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互联网+”教育实习的研究与探索
2021-01-14谢强,李婷
谢 强,李 婷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a.教务处;b.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湖南 长沙 410205)
一、问题的提出
2014 年教育部开始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2017 年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实施办法》)[1],师范专业认证为师范教育设计了一套新标准的逻辑框架与指标体系。认证理念的更新和认证标准的重构,要求师范院校紧紧扣住“产出—支撑—保障”三条主线,聚焦“毕业生学习获得、学习能力以及工作需要”来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并强调对认证评价结果的持续改进。师范专业认证的这些新理念、新要求、新标准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工作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
在师范生培养的各环节中,教育实习不同于课程学习,它承担着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双重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知识观强调个体对知识的客观反映,新的知识观强调从知识的个体占有到基于社会情境知识的共同建构过程[2]。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教育教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融合阶段,提供实践基地,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形成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教师帮扶、自我体验式学习来共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职业情感,因此教育实习也是“师范生在试教实践中确认或形成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完整教师身份”的重要环节[3]。高校对于教育实习的管理不可谓不重视,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实习工作存在实习基地不稳定、实习管理比较松散、教育实习专业不对口、双导师制实施情况不佳、学生实习评价重形式轻实践、实践教学缺乏动态评价和持续改进等一系列问题[4]。这些问题的症结在于教育实习长期缺乏正确的理念引导、明确的指标规范以及外部的评价改进机制。而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无疑是对教育实习工作中这三个根本问题对症下药。
师范专业认证强调要注重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开发,重视实践基地建设与双导师制度建设[5]。这种重视,并非传统的基于“行政管理”逻辑下的重视,而是以“学生学习”为逻辑主线,“以学习产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实习从理念到方式的创新。因此,在认证背景下,聚焦于学生“学”的质量,教育实习需要在组织与管理、内容与形式、实习方式和考评方式上进行系列变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与发展进程中,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治理手段的变革方式已势在必行。《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教育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6],“互联网+教育实习”的方式变革也应成为高校实现师范专业认证的新要求的抓手,以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改革,带动实习管理从理念、组织管理形式、到效果评价全方位的优化和变革。
二、师范专业认证:教育实习的新标准、新要求
(一)适当延长实习时间,确保师范生实践学习周期完整
在《实施办法》出台之前,一些学校对于教育实习时间规定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题组调研发现幼儿教师教育、小学教师教育、中学教师教育四年制本科的教育实践课程(见习、实习、研习)周数分别为10.4、11.6、7.1[7]。师范生在进行教师教育课程学习的同时到中小学进行实践观摩和学习的次数并不多。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通常安排在培养周期的最后一学年,在就业、毕业的双重压力下,实习生的实习专注度并不高,尤其是一些在实习前就计划考研的学生,在实习期间很难按照学校的培养目标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期间会经历一些对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专业发展产生较大影响的关键事件[8],这些经验的积累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因此,《实施办法》对于教育实践的时间明确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不少于18 周。通过延长实习时间,师范生才更有可能通过全面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从课堂讲授到班级管理、从知识传授到立德树人,实现从实习学生到实习教师的身份转变和职业认同。因此,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做好18 周实习期间的规范和管理,充分利用18 周的实践教育的时间,将18 周的实习时间进行阶段化划分,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强化条件受限的实习学生的指导,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实现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实习指导,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二)强化学校的组织管理,形成全程化、可记录的教育实习监管模式
