗经》艺术手法。分别是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齐己在评论他人的诗作时,基本是秉持风骚传统,坚持“王化”旨归的。其《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诗称赞高辇是“神仙手”,其诗的艺术造诣足以让“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作者认为如此的艺术表达最终目标是象《诗经》中《周南》、《召南》一样实现社会教化,“二南风雅道,从此化东周”按《诗大序》所言,“二南”,历来被认为是“正始之道,王化之基”。齐己与高辇讨论诗歌创作时,也多次提到要恢复风骚传统。其在《寄谢高先辈见寄二首》之一中批评晚唐五代诗歌绮丽颓废时,称“穿凿堪伤骨,风骚久痛心”,认为晚唐五代之诗牵强附会,不切实际,无关民事,无视社会变乱,背离诗骚传统,让人觉得“伤骨”“痛心”。相反,他认为高辇的诗是符合诗骚传统,关注现实的好诗,读之“不知春艳尽,但觉雅风清”(《寄酬髙辇推官》)。
此外,齐己另一首《寄文秀大师》,先是批评了唐代两位同道诗僧皎然和灵一。他认为两位前辈诗僧没有张扬儒家的“正始”之道,按“风骚”的标准来评判,他们的诗“还有屈于诗”。在批判了皎然和灵一之后,作者指出僧文秀是当时诗坛的“英主”“大师”,因为文秀的诗“道终归正始”,“贞风喜未衰”。
除对高辇和文秀大师的作品准之以风骚正始传统以外,齐己对与之交往的诗友们的诗歌大都坚持同样的标准进行考量。如论贯微上人的诗称“近闻为古律,雅道更重光”(《寄武陵微上人》),论可准上人的诗称:“江上传风雅,静中时卷舒”(《谢西川可准上人远寄诗集》),论王彝训诗称:“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论自牧上人诗:“别兴偶随云水远,知音本自国风高”“闻著《括囊新集》了,拟教谁与序离骚”(《喜得自牧上人书》)“取尽风骚妙,名高身倍闲”(《酬尚颜》)“诗悬大雅作,殿礼七真仪”(《赴郑谷郎中招,游龙兴观,读题诗板,谒七真仪像,因有十八韵》)。
齐己以诗骚传统,王道正始的传统评论当世诗作与诗家,自己也坚持在诗歌创作中贯穿诗骚精神。其《寄酬秦府高推官辇》称:“岁月已残衰飒鬓,风骚犹壮寂寥心。”表明自己虽然风烛残年,但是无忧无惧,因为可以行走于文字,可以凭“风骚”王化壮其寂寥,静其精气。其《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称:“应怀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诗以贾岛兄弟为喻,表示自己和广济大师虽然都是出家之僧,但要坚持秉持风骚精神,相互声援,相互支撑,共宣王化。其《咏怀寄知己》则直言“三百正声传世后,五千真理在人间。”认为《诗经》这样伟大的作品可以长留人间,自己只要有永恒的艺术追求精神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未来的作品也可以象《诗经》一样,传之后世,价值永存。其《与崔校书静话言怀》表示:“出世朝天俱未得,不妨还往有风骚。”虽然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不到实现,但是他认为可以在风骚的文化传承中得到精神的自由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其《寄益上人》称:“风骚味薄谁相爱,欹枕常多梦鲍昭”,《静坐》称“日月更无闲里过,风骚时有静中来”,表明自己钟情于风骚,不辞岁月。他自己的理想也是终老之后,有人收集他的诗篇,编入风骚,“风雅谁收我,编联独有君”。
儒家重视乐教,孔子认为“乐以发和”。《论语·宪问》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人应该通过诗表达情感,用礼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最终在平和的乐教中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孔子高度重视乐教对人心的社会作用,《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宣扬王道正始的《诗经》,孔子都配着管弦一一歌唱过。孔子之后的孟子宣扬德治时,也主张乐教,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荀子是儒家乐教的集大成者,他有专门的《乐论》,从人性恶的角度出发,主张加强礼教和乐化,以乐发和,以乐化民。齐己继承了儒家的乐教思想,特别注意乐教与王道教化之关系。其《秋夜听业上人弹琴》云:“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秋夜里万籁俱寂,业上人在禅房里弹奏起古琴,乐曲纯正典雅,堪称“正声”。这样的乐曲足以陶冶人性,洗涤心灵,如果人人都能在这样纯正的雅曲中修养自身的灵性,想来天下一定会和谐太平。作者生于离乱的唐末五代,他希望用“正声”来陶冶民心,形成“风化”,达到“天下自和平”的目的,这正体现出儒家以“乐教”而化成天下的思想。故该诗得到前人好评,清郑方坤《五代诗话》卷八称此诗“正宰相诗也”。齐己还在《听李尊师弹琴》诗中写道:“仙子弄瑶琴,仙山松月深。此声含太古,谁听到无心”。作者称李尊师之琴是穿越时空的远古之音,听罢后让人获得超然物外的享受,同时心灵也静化到一尘不染,这正是儒家乐教思想的明确反映。正因为齐己对乐教有如此深的认识,故而“琴”成为他诗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成为他塑造人物高尚品格的必备道具。如《寄镜湖方干处士》:“闻君与琴鹤,终日在渔船”、《寄当阳张明府》:“玉泉神运寺,寒磬彻琴堂”、《过陈陶处士旧居》:“一室贮琴尊,诗皆大雅言”、《湖西逸人》:“琴前孤鹤影,石上远僧题”、《赠李明府》:“冰痕生砚水,柳影透琴床”、《题无余处士书斋》:“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送孙逸人归庐山》:“独自担琴鹤,还归瀑布东”、《送白处士游峨嵋》:“琴鹤几程随客棹,风霜何处宿龙湫”、《湘中送翁员外归闽》:“船满琴书与酒杯,清湘影里片帆开”、《寄韩蜕秀才》:“知伴李膺琴酒外,绛纱闲卷共论文”、《偶作寄王秘书》:“七丝湘水秋深夜,五字河桥日暮时。”
总之,齐己生活于晚唐五代乱离社会,他虽然是一个出家的僧人,但他面对动乱时局,批判战争,盼望和平统一;鞭挞暴政,抒发仁爱情怀;高扬独立人格,傲视帝王将相;秉承诗骚传统,宣扬儒家王道正始精神,具有非常强烈的儒家入世情怀。值得注意的是,晚唐五代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齐己强烈的入世精神既是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本质特征的体现,又反过来对湖湘文化早期精神的确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齐己不仅是古代湖湘杰出的文学巨匠,而且也是湖湘文化早期的重要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