《实施办法》要求高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要求,建立以实习计划、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实习总结与考核等为主要内容的师范毕业生教育实习档案袋[1],用完整、翔实的过程材料来证明教育实习的成效。从这些具体的内容规定中,足可以看出,师范专业认证是“专家认证”而非“行政认证”,不是走走过场,轻描淡写地提几点意见,而是实实在在地对师范生实习进行过程性评估。专家通过对实习过程材料的查看和分析就能客观评价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师范生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是否能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这无疑对高校的组织管理过程及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亟需高校的教育实习管理中“突出证据本位、构建证据文化”[9]。因此,高校应积极探索如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收集全方位的证据,包括学校对教育实习安排合理、管理规范等基础性证据、包括学生教育实习档案袋等反映实习过程的证据、也包括实习过程中促进学生持续改进的证据等。证据收集的前提是高校实习管理工作需修改完善合乎认证标准的实习制度及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和方便实习全过程记录的教育实习工具包。在《实施办法》出台之前,部分高校的实习制度较为零散,学生对于实习的过程中的要求、任务也不甚清晰。针对这种困境,师范院校应通过“互联网+实习管理”的方式,通过实习管理网络平台下发“实习工具包”,确保学生能够明晰了解实习要求,按部就班完成实习任务。网络平台还可以将学生的视频、图片等生动实习情景的记录长时间保存和随时调取,更能直观反映和呈现学生整个实习过程。
(三)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增强实习基地的育人功效
《实施办法》要求高校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小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协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管理规范,能确保师范生实习期间的上课时数和上课类型[1]。继20 世纪初美国“协同培养”一词被提出,诸多发达国家将校企合作的关注点转向了对人才的协同培养[10]。协同培养是实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信息共享、人才互通的重要改革措施,教育实习作为协同培养最为关键和直接的阵地,亦是推动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前沿地带。然而,由于在高校领域提出协同育人的时间相对较迟,政府在协同育人过程中的关键性桥梁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协同育人更多停留在制度层面,制度的实施受制于人员、技术等因素,始终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持续制约了实习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的提高。因此,高校在建立实践基地的时候,加强沟通协调,努力获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也要建立足够数量的、优质的、稳定的、能够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注重与实习学校良性互动。在前期高校应对实习学校的整体师资情况进行调研,对实习基地进行筛选,从学生实习效果保障出发对学习学校进行系统评估;在实习的过程中,多与实习学校进行沟通,通过项目共建、学习资源共享等方式与实习学校实现互惠互利,而不仅仅是拨付少量的实习经费。
(四)加强“双导师”的队伍建设,落实双导师立德树人的教育职责
《实施办法》要求学校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学科优势,能够保障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的实施[1]。“双导师制”是高校与中小学校共建教师队伍,协同完成师范生培养任务的一种新的机制。实习生是在校大学生,教育教学经验不足,亟需通过实习获取经验成长。陈瑞燕曾对实习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36.8%的实习生认为是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素质是影响实习质量的首要因素[11]。导师作为学生培养的直接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对于学生培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双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双导师组建标准缺乏、导师人员配置比例不对称、导师职业能力不高、导师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12]。因此,高校自身要建立以全过程协同育人培养质量管理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构建权利的对等、平衡利益诉求的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激励[13]、建立双导师互动平台与健全增加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促进高校与中小学校的导师的交流互动。实习指导教师需要选派专业过硬、师德高尚、热爱教学的教师担任,不仅要做好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应用的指导,更要强化品德的全程指导,做好实习生的人生导师;不仅要关注实习生的学习方面的需求,也要重视培养他们从教学经验中不断深化学习和反思的能力,帮助实习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教师工作的认同感,建立起教育的责任感。同时,根据师范专业认证要求,师范生要结合就业愿景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规划,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具有自我管理能力[1],这实际上也是对实习指导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反思型实践者,首先就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理论和实践学习发展专业能力、提高指导水平,以教师自身的发展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创建学习团队,开展同伴互助和合作学习,指导学生积极开展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性知识,树立专业发展的意识。
三、“互联网+”:教育实习的新途径、新方法
针对师范专业认证对教育实习提出的新要求,将互联网与教育实习管理有机结合,是促进教育治理现代化,提升实习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互联网+”拓宽了师范生实习的学习空间
由于地域、时间的限制加之优质资源的有限性,部分师范生,比如顶岗支教实习生,需要前往比较偏远的地区实习,这部分师范生能接触和观摩到的优秀教师教学机会较少,接受的指导比较有限,学生的实习成效势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面临这种困境,互联网+教育实习的模式可以拓宽师范生实习的学习空间,成为教与学发生的新载体与支撑。在现代教育理念和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学习空间常用来指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现代学习理论的学习场所[14],网络加速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也打破了知识传播的时空界限,在线学习社区等形式的网络学习空间成为了实习生提高实习质量重要的技术保障。
(二)“互联网+”促进了实习的精细化、全过程管理
目前,高校教育实习主要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编队方式,分散式的编队方式一般几个学生在一个实习学校,甚至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实习生的情况都可能存在,这就造成了学校对实习生监督和管理困难,实习学校与指导老师配合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实习质量。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再单纯依靠指导教师通过QQ 群、电话等方式人工手动收集信息、统计数据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师范专业认证的证据本位的要求。而通过教育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不仅可以规范实习程序,强化实习生的校外指导,还能利用信息源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教育实习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实习单位分配、网络交流指导、实习巡视安排、校内外指导教师互动、远程视频汇报、实习质量监控、师生多层面交流讨论平台等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基地和学生三方在教育实习各个环节的信息化需求,管理便捷高效[15]。
(三)“互联网+”推力师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师范专业认证提出,教师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卓越要求是毕业生能达到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大要求[1]。虽然四个要求内涵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共同的意蕴,即重视学习能力、重视实践、重视合作、重视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终身学习也逐渐成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一个生存性的概念[16]。教育实习阶段,学生逐渐从传统课堂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向自主性学习转化,学生的课堂经验增多、社会角色也开始转变,这个阶段也促进学生从外在督促学习到内在激发自主学习的最佳阶段。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将师范生单一分隔知识体系转变为多元共融的知识系统、将单个学生独立学习学习方式变革为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空间的多方协同学习模式。“互联网+”教育平台上可以记录、存储实习生的一切学习行为数据,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实习生的学习偏好与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推送以及支持服务[17];另一方面,学习者也能够深入地认知自身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学习安排,帮助实习生的学习习惯顺利向一名教师过渡。“互联网+”教育实习能够提供大规模个性化学习,从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实习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
四、“互联网+”教育实习的新举措
由数据驱动的教育实习管理的现代化是以构建实习管理平台为核心,通过政策、资源整合以及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政府、高校、实习基地学校的新型协作关系,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发挥多元教育实习参与组织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提升教育实习的信息化水平已刻不容缓。
(一)优化实习功能模块,规范实习流程
师范专业认证要求高校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建立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这种协同培养的关键问题是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畅通实习主体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机制,使实习生的实习生成的过程可视化。互联网实习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较好满足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管理过程质量的要求。因此,高校应优化网络平台的实习功能模块建设,根据实习参与主体的职能和任务划分实习管理模块,理顺实习管理流程。一是在学生实习前,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学校对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要求以及培养目标,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各个实习基地,实习基地也可通过网络平台与高校进行实时沟通,探讨并完善实习实施方案。在学生实习前,协同培养的双方就能在实习目标和方式等根本性问题上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价值诉求,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因对培养要求不明确而造成的各自为政的现象,也能真正实现了“协同培养”“持续改进”的师范教育认证的要求。二是在实习的过程中,高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实习基地以及高校内部各学院对实习管理质量的全程监督。高校可以要求实习基地以电子文档形式将实习生上岗培训、安全教育、教学指导、班级管理、考勤管理、生活管理等与实习生相关的实习材料上传至平台,从而加强对实习基地考评管理;要求各学院定期上传网络平台汇报指导、校内外导师沟通、校校定期交流反馈、教育实习巡视、通知发布、实习资料收取、阶段性成果考核等过程性材料来加强对各学院实习实施管理工作的监督。学生也可以将实习感悟上传至平台,由实习指导教师按月进行推选,学校管理员将优秀实习生的实习感悟在平台上进行宣传,通过跨区域的生生之间的实习交流,发挥感召和带动作用。三是在实习结束后,尊重实习学校的话语权,充分发挥实习基地在人才协同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收集实习基地对实习生实习过程的评价,包括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以及优秀学生的实习风采和乐于教学、爱岗敬业的事迹,通过对实习过程中平台数据的综合分析,形成客观、真实的学生实习质量分析报告,为将来提高实习质量提供依据。
(二)实施动态管理,注重持续改进
师范专业认证注重教育实习的过程指导,运用互联网实习管理平台能够更好发挥“双导师”制度在实习过程中作用和价值。一般而言,师范生是跟随中小学一线指导教师进行教育实习,高校的指导教师是无法每天到现场进行指导,也无法通过线下的方式给所有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使得“双导师”不能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学生实习质量的提高。“互联网+”教育实践空间能实现与中小学共建课例资源、共享校园直播、共建网络教师工作坊,实施“双导师制”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评价,拓展协同培养的内涵[18]。一是高校指导教师可以通过直播听课、视频会议等方式对实习生进行远程即时指导,全面掌握每位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以及成长状态,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给予反馈以及参考建议,推送资源,帮助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快速成长。二是高校的教师不仅能与中小学一线指导教师及时沟通,就实习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经常性的交流互通,还能合作开展教学研究,开发优质教育实践资源。三是高校指导教师还能通过将一线优秀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上传至管理平台供所有实习学生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观摩。指导教师也可以采取构建线上学习共同体的方式,组织学生就优质观摩课进行研讨,通过对示范课的研讨交流形成个人对“什么是优质教学课堂”的反思,关照实习生的实习教育过程。这种基于网络实习学习社区的建立,不仅放大了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让优质的教育资源辐射到不同实习场域的实习生,拓宽学生教育实习的信息获取渠道,也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深度反思的思维习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个性表达空间,丰富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高校实习工作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实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动态改进。
(三)体现过程性综合评价,强化后续跟踪指导
师范专业认证强调过程性管理和评价,强调以证据为支撑和依据,互联网教育实习管理系统能够完整记录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全面掌握实习生的教学技能、组织能力、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细节,对应师范专业认证的要求量化到对应的实习过程考核指标中,综合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实习队同学的建议直观地反映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效果,客观、公平地给予实习综合评价。一是通过互联网实习管理平台为每一位师范生建立可随时调用的个人教育实习电子档案。实习生可以通过该管理系统进行实习的申请、提交实习心得、实习教案、听课评课记录、教学反思、实习总结等文档材料,也可以自行录制上课的视频或是汇报课视频记录初为人师的成长和足迹。二是“互联网+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了以往的教育实习模式,可以实现跨区域的实习生同台进行教学技能比武,高校教师和校外一线的教师组成的专家评审组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对比武进行考核评比,形成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动态化的实习成果,也能通过竞赛评比出“优秀指导老师”奖,给予指导老师荣誉和奖励,激发指导教师指导的热情。三是“互联网+教育实习”的模式通过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网络连接高校指导教师、中小学一线指导教师等一系列过程,实现了考评主体多元化和考评内容的全面化。通过学生整个实习过程的记录、实习跨区域的实习比武,综合实习学校和实习老师对学生实习态度、道德、协作能力等部分的定性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公正。四是通过建立了学生实习电子档案,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的成果都能有效保存,同时师范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仍然能通过网络平台向指导老师进行提问、咨询,以实现对学生的长期指导和跟踪服务。同时,学生之间仍然能够通过虚拟的学习社区进行沟通交流,相互激励、相互探讨。
结语
在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需要紧紧围绕培养卓越师范生、培养新时代“四有”好教师的目标要求,充分借助“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学习”的改革,落实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推动师范教育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发展